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供养哪种人得福最多?

宣化上人  2015/11/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供养哪种人得福最多?

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饭五戒者万,不如饭一须陀洹;饭百万须陀洹,不如饭一斯陀含;饭千万斯陀含,不如饭一阿那含;饭一亿阿那含,不如饭一阿罗汉;饭十亿阿罗汉,不如饭一辟支佛;饭百亿辟支佛,不如饭一三世诸佛;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

《四十二章经》

所以佛说,‘饭恶人百’:你想行布施,前边虽然是说布施,但是对于布施,你也要知道怎么样布施才是重要的。种福田,你若不会种,也不合法,不懂得种福的法,那么你种了也没有福。所以说,饭恶人百,你布施饭给一百个恶人,‘不如饭一善人’:你还不如布施饭给一个善人那个福田多。为什么呢?

你给一百个恶人饭吃,他们吃饱了饭,也只知道去做恶事,变成他们所做的恶事,都是你帮助的,你是一个帮凶了,你帮助他们做恶,帮助他们做坏事。而你若给一个善人饭吃,布施饭给他吃呢,他吃饱了,他去做好事,他所做的好事,可以说都是你成就他做的好事。所以不如饭一善人。

‘饭善人千’:你布施饮食、财宝,这个饭也就包括一切布施的缘在里头了。甚至于你布施头目脑髓,帮助人做善事,你把生命都布施出来了,那么他做的善事都是你成就他的。你若帮助恶人,你布施生命,那反而造罪了。所以你饭一千个善人,这善人就是不做恶事的善人。‘不如饭一持五戒者’:你不如布施给一个持五戒的人这个功德大。

‘饭持五戒者万’:你布施饭给持五戒的这个人,持五戒就是皈依三宝、受持五戒、修十善的这个人。你布施一万个受五戒的这种人,

‘不如饭一须陀洹’:你不如供养饭给一个证初果须陀洹的圣人那个功德大。

‘饭百万须陀洹’:你供养百万个初果须陀洹的圣人。‘不如饭一斯陀含’:你不如供养饭给一个二果斯陀含的圣人。因为初果不知道二果的境界,初果是破见惑,二果是破欲界六品的思惑,这前面都已经讲过了。所以你供养饭给二果斯陀含,比给那初果须陀洹的功德更大的。

‘饭千万斯陀含’:你供养饭给千万个断了欲界六品思惑的二果斯陀含,‘不如饭一阿那含’:不如供养饭给一个三果阿那含的圣人。三果阿那含,也就是把欲界九品的思惑全都断了,才证三果。

‘饭一亿阿那含’:你供养饭给这一亿证三果阿那含的圣人,‘不如饭一阿罗汉’:不如供养饭给一个阿罗汉的功德大。

‘饭十亿阿罗汉’:你供养饭给十亿这么多的阿罗汉,‘不如饭一辟支佛’:又不如供养饭给一位辟支佛。辟支佛叫缘觉,阿罗汉叫声闻。声闻是闻佛的声音而悟道。缘觉是在有佛出世时,修十二因缘法而悟道的。在无佛出世时,观一切万物幻化无常的这种境界而悟道的,这叫独觉。所以你饭十亿阿罗汉,不如饭一位辟支佛。

‘饭百亿辟支佛’:供养百亿那么多的辟支佛,‘不如饭一三世诸佛’:不如供养一位佛。三世诸佛,过去、现在、未来这三世,无论哪一位佛,你都供养他。

‘饭千亿三世诸佛’:供养饭给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也不如你供养饭给一个无念无住无修无证的圣者。无念,念而无念;无住,住而无住;无修,修而无修;无证,证而无证,这个就都到圆教初地的果位上了,这些无念无住无修无证的圣者,也就是法身大士,他们都能八相成道,百界作佛,都能有这种能力了。

所以我们供养,应该要知道供养的理,知道供养哪一类人有什么好处,因此我们要亲近善知识。你若亲近恶知识,就学得邪知邪见;你若亲近善知识,就会学得正知正见。你若供养那恶人,就造罪了;你供养善人,就有功德了,所以这是我们要知道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给予不是放弃和牺牲

什么是给予?对佛学深有造诣的西方分析心理学大家弗洛...

学会付出,便会拥有幸福

一个馒头店的老板,每天蒸120个馒头,100个用来出售,...

寻宝

一处山城里住著一位大地主,他娶了很年轻的太太,并生...

随缘度化、无我、法布施

信佛,种福田了生死,这叫自了。三宝弟子,信佛,不仅...

布施供养,广结善缘

佛教非常重视结缘,不但结缘还要结善缘要广结善缘。但...

纵欲是以消耗福报为代价

当欲望的享乐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风尚时,一些在传统道...

印顺法师《财富的积聚与消散》

一、叙起 财富,包括一切动产不动产,国有的和私有的...

世间最胜的福田

过去,世尊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说法,帝释天带领天子...

【注音版】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投生到四天王天的因缘

阿难!诸世间人,不求常住,未能舍诸妻妾恩爱。于邪淫...

宣化上人:要度众生,先不吃肉

众生乃众缘和合而成,从十二因缘演变而成人。蚂蚁乃至...

宣化上人:天灾人祸的根由

杀业太重的后果,形成天灾人祸的因素。或者地震,或海...

宣化上人:折摄二门

在佛教里,对人对事都要本着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处理事...

【佛教词典】外相十二

(名数)三十六物中,发,毛,爪,齿,眵,泪,涎,唾...

【佛教词典】无为戒

西藏语 hdus ma byas kyi tshul khrims。指密教之三昧...

道证法师的念佛免难记

走路时,最好边走边念佛 假如有人劝您说:「世间无常...

不要把回忆拉到现在来

我们总爱想过去的事,过去都已经没有了,还要回忆把它...

要以法相见,不能以情相牵

闻具足,就是听闻正法。就是以你们那种好乐心亲近善知...

太虚大师《由三种所依显念佛胜义》

佛法在离言自证,本无可以宣说的文字语言。而佛以方便...

几则有关往生征验的莲宗故事

这次我要讲的专题是《莲宗故事》。首先讲清朝彭二林(...

四十八大愿——(第48愿)即得诸忍究竟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第一...

四十个佛教基础知识

1、三宝:佛宝、法宝、僧宝。 2、三皈依:皈依佛、皈依...

这样的学佛观念是否正确

问: 有些学人认为现世学佛没有办法得到解脱,唯有依...

往生不是把佛号念好,而是要心不颠倒

我们学佛,我个人觉得一个人学佛,有所谓黄金十年,成...

阿弥陀佛圣诞日的由来

永明延寿禅师是宗门下法眼宗的第三代祖师,也是净土宗...

鬼世界的详细揭秘

我们今天讲的题目是说鬼,说说鬼,接下来的资料是关于...

素食最大利益是增长慈悲心

素食对我们人类来说,无论是维持身体健康,或者避免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