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在娑婆世界中,任何事情都不要贪恋

广钦老和尚  2019/04/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在娑婆世界中,任何事情都不要贪恋

老和尚在客堂对大众开示:“出家了生死,是要去一切的悭贪,我们粗衣淡饭,就是要舍贪,吃只求果腹,衣只求蔽体御寒,如果还贪色、声、香味、贪睡……等,这都是一种痴迷,会堕在四生中。舍弃贪、嗔、痴,心地才能清明,临终时,西方才有份。”

“承天寺较不自由,有种种束缚,但这却保持承天寺的规矩、庄严。苦行中磨练出来的解脱自在,才是真正的自性西方境界,自此脱去,直接往生西方,这才是究竟的。”“此心能安,随处均能安,此心不能安,则到天堂也不能安。”

“人寡过,便能减少业感,心能定。出家要知因果,要惜福,能吃的东西,万不可丢弃,否则,下世转成猪、狗、鸡、鸭再来补吃。”

“在这娑婆世界中,无论什么事情都不要去贪恋它,这样才能有一条解脱的路,临终时,直往西方。”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广钦老和尚文章列表

【推荐】明明有很多快乐,为什么佛说众生皆苦

往昔有五位国王,国界相近,常互相往来,不会相互攻打...

佛陀教诫比丘们如何舍贪

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贪,成菩提道;诸比丘等不自...

高僧斩断最后贪念逃过一劫

学佛,就是学得我们的心定,要发大心,立大愿,这必定...

我所鸟的故事

这个在佛经里,有一个叫本生经的故事里面记载。在无量...

贪念恶念感召生死轮回苦

佛住在波罗奈国鹿野苑时,一日早晨到城里托钵,看见一...

福德是安乐之本,智慧是解脱之门

佛法把生命的功德分两种:一种是福德,它可以产生暂时...

真正修道人,不被物欲所牵

真正修道人不一定要在这个田地、资身用具上去预作策划...

少欲知足,就少造了很多恶业

为什么佛告诉人,包括自己修行,要少欲知足?少欲知足...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

发心的意义与类别

发心,又作初发意。、新发意、新发心、初心、发意。发...

佛教徒如何对待所谓的「瑞相」

佛在经典中告诉我们:自誓受戒的时候,一个先决条件就...

念佛如何得一心不乱

前些日子,有位长期住在美国修行的法师写信给我,提到...

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

凡夫之所以遭受痛苦,归根结底是因为贪图欲望,正如一...

【佛教词典】明藏

(杂名)明朝雕刻之方册一切经也。明朝有南北二藏,南...

【佛教词典】达磨提婆

(人名)Dharmadeva,沙门名。译作法天。见求法高僧传...

主导我们的业力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们生命中一直主导我们的业力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常...

一诚法师与江西佛教

一诚法师,俗姓周,法号一诚,字悟园。1927年农历2月2...

持戒念佛才是真念佛

中国大陆净土宗的传承是专一持名,不必再带观想。我们...

隐密暴露

世间每一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隐密,而隐密也有善的也有恶...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气补

云何息相?不声、不结、不粗,出入绵绵,若存若亡,资...

以孝亲之心礼诵,功德更大

【原文】: 令严临终,神识清爽,念佛而逝,可生西方。...

生前徒费心千万,死后空余手一双

悲欢离合朝朝闹,富贵穷通日日忙; 生前徒费心千万,死...

杀生是这个时代的劫难

关于杀业,在戒律里面规定得非常具体,它的成立首先要...

净土宗的正念,是要刻意去栽培的

我们先把这个净土宗的修学,做一个总相说明,我们待会...

两百岁老人的故事

人生是苦是美,要看站在什么角度去看、用什么心情去感...

时常惦记着死亡是否太消极了

问: 师父,有的人会觉得,时常惦记着死亡太不吉利或...

老人家念佛号念不准的问题

问: 老人家念佛号念不准的问题,华语发音不准。 净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