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何谓「禅门破三关」

明贤法师  2015/04/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何谓「禅门破三关」
   来果老和尚

江苏扬州高旻堂上来果老和尚,幼秉宿慧,心慕佛乘,长具超方之眼,眉毛拖地,苦乘大愿之舟,参禅行脚十余年,辅导金山,住持高旻,三十余年,破衲粗粝,克己厚人,刀耕火种,筚路蓝缕,启建丛林,事必躬亲,不容翻忽,所至皆理,为道忘身,素厌声华,不事造述,德厚流光,终不可掩。

今引述老和尚所示宗门下豁破三关之关隘,以利学人,契证宗门:

其一、破本参(过祖师关):知无量劫作善造恶、生死轮回皆一场迷梦,今醒过来,满面羞颜,大生惭愧,悲喜交集者有之,痛哭流涕者亦有之。自此改头换面,专做培福生活,于身三种恶习一时净尽。有过重之根本习气兼修兼了,要倒树定拔种,种子者何?我人之心是也。今日进了祖师设的这个“念佛是谁”一道关口,不但进关,在这关外歇歇,也得无穷受用。何以?身业不净,口业不净,意业不净,何能达到祖师关边际?

其二、破重关:进祖师关之人,见到祖师门下事,识得祖师度世心,虽在门里,依旧徘徊殿角,未入堂奥者有之。祖师肺腑,关内幽微,尚未窥见者更有之。所以悟后重疑,即此意也。古人云:“未悟以前,如丧考妣。”此皆破本参后,重起疑情,猛求上进。悟后用功,有两条路:一条路到此,还依初路前进,即最初用功之路,此是大人工夫。若悟后修行,只是修而无修、无修而修,可称保任工夫,此为不住而住之见地。若求真住,必须真行,至更进一重门户。然大悟以后之大疑者,更如初学,还加猛烈,不求悟,不成佛,不度生,心参意亦参识亦参,此名悟后大参,大参即重疑也。有重疑工夫,定必将开重关,为重悟行人,深入堂奥。根大者斯非我事,虽然生死可了、轮回可停,不肯自弃,自弃则善住矣。当要奋勇猛进,到不疑之地,可到重关,诚不在远。直待深工精密,人法双忘,圣凡迥别,缓缓直透重关。宗门三关,只言行处,不言见处。

其三、透牢关:参禅人到此重关后,万不可离初步工夫,千万要紧。类如最初用脚行路,非轮船、非火车,用脚行到镇江地头,喻破本参也。力小者,住下盘桓几日,或就此住下,此是过祖师关人行处。力大者,此处谅非到家消息,即舍前行,途中无荆棘瓦石,平坦大路,喻破本参后毫无阻滞、放手大行,又至南京,范围较广,眼界宽阔,在此想住之人多数,思维至再,前途有路,尽量进行,此行更胜如前。咦!佛本一乘法,方便而说三,宗本一法悟,方便说三关,因根器优劣故也。

然此三关,初参“念佛是谁”,奋勇猛追,直破牢关。有由初参“念佛是谁”直达重关,后久苦修,亦破牢关,复初参禅,行不精锐,力不更奋,加力勉强过祖师关。大力者,如象过河,一脚到底;中力者,如鹿过河,半在水下,半在水上;小力者,如兔过河,全浮水上。假若尽是上根参禅,一起拥到末后牢关,一时打破,出牢关去。出牢关生涯,直任诸佛一切经教、祖师章典、菩萨度生事业,最上无比之法界、虚空界、实际界、真如界、涅槃界、任何一切佛圣境界,一超直上,过无不及。类如一切诸佛众生,未出虚空一步,牢关正在虚空外,出虚空即出牢关。足可以虚空为关,谁个能出此关?只有参禅人不劳寸步能出此关无疑。阅者问曰:“正义未见说明。”非也!一关未言正义,况三关乎?

以上三关,是来果老和尚对于中下根人的开示,大根器人一悟即彻,并无三关两关;中小根者,则非三关不可。否则笼统真如,颟顸佛性,修行越次,便解脱无期了,岂可不慎?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禅宗历代祖师传法偈

释迦牟尼涅槃说无常偈: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

莫教错过眼前事,无限春光不再来

初做功夫,于行住坐卧四威仪内,遇境生疑、逢缘理会处...

星云禅话(一)石头路滑

1 风动?幡动? 禅宗惠能大师得到衣钵之后,在猎人群...

有自知之明,回避玄妙之谈,老实念佛

他方世界的菩萨,都尚且渴望往生极乐净土,何况我们这...

所有的烦恼都是由这三毒所发出来的

修行很重要的就是一个切字。《高峰禅要》里也常强调要...

禅净二宗的区别

我佛说法,契理契机,因群机不等,故施设有殊,虽方便...

快乐无忧,故名为佛

当我们读到了四祖道信对牛头法融说:快乐无忧,故名为...

慧律法师《佛心禅话》

1.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

佛说施灯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

佛说佛名经

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口腹之欲,为何要以生命来买单

每次梦醒,在凌晨三点半到四点醒来的时候,都会听到远...

宋代高僧遵式法师

几乎每一位高僧大德,常讲到说他的弘化事业,能够教化...

唯有佛法能超越生死

生命的真相是无尽的轮回 人们在世间奋斗几十年,虽能拥...

人生最大的难题是认清自己

某日,广济寺。有居士来问:她的下属们在工作中形成了...

【佛教词典】欲箭

因五欲之法能害人,故喻为箭,称为欲箭。或指欲金刚菩...

【佛教词典】法相宗

中国佛教宗派。因剖析一切事物(法)的相对真实(相)...

一句弥陀赅尽三藏教义

关于佛法的修证,由于众生同俱和佛一样的无陋智性,本...

修行,从心开始

有一天,佛印禅师和苏东坡在禅堂打坐。苏东坡忽然问禅...

佛教不同于天神地祗

社会人士对佛教误解最深的,莫过于迷信二字。大多数受...

净土者的「夹杂」

有自以为学净土者,每作如此之言,谓净土之读经只能读...

须菩提观空息病缘

过去佛在罗阅城耆阇崛山时,有五百位大比丘随佛一同住...

回观此土修行者,龌龊生涯太苦人

相好凡夫皆具足,六通无碍异常伦。 直将果用为吾用,不...

看尽人间兴废,不曾富贵不曾穷

中国有句俗话叫知足常乐;家财万贯,一日不过三餐;广...

专心一致,才能统摄你的心

各位同学在学佛过程中,切莫蹉跎岁月,一定要懂得如何...

心灵的佛堂

第一次跟婆婆一起去上香,走了十多里山路,又坐小三轮...

还重吗

韩国的镜虚禅师带着出家不久的弟子满空出外行脚布教,...

从脸上的颜色看自己的健康

首都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国际生物医学特征...

黄泉路上无老少,能有几人活到老

原文: 问曰,一生造恶,临终念佛,带业得生,又无退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