佛弟子文库

恶所作业,追悔为性,障止为业

容通法师  2020/06/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恶所作业,追悔为性,障止为业

言恶作者,恶所作业,追悔为性。障止为业。此即于果假立因名。先恶所作业,后方追悔,故悔先不作,亦恶作摄。如追悔言,我先不作如是事业,是我恶作。有义此二各别有体,与余心所行相别故,随痴相说,名世俗有。

恶作无文。但西国诸师相传云。或是慧。虽言痴分离痴外有别体。然是思是慧性。离思慧外无别体故。故知亦是假立。

恶作就是追悔自己过去所做的业,总是不断后悔过去所做的这些事情,会障碍修行中的止。我们有些人心是好心,做了错事经常追悔,但是你如果是修定的话,做了错事只要忏净了就放下,不要老挂着这个事情,否则会障碍止的修行。

比如有些人做了错事,追悔、认错、能改就可以了,不要总是放不下这些事情。“我的罪太大了,我的业障太大了。”你老是心中挂碍着这个事情,最终修止就修不起来,会一直停留在这个事情上,那么心里要安住在正念之中就比较困难,总是安住在不正念之中,老停留在这个事情上天天以泪洗面。

实际上只要你做了真诚地忏悔之后就应该把这个事情放在一边,然后该怎么去修行就怎么去做,总是挂着它修奢摩他就修不成。奢摩他就是止,止于一种正确的念头或者境界之中,经常恶作的话止就生不起来。

恶作心所有两个不同的方面:比如这个事情本来就是不应该做的错事,你现在也认识到了,这属于善心所;如果你过去本身做的事情是对的,现在犯了糊涂,反而觉得不应该这么做,“你看我本来做了好事,但是别人还骂我,那我以后不做好事了。”这就是恶心所。

遇到别人的猜疑或者诽谤,不理解甚至是误解,心里就放不下了,甚至有些人就由善转为恶,本来开始是善念的状态,事情也做了,但是又受外界的影响,认为这件事情可能是错误的,不应该去做这个事情,这个就不是善,就是恶。所以说对于善的追悔就是恶心所,对于恶的追悔就是善心所。

但如果真正上升到奢摩他的层次的话,无论善恶你对它进行过度的追悔都是错误的,哪怕是对于恶的不停地追悔都是不应该的,所以我们要学会放下。对于善的东西我也要学会放下,不要做了什么好事天天都挂在嘴上,唯恐别人不知道。

但是你也不要天天老把这个恶挂在嘴上:“我做了什么事情,可能要堕入恶道,多少生多少劫都出不来,怎么办呀?”然后该修行也不修行了,该念佛也不念佛了,总是恐惧这个事情。

实际上这还是执著于我,觉得自己做了错事可能要受报应,要受报应自己觉得心里还不舒服,害怕恶报。可是害怕有什么用?追悔又有什么用?你要注意去改正,你要更加坚定地去做你应该做的事情。

有些错事做得太大了,你想一下把它忏悔了也不太可能,它还是会反复,不断地重复让你追悔这个事情,我们可以慢慢地放下,慢慢地淡忘。不要十年前就后悔这个事情,十年之后还是追悔莫及这个事情,捶胸顿足,甚至心里的阴影比过去更强大。

“此即于果假立因名。先恶所作业,后方追悔,故悔先不作,亦恶作摄。如追悔言,我先不作如是事业,是我恶作。”我们前面讲《五蕴论》的时候说过追悔,追悔和恶作是什么关系呢?其实就是对先前做错的事情感到不舒服,然后追悔,后悔先前不应该去做,或者后悔为什么先前应该做的事情反而不去做,这就是恶作。

简单地说就是后悔自己做错了事情,或者后悔为什么不去做好的事情。比如过去看人家捐钱造殿培福,现在后悔自己为什么不做这个事情,追悔自己过去应该做而又没有做的事情。就这个事情而言他的思想已经是比较正了,但是还在追悔,这也是一种转变的开始。

但是有些东西想得太多也不行,就像买房子这个事情,现在的房子很贵买不起,但是十年前很便宜,有人总是后悔当初为什么不早早买了房子,那么也能有很多的房产,值很多的钱,这也是恶作。不是追悔做错了的事情,就是后悔没去做好的事情,总之不出这两个方面。

“果上假立因名”,果是追悔,追悔什么呢?因就是恶作。就是先恶作为因,后来又产生追悔的果。其实这样解释也不是很合适,因为这个恶作不一定是好或者是不好,就是追悔过去所做的种种事情。这个恶是厌恶、是反悔,不管你是黑白颠倒也好,也不管你是重新开始也好。

就像有些人本来还是比较正派,但是和坏人混在一起久了,反而觉得以前做的好的事情是不对的,在不同的情况之下存在对善与恶认识的差别。对于做了恶的事情追悔属于恶作中的善,对于做了善的事情追悔就属于恶。具体的我不再说了,大家可以自己思考一下这几种组合。

“有义此二各别有体,与余心所行相别故,随痴相说,名世俗有。”恶作和追悔都是有体的,它跟其他的心所法行相不一样,但是和痴的行相相似,是名世俗有。

“恶作无文。但西国诸师相传云。或是慧。虽言痴分离痴外有别体。然是思是慧性。离思慧外无别体故。故知亦是假立。”恶作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以痴为体,一种是慧为体。那么到底是那种呢?我认为是以思和慧为体,就是重新去思考,重新去分别。思和慧一个属于遍行心所,一个属于别境心所。它们有可能是善,也有可能是恶,都是不一定的,所以说恶作是不定心所。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容通法师文章列表

昌臻法师《七佛通戒偈》浅释

这首偈语是过去七佛教化众生用的,非常重要。实际上只...

以善业夺恶业,以善心夺恶心

中随烦恼有二种:『十一、无惭者,不顾自法,轻拒贤善...

芸芸众生哪个不是为了躯壳而忙

我们凡夫都有身见,执着这个色身是我,执着得要死,身...

当天灾人祸相继降作之时,须以改恶修善

观世音菩萨,于无量劫前,久成佛道,号正法明,安住寂...

为什么有人富贵坚固得来容易,有人却要辛苦劳作

我们先讲这个心。这个心,就是你这个心力。譬如说,我...

忏悔有这三种方法

忏悔有几种方法,有取相忏,有作法忏,有实相忏。这里...

青少年堕落犯罪的原因

我盼挽回青少年问题,著作《青少年的觉醒》这本书:主...

圣严法师《从火坑里跑出来》

有人在禅七中不断地哭泣而无法打坐,他说:我不能打坐...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包容缺点

假设我们以这一念凡夫的心去观察,我们只是就着它的一...

透视轮回生命的状况

以蕴为观察对象 所谓认识生命的状况,说到底就是认识蕴...

现代人在戒律方面常犯的一些邪见

末法时期持戒的障缘极多,知见是最主要的问题,以下重...

夏季吃百合助睡眠清心润肺

夏季天气炎热,有时还有蚊子作乱,这让很多人夏季睡眠...

【佛教词典】梵难

(术语)比丘二难之一。本妇淫女等来诱调比丘,为净行...

【佛教词典】毛惠秀

南齐佛画家。阳武(河南)人。与兄惠远俱从顾恺之学画...

星云大师《四个问号》

各位贵宾、各位老师、各位学员: 在天气这样炎热的时...

怎样办丧事才有利于亡者?

虽然绝大多数人并不相信佛教六道轮回理论,可许多人在...

倓虚大师亲述念佛往生的故事

关于念佛得往生的,出家、在家、男、女、老、幼,临命...

已伸不收

隐峰和尚是马祖禅师的弟子。有一天,隐峰和尚推车从一...

勿使「菩萨」的真意义埋没

一般人都指定庵堂庙宇的偶像为菩萨,从事烧香、礼拜、...

生活跟修行不能分开

大家学佛,不可以将生活跟修行分两部分,其实不是的。...

度过人生种种难关,要做到这四点

在寺院日常接待事务中,应酬最多的恐怕就是世人的种种...

若是你有佛法的功课,他那巫术就无效了

我现在再讲一个故事。大菩萨依如来功德之力,我们凡夫...

心地是相貌的根本

五代、北宋之间,有个著名的道教学者陈希夷,就是传说...

如何面对两性关系

(了凡弘法学会译整 摘录自感应篇汇编白话节本) 俗话...

人生的四个「第一」

人都希望自己样样第一,然而你也第一,他也第一,谁来...

大安法师:念佛如何解决当下的烦恼

问: 请问法师,念佛对解决当下的现实烦恼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