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绍云长老留给沩仰宗法子的开示:接了法就要有行持

绍云老和尚  2022/08/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绍云长老留给沩仰宗法子的开示:接了法就要有行持

法卷传法 徒具虚文

所有到我这来接法的人,我都把这个意思和他讲。古人是以心印心,心心相印来传法。现在搞张小纸,写两个小文字在上面,就那一张纸啊,写那几个字的话,就是法吗?那张纸那几个字能了生死吗?能对机锋吗?佛法就在那张纸上面吗?

现在搞那个叫什么法牒,我搞搞有时候我觉得好笑,这个又起什么作用呢?盖几个章在上面,写几个字,那就起作用了吗?那就能把他减轻业障了吗?那就能给他了生死了吗?那个就能给他弘扬佛法了吗?

接法要有行持

如果你把这个法接了,你要真能像开山祖师那样行持。沩山祖师当年在百丈底下就当个典座,烧菜烧饭。后来到沩山去开辟道场,日与猿猱为伍,全靠采拾橡栗充饥,生活极为艰苦。过了十多年呐,后期遇到裴休,才把那个丛林兴起来啊!现在光讲知道他的法,你能有他的行持吗?

如果哪怕是能做个样子的,接了法在这里能住个三年五年的,天天如此实在不变的话,那将来还是能够担当弘扬正法这个担子的人。那你对这张纸的话还有个交待。

法常禅师,“即心即佛”,就四个字,他就在山上住了十七年。

受戒关键是要得到戒体,不是戒牒

说到戒牒,你要没有那个戒牒你到哪儿都挂不到单。事实上有的人受戒,根本没有得到戒体。登坛的时候,你如果四羯磨还搞不清楚,怎得戒?轻遮重遮?你搞不清楚啊,戒在哪里?佛在世时,护戒神是发过愿的,只要你善男子善女人,能够真正以清净心,受佛的清净戒,每一条戒有五个戒神来护持。但是你那个心没有清净,你没得戒体,咋能有护戒神呢?是吧。这就是我们现在修持任何法门难得成就的原因。

慎重传法

(师父讲了接法中的一些不好现象,比如师父把沩山灵佑禅师的《警策文》单独印出来了,一个人发一张,交代各人要多看。有些人不但不看,还把那张纸印出来,贴在显眼的地方,让人家知道他如今接了某某宗的法了。对一些不肯下功夫真正参学,只拿法牒、戒牒当名闻利养的工具等现象,师父非常痛心。)这个传法我一再申明,你要向这个开宗的祖师他的行持学习,向他的道业学习,你不能接过法卷以后,就当一个资本呐!

传法这个事我们要刹车呀,不刹车我要为这个事跑到地狱去,不知道到哪一劫才能出来呢! 我这不是叫人家行持啦,不是叫人家了生死,我是领着人搞名搞利。我昨天晚上坐在那里想,非常害怕,怕什么?怕下地狱!所以讲传法这个事想想呢,还是停止的好。

所以难怪庞蕴居士讲啊,宁可埋在地下千年,让它腐烂。不能一时捧出来,给人作威作福造罪。(庞蕴居士悟道后“江心沉财”)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绍云老和尚文章列表

若不持戒,纵有多智皆为魔事

持戒对修行很重要 学佛不论修何法门等,总以持戒为本。...

一诚长老《无杂相》:大德行持 总在寻常

01、菩萨呀 虚公喜与和尚说话,见有人来时便不说了。某...

蕅益大师法语

示法源 念佛工夫,只贵真实信心。第一要信:我是未成之...

我不是佛

有一秀才,住在寺中读书,自觉听明,常以禅机和赵州禅...

古代禅师教化弟子的方法

古代的禅师在教化弟子时,当弟子产生妄想,失去正念的...

念佛禅与佛七的不同

念佛禅与佛七最大的不同,在于无相或是有相。佛七,要...

圣严法师:一切二边,妄自斟酌

什么是「二边」?好、坏是二边;你、我是二边;众生与...

挪用善款是否犯偷盗戒

问: 弟子每月都会代收善款,有时还挪用一些善款来应...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

一切众生都贪恋这个色壳子

四大无我,五蕴皆空。人死了只剩下骨灰,这骨灰是不是...

宏海法师:马蹄无处避残红《彻悟禅师语录》要解

第一讲 各位大德法师,各位居士同修,各位有缘,大家下...

劝父母念佛书

爸妈: 愿二老展信欢喜! 您二老已皈依多年,可谓是老...

持戒跟智慧是缺一不可的

【及释提桓因等,无量诸天大众俱。】 这是讲到声闻跟菩...

【佛教词典】入不二法门

乃指超越相对之差别,而入于绝对平等之境地。略作入不...

【佛教词典】定中独头意识

【定中独头意识】 四种意识之一,为定中的第六意识。意...

今世修福慧,后世得富贵

命终之时,若想带着自己所积蓄的钱财、宝物至后世去享...

【推荐】婚前同居的危害

婚前同居通常是指男女在恋爱过程中,未经结婚登记,而...

圆瑛法师:在生活中修行,念佛最为稳当

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因机施教,广立行门,综计有八...

佛陀座下的七众弟子

(1)优婆塞: 汉译为清信士、近事男、近善男等,即是...

记住别人的好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会犯同样的毛病,就是别人 对我们...

早课诵楞严十小咒,晚课诵地藏经,这样如法吗

问: 早课诵楞严咒,十小咒,晚课诵地藏本愿经,有的人...

念佛的时候,你有没有做这样的观想

当大家念经或者拜忏的时候,心总不能够跟法、佛融合在...

走运与倒霉

走运与倒霉,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绝对对立的两个概念...

禅净二宗的区别

我佛说法,契理契机,因群机不等,故施设有殊,虽方便...

此一心法,诸佛成道之本

觉树根株。教门头首。 此一心法。诸佛成道之本。菩萨悟...

不是业障消不了,而是虔诚心不够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怎么样来修行礼拜的功德呢?我...

具足信愿的人会散乱念佛吗

问: 弟子有一个问题请教,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