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肯念佛者,皆是福薄之人

陈义孝居士  2012/07/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昔时有人问莲池大师:‘一个人不信净土,不愿修念佛法门,恐是此人福薄?’大师答道:‘确是此人福薄!’净土念佛法门是一个使人直接成佛的法门,没有大福报的人,不会遇到它,就是遇到了,也不会对它信愿行。例如《无量寿经》中就说到阿阇王子与五百长者,他们听佛讲此经,听了很欢喜,也希望自己将来作佛时能跟阿弥陀佛一样的伟大,但他们仅动此欢喜心,并不发心念佛,和求愿往生。佛说他们过去生中曾经供养四百亿佛,可惜善根福德不够,所以今生不能一闻即信、愿、行。

这样的例子,现在多的是,直到去年(一九九九年)十月,根据统计全世界的人口已达六十亿,但有几人遇到此念佛法门呢?又有几人一闻就能信能愿能行呢?可以说万中无一,此无他,善根福德因缘不足,有以致之。如果有人对此法门,一闻即能信能愿能行,肯定此人必如《金刚经》之所说:‘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我们甚至可以说,那些一生造恶业,但临终却能忏悔和念佛之下下品往生者,他们也都有大善根大福德大因缘,他们的善根福德因缘,肯定都大过曾经供养四百亿佛的人。

谁想证知自己是否有大善根、大福德和大因缘,那可从自己对念佛法门,是否一闻即能信、能愿、能行看出来。若如是者,应当加倍努力念佛,修善积福,千万不要错过了此千生万劫都难以遭遇的一生成佛的绝好机缘;若未如是者,亦应见贤思齐,赶紧信愿持名,搭上成佛之快车,方不枉为人一生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要以怎样的心态来念佛

以怎样的心态来念佛? 用欣求极乐,厌离娑婆的心念佛,...

在家念佛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

恋西大师:念佛要诀八不必

念阿弥陀,不必除妄想,只要声不绝,决定生安养。 专...

终日走街坊,心中念佛忙

清朝有一位东瓜和尚,名没有传下来,不知什么名字,喜...

福报要省着点用(南怀瑾老师的故事)

福报,是佛家用语。福报是果,因在于修。福报不是凭空...

念佛人一有此心,便无往生之分

凡诵经、持咒、礼拜、忏悔,及救灾、济贫,种种慈善功...

【推荐】印光法师答念佛600问

卷一 净土法门的缘起 第一章 阿弥陀佛与极乐世界 1、南...

每日积阴德的方法

怎样积阴德?人生要得幸福善报,就一定要积德行善;善...

【注音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推荐】制心一处,才能无事不办

莲池大师在《竹窗随笔》中有花香一篇,说到:庭院中百...

学佛的两种用心

佛学是一种心理学,最着重心理训练和修养。楞严经说:...

戒律在修行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业疏》云:戒是警意之缘也。以凡夫无始随妄兴业,动...

损坏的佛像跟经书怎么处理

问: 听说经典、佛像不可以烧,请问已旧或者已损坏的佛...

【佛教词典】破惑

无我 小乘破一切凡夫之大惑,是曰无我。无我又曰非我...

【佛教词典】三乘

1、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声闻乘又名小乘,其行人速...

那些艺高人胆大的都阵亡了

志宜大,胆宜小。我们的志向要远大,但是无论做什么事...

佛源老和尚在南华寺养病的故事

1962年下半年,我因肺痨病到韶关防疫站去治疗,骑自行...

潇洒人生

一位小公务员在剧院看戏,打了个喷嚏,唾沫星子溅到了...

欢喜心听佛法和赚大钱,哪一样比较殊胜

佛陀的姨妈为佛陀做了一件金缕衣,佛陀却要姨妈拿这件...

别辨心相明去取——圆心之相

若知自性是众生,故愿度脱,自性是佛道,故愿成就,不...

即使都追求到手了,也不过是如幻梦一场

人们所乐爱及追求的,没有一样能逃离无常的腐蚀。生命...

身陷绝境,学会珍惜和理解

人生就像一次旅程,时而是宽阔的大道,时而是崎岖的山...

水滴虽微,渐盈大器

一日,佛子罗睺罗等五十位沙弥,听闻佛陀讲述波斯匿王...

悭贪嫉妒自赞毁他,当堕三恶趣中受诸剧苦

跟着悭贪嫉妒而来的,是自赞毁他。在这里的同学每天诵...

遇安禅师的生死自在

温州瑞鹿寺上方遇安禅师,天台德韶国师之法嗣,福州人...

真了生死的修行人,要仔细检查自己的发心

修行用功办道的人,你不论修持哪一个法门,首先就要讲...

果报的轻重取决于心

虽然果报现前有前后时间上的差异,但是它不离开一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