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真正修道人,不被物欲所牵

大安法师  2021/06/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真正修道人,不被物欲所牵

真正修道人不一定要在这个田地、资身用具上去预作策划。“街头一饭”,对修行人来说,托钵;“冢间一宿”,住在坟墓之间。这是先佛道范,佛当年就是这样的:三衣一钵,树下一宿。

“如果必须要借田地才能修行,你们策划的这些资身用具、田产有一项不能成就,那是不是你们这些人就没有修行的时候呢?”这告诉一件什么事情?修行人要把这些外面的东西弃舍,依赖外面的条件越少,自己越自由。

所以佛陀在世的托钵制度,真的是很清净。他就不需要去“我要去种植,我要去烧饭,洗碗”,这些都放弃了。反正到了吃饭时候去托钵,能托到就吃,托不到还是去坐禅,就不需要在自己的寺院——阿兰若里面设计厨房。

这个托钵的制度是先佛道范,是一个很好的制度。但是很遗憾:在中国没有保存下来。所以我们的寺院还得要有大寮,甚至还要搞小寮,一天到晚就要为这个吃饭的事情去搞。寺院搞这些,我们还要去作个界,作净地;不作净地还违反戒律。所以真为生死的人,要仿效佛陀的道范,尽量把这些依赖的条件降低。

还有人说自己没有钱财,一定要去“募化”——去募捐一些钱来修行,那更是不可以。募化,你看看菩萨对这个问题严峻的态度:释迦牟尼佛一代的时教,没有“募化”两个字。一个出家人离开名利,一天到晚去募捐,这成何体统?

实际上一个出家人,首先的本分是放在道业上。你的福德、智慧修行到一定的程度,人家对你非常的推崇,来对你供养;这时候你用慈悲心给众生做福田:是这样的一个情况。一定不能主动地去募化,化缘。化缘是不符合佛法精髓的。

“这正是由于末法的时代,那些不识礼仪、不害怕因果、不知廉耻的人所作的事情。”你看这话都讲得非常严峻了。所以就告诉我们这些修道人:我们出家人不要去化缘,把我们的僧格都搞没有了。

我们要深信因果。深信它什么?释迦牟尼佛曾经向我们做了承诺。他为什么在人寿一百岁的时候,八十岁入灭?他是留二十年寿命的福报给末法的修道人:只要你真心办道,佛的毫光里面就有一束毫光提供末法修行人的道粮。只要真心办道,不会饿死的。哪怕这个地球只有一巴掌的田地,修道人都不会饿死。

所以你只要真心办道,还怕没有道粮吗?人家自然就会供养。但你没有道心,主动化缘,就不知廉耻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这样的一个原则。真修道人,他的生死念头很恳切,断断不去做化缘的行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寺院过堂仪轨及意义

在斋堂里,不可在中堂走动,保持安静,关闭手机,端身...

出家人的至孝之道

出家人以孝达道 佛教最初传入中土,社会大众便自中国传...

难陀舍爱出家的故事

难陀是释迦牟尼佛同父异母的弟弟,全称是孙陀罗男陀。...

40道寺院素菜谱(图)

...

男欢女爱的祸患

世间上的痛苦和快乐都是由于自己的业力所造成,尤其痛...

如何守持不邪淫戒

如何守持不邪淫戒 佛陀在大小乘的经典里面都说了很多...

净界法师:测试自己有没有出家的因缘

你想到出家的时候,你想到什么?我们也可以测试一下你...

为何女众一生只能出家一次

佛教经典中,明确记载女众一生只能出家一次,而男众能...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

【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出现恐惧的时候,千万要紧抓这句佛号

我们闭关念佛,很多人就谈到,他一入关就觉得很害怕。...

【推荐】我们之所以造业,就是认为身体是真实的

法藏比丘他知道他方世界的这样一个造恶业的原因,是由...

偷安一世,累劫难出

用修行和懈怠的苦乐来比较,来警策我们要精进办道。修...

蕅益大师的心路历程

蕅益大师是一个发了大菩提心的人,出家之后径山参禅就...

【佛教词典】画像

(图像)尊胜佛顶修瑜伽法仪轨上曰:其所画布氎等,大...

【佛教词典】趣憍醉

【趣憍醉】 p1326 瑜伽八十四卷十七页云:趣憍醉者:谓...

大安法师:大势至念佛圆通章讲记

前 言 诸位大德同修: 在结夏安居精进佛七期间,与大家...

不只关怀,更要包容

「关怀」与「包容」很类似,但两者之间仍有很大的不同...

如何看待孩子的教育

问∶ 您认为对孩子的教育从您的角度该如何进行? 慧律...

在家居士如何充实精神生活

居家,主要是针对在家居士,怎样建设佛化家庭。 居家者...

抄写佛经也是殊胜的修行法门

人世间的一切身、口、意诸般行止,都可以用来作修炼的...

依他起性、遍计所执性、圆成实性

什么是依他起性? 我们一个念头起来具足三性,你要正确...

发愿为先——愿立则道业可成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三资粮:信、愿、行。信的内容:信...

咸淡有味

由艺术家入佛的弘一大师,把佛道修行和艺术生活集合起...

修道的第五难

学佛、修法很难,比如我们常说的四种难:人身难得、中...

紫金钵

从前有一位高僧,名叫金碧峰,他有很深的禅定功夫。...

如何用佛法来治病

问: 凡事皆有因果,那么佛教徒生病后看医用药是否徒...

感恩带来富裕的人生

朱子治家格言上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