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喝酒戒的由来

2010/12/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学佛要懂得把握自己的心志方向,坚持善行,断除恶行;如此才能保持身心清净,成就信实诚正的品格。

佛陀在世时,曾于某年的‘结夏安居’结束后带着弟子们游化各地;他们到达某个人潮聚集的村落,村民见到佛陀都很恭敬。

当佛陀带着弟子们走出村外,正要朝向拔陀越村的方向走去时,这些敬重佛陀的民众关心地告诉佛陀说:‘那个拔陀越村去不得啊!因为村里有一所修道院,院里盘据着一条毒龙,一靠近就会有生命危险,千万去不得啊!’佛陀微笑表示谢意,不过还是向修道院走去。

佛陀的随从弟子中有一位善来长老,他在皈依佛陀之前,曾是外道教徒,具有降伏毒龙的神通本领。他自告奋勇要去修道院伏龙,佛陀默许。

于是,善来长老独自一人前往修道院,在院内某个角落,静静地打坐。没多久,毒龙果真出现了,它口吐毒气要伤害善来长老,而善来长老则聚精会神地加以对抗,僵持一段时间后,毒龙终于被降伏了。

佛陀及其他弟子随后也来到修道院,佛陀慈悲地为毒龙开示佛法要义及皈依意旨,然后带领一行人回到村里。

村人看到佛陀和一大群人安然无恙地回来,都很高兴地欢呼,以为是佛陀的威德降伏了毒龙。佛陀告诉村人是善来比丘降伏的,大家听了,都来到佛陀座前向佛陀敬礼,并向善来长老行礼,表达敬爱和感恩之意。

村民纷纷表示愿供养佛陀和善来长老,佛陀默然,善来长老也没回答,虽然如此,大家还是很用心地准备好要供养佛陀的斋食,另外也有许多村民请善来长老到他们家中受供,并且以‘无色酒’来供养他。

善来长老喝了很多酒,当他离开村人家里,摇摇晃晃地走到村口,突然醉倒在地。佛陀和比丘们受供后返回精舍途中,看到善来长老躺在地上,比丘们赶紧将他扶回精舍,然后把他扶到佛陀面前,让他躺在地上,头向着佛陀。

酒醉中的善来长老,翻来覆去,翻到后来变成脚朝向佛陀。当他醒来,发现自己的脚向着佛陀,感到很惭愧,马上起身顶礼佛陀。

佛陀问比丘们:‘以前的善来长老是不是很尊重佛?’大家回答:

‘是!’佛陀又问:‘现在他的脚朝向我,这样是否有恭敬心呢?’大家回答:‘已失去恭敬了。’佛陀再问:‘他降伏毒龙时很勇猛,可是醉倒之后,有没有办法降伏一条蚯蚓呢?’弟子们回答:‘不可能。’

因此,佛陀强调:‘喝酒会让修行者的智慧和毅力消失,失去自持的力量,也会破坏庄严端正的形象。所以,大家绝对不能喝酒,要洁身自爱。’从此,比丘僧团中就有了不能饮酒的戒律。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唯有精神清明、严持戒律,才不会失去杜绝恶行的智慧和毅力。像善来比丘很勇敢,能降服毒龙,但几杯酒下肚后就变得糊里糊涂,酒戒岂可不慎?

精进奋勇地行持戒律、遵守规范,努力行善、断恶,是人人的本分。如果能把持戒守规的本分做好,则一切的法都容易通达。大家要多用心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戒为无上菩提本,修行应一门深入

佛教弟子,不消谈得。就是佛教徒,但因为善根浅薄的原...

圣一老和尚八关斋戒开示

光阴迅速,人命无常,万物皆变异,佛教认为万物都是无...

学佛从受戒开始,要勇争上游

慈舟老法师说,学佛从受戒开始。修行了生死,除了持戒...

人有五事现在不能增长财命

优婆塞戒经受戒品第十四 人有五事现在不能增长财命。...

有修行跟没修行的人,差别在哪里呢

持戒也是一样,你经常忆念你的戒体。因此当你受完戒之...

杀生偷盗及邪淫,会导致哪些共业

等流果是约着个人的个别的业力。增上果是大众的共业,...

大安法师:念佛就不需要持戒吗

问: 现在有的法师提倡念佛不需要持戒,并且说现在连...

人天行果——五戒

总说五戒 学佛者,在受三皈后,实践规则,即从受持五戒...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舐犊之情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西部的青海省,一个极...

蜜浆供佛得道

从前,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说法度众时,许多敬仰...

一名退休妇产科医生的忏悔

以下所述,是发生在我母亲身上的真实故事。 因为母亲退...

禅房门外的绊脚石

方丈禅房的门外,是用青石铺设的地面,奇怪的是,正对...

【佛教词典】计我与蕴非卽非离

【计我与蕴非卽非离】 p0867   成唯识论一卷三页云:...

【佛教词典】同法喩

【同法喩】 p0612   因明入正理论云:同法者:若于是...

李圆净居士:护生痛言

一、 天地之大德曰生,世人之大恶曰杀生。这是古人昭示...

学佛人必须讲究的三种语言

《杂譬喻经》上记载,以前有只甲鱼遭遇枯旱,湖水干涸...

自作聪明空费力,盲修瞎练也徒然

修行容易遇师难,不遇明师总是闲;自作聪明空费力,盲...

自性是佛,为什么还要拜佛

问: 自性是佛,为什么还要拜佛? 大安法师答: 这里...

论发菩提心与往生

1、凡修净业者,第一必须严持净戒,第二必须发菩提心,...

如果嗔心还在,「美」会受损失

使色不美引非善,辨理非理慧被夺。不忍令速堕恶趣。忍...

佛法的藏、通、别、圆四教

天台宗的智者大师把佛法的内容分成藏、通、别、圆四教...

把心放平,把心放轻

把心放平,把心放轻,才会活的坦然,活的舒畅,活的快...

初机净业指南

序言 会稽道尹涵之黄公,笃信佛法,精修净业。欲令同人...

多运动是保持身材健美的良方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里的一句话,影响了几千年来...

圣严法师《在网络的虚幻中体验真实》

佛教是非常重视实验、实证和亲身体验的,是从生活与心...

拜佛、念佛就是广结善缘

一个人忆念观世音菩萨时,为什么你的贪嗔痴会淡薄?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