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在娑婆世界中,任何事情都不要贪恋

广钦老和尚  2019/04/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在娑婆世界中,任何事情都不要贪恋

老和尚在客堂对大众开示:“出家了生死,是要去一切的悭贪,我们粗衣淡饭,就是要舍贪,吃只求果腹,衣只求蔽体御寒,如果还贪色、声、香味、贪睡……等,这都是一种痴迷,会堕在四生中。舍弃贪、嗔、痴,心地才能清明,临终时,西方才有份。”

“承天寺较不自由,有种种束缚,但这却保持承天寺的规矩、庄严。苦行中磨练出来的解脱自在,才是真正的自性西方境界,自此脱去,直接往生西方,这才是究竟的。”“此心能安,随处均能安,此心不能安,则到天堂也不能安。”

“人寡过,便能减少业感,心能定。出家要知因果,要惜福,能吃的东西,万不可丢弃,否则,下世转成猪、狗、鸡、鸭再来补吃。”

“在这娑婆世界中,无论什么事情都不要去贪恋它,这样才能有一条解脱的路,临终时,直往西方。”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广钦老和尚文章列表

苦难众生最后的机会

这部《无量寿经》是由诸佛如来所特别加持护念的。首先...

千辛万苦求佛偈

从前有一位修道人,名字叫做善信。他出生的时候世上已...

善求与恶求

有一段时期,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当...

若能放下,即时解脱

最近看到苏轼的一首词《行香子述怀》,词云: 清夜无尘...

仅贪求极乐世界的享受,是否会障碍往生

问: 《大宝积经》说,时一比丘,闻佛赞扬不动如来佛刹...

贪心之害

过去有一个少年妇女,因家庭的富有,吃喝玩乐,随她自...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我们古人都很相信这个道理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有个公案...

想了生死必须掌握正确的轨则

初学者必须由文字来做引导的,这以下举出一个实际的例...

佛说盂兰盆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

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破妄念佛说(一名直指心要)白话浅译

破妄念佛说(一名直指心要) 明四明鄞江沙门妙什着 法...

供养出家人的功德

一、佛经中说供僧功德 《俱舍论》云:若能一昼夜持不...

自己为自己负责

在南传佛教中,出家人,早晚要用这么一段话:我们不能...

智者大师的破魔方法

师初至佛陇,一日入坐,忽于后夜,大风拔木,雷震动山...

【佛教词典】净居寺

位于河南光山县城西南净居山。又称梵天寺。据北宋苏东...

【佛教词典】白黑二鼠

(譬喻)或喻昼夜,或譬日月。宾头卢突罗阇为优陀延王...

初学者如何辨别邪师

问: 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作为佛法初学者当...

患癌或重病,该何去何从

患癌、或重病,何去何从? 假如您是一个信佛念佛已经很...

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在一切修清净心的行门当中,念佛一法是最为直接、最为...

生死长远,厌患舍离

佛在古印度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日,一位...

妄想本来就没有的

为什么要安住空性,佛法是先安住再调伏,因为你安住错...

远渡重洋西行求法,舍身​为人师徒双亡

自古以来,中土高僧西行求法前赴后继、舍生忘死,最终...

何谓学佛

学佛就是由解起行;就是把所学来的佛法、佛教、和研究...

谦虚不但可以避祸,也是求福的基础

现代有许多人不读经典,把《周易》当作所谓算命的书,...

果报的轻重取决于心

虽然果报现前有前后时间上的差异,但是它不离开一个原...

食肉十过

法苑珠林卷九十二中,记载食肉有十种过失: 一、众生...

有人一辈子生病,但是带病延年

有人问我,为什么有的出家同学吃素修行,身体却愈来愈...

如何才能成为一个贤惠的妻

一个家庭里,丈夫要能干,妻子要贤惠,才能共创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