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喝酒戒的由来

2010/12/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学佛要懂得把握自己的心志方向,坚持善行,断除恶行;如此才能保持身心清净,成就信实诚正的品格。

佛陀在世时,曾于某年的‘结夏安居’结束后带着弟子们游化各地;他们到达某个人潮聚集的村落,村民见到佛陀都很恭敬。

当佛陀带着弟子们走出村外,正要朝向拔陀越村的方向走去时,这些敬重佛陀的民众关心地告诉佛陀说:‘那个拔陀越村去不得啊!因为村里有一所修道院,院里盘据着一条毒龙,一靠近就会有生命危险,千万去不得啊!’佛陀微笑表示谢意,不过还是向修道院走去。

佛陀的随从弟子中有一位善来长老,他在皈依佛陀之前,曾是外道教徒,具有降伏毒龙的神通本领。他自告奋勇要去修道院伏龙,佛陀默许。

于是,善来长老独自一人前往修道院,在院内某个角落,静静地打坐。没多久,毒龙果真出现了,它口吐毒气要伤害善来长老,而善来长老则聚精会神地加以对抗,僵持一段时间后,毒龙终于被降伏了。

佛陀及其他弟子随后也来到修道院,佛陀慈悲地为毒龙开示佛法要义及皈依意旨,然后带领一行人回到村里。

村人看到佛陀和一大群人安然无恙地回来,都很高兴地欢呼,以为是佛陀的威德降伏了毒龙。佛陀告诉村人是善来比丘降伏的,大家听了,都来到佛陀座前向佛陀敬礼,并向善来长老行礼,表达敬爱和感恩之意。

村民纷纷表示愿供养佛陀和善来长老,佛陀默然,善来长老也没回答,虽然如此,大家还是很用心地准备好要供养佛陀的斋食,另外也有许多村民请善来长老到他们家中受供,并且以‘无色酒’来供养他。

善来长老喝了很多酒,当他离开村人家里,摇摇晃晃地走到村口,突然醉倒在地。佛陀和比丘们受供后返回精舍途中,看到善来长老躺在地上,比丘们赶紧将他扶回精舍,然后把他扶到佛陀面前,让他躺在地上,头向着佛陀。

酒醉中的善来长老,翻来覆去,翻到后来变成脚朝向佛陀。当他醒来,发现自己的脚向着佛陀,感到很惭愧,马上起身顶礼佛陀。

佛陀问比丘们:‘以前的善来长老是不是很尊重佛?’大家回答:

‘是!’佛陀又问:‘现在他的脚朝向我,这样是否有恭敬心呢?’大家回答:‘已失去恭敬了。’佛陀再问:‘他降伏毒龙时很勇猛,可是醉倒之后,有没有办法降伏一条蚯蚓呢?’弟子们回答:‘不可能。’

因此,佛陀强调:‘喝酒会让修行者的智慧和毅力消失,失去自持的力量,也会破坏庄严端正的形象。所以,大家绝对不能喝酒,要洁身自爱。’从此,比丘僧团中就有了不能饮酒的戒律。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唯有精神清明、严持戒律,才不会失去杜绝恶行的智慧和毅力。像善来比丘很勇敢,能降服毒龙,但几杯酒下肚后就变得糊里糊涂,酒戒岂可不慎?

精进奋勇地行持戒律、遵守规范,努力行善、断恶,是人人的本分。如果能把持戒守规的本分做好,则一切的法都容易通达。大家要多用心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戒律是我们生命自由的指南针

关于戒,我们通常会有很多误解。有一种误解觉得戒律限...

绍云长老留给沩仰宗法子的开示:接了法就要有行持

法卷传法 徒具虚文 所有到我这来接法的人,我都把这个...

宁肯老僧堕地狱,不把佛法作人情

而菩萨为利养故。应答不答。倒说经律。文字无前无后。...

梵网经菩萨戒的求受资格

一、但解法师语,尽受得戒 我们先引用一段经文啊,看经...

如何清净如法受持八关斋戒

我们的同修,已经受了很多次八关斋戒了。如果你信愿持...

在家居士的三种戒

戒、定、慧三无漏学是学佛的全部内涵,由戒生定,由定...

佛门里为何把酒列为重戒

酒类的香味引起了人的烦恼和坏的毛病,甚至更坏事情都...

佛法唯不遵佛教戒之僧能败坏

清末,世风日下,国家无暇提倡,僧众类多懈于修持,以...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三十岁后始觉悟

在人生最底层也不要放弃飞翔的梦想 我的人生几乎是从最...

遇善知识难

过去,有一个小孩在路上看到了一只大乌龟,把它抓来玩...

五祖投胎拜师

五祖大师弘忍,前生是破头山下的栽松老者,非常仰慕四...

老先生与小偷

学佛要学习自度、度人,「自度」必须时刻反省自己的身...

【佛教词典】听闻正法者有六种烦恼过失

【听闻正法者有六种烦恼过失】 p1464 瑜伽六十一卷二十...

【佛教词典】露遮

(人名)婆罗门名。无译名。佛破此婆罗门之恶见,见长...

现前见闻知觉,全是妄想用事,总非真心

出家人,先须要知,出家割爱辞亲,本为求出生死。若为...

【推荐】佛教是不孝顺父母的吗

佛教是不孝顺父母的吗?的确,我国有些人士喜欢如此地...

学佛必须以戒律为基础

戒律是佛教徒的行为规范。戒是防非,也就是禁止作恶的...

什么条件才能皈依呢

问: 法师,几年前就对佛法有一点儿兴趣,但对于皈依我...

新春的供养

今天讲的内容都关系到我们怎样做人,怎样修行,怎样务...

禅修中的四个「拐杖」

很多人想禅修又怕禅修,有的人甚至怕在禅修中走火入魔...

用佛号来取代你过去的念头

是故念一声,有一声佛名显现,念十百千万亿声,有十百...

人生起起落落,佛法让我重生

10年前,我曾信仰过其他宗教,同时也接触了传统文化,...

奶奶的往生纪实

奶奶出院了,康复得不错,精神状态很好,常给大家讲当...

【佛学漫画】福气

【佛学漫画】福气...

菩提心跟空正见是菩萨的根本

菩萨道在心中要产生三种力量──誓愿力、观照力跟行动...

【推荐】古人往生特别容易,为何今人往生十有七难

我等念佛行人,应当考实今时净土法门,与古时净土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