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宣化上人的新年祝福:凡事忍耐受得了

2016/01/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宣化上人的新年祝福:凡事忍耐受得了

先祝你们各位新年快乐!

本来我想很早就到这儿来,但是金山圣寺开光,也有很多人早就约会好了,天天都有人来见我,所以也抽不出时间到这里来。这一次是忙里偷闲,我先到西雅图,明天一早就去加拿大温哥华,从温哥华又到加格里,星期一从加格里再到奥州的尤金市去;因为尤金市大学有一些人想请我去讲一讲法,所以便到那里去。

这一趟到来,见你们各位都很诚心地拜佛、念佛,还有礼忏,这是很好的。不过,我对你们讲:“不论你是拜佛也好、念佛也好、礼忏也好、诵经也好,就是要把自己的脾气改了。”有脾气的人就是苦,没有脾气的人就是快乐;有脾气的人就有烦恼,没有脾气的人就常常欢喜。

这个脾气是我们最大的敌人;好像人生种种病,为什么生的?因为有脾气。一切事情不顺利,为什么?也因为有脾气。所以人若能没有脾气,一切时、一切处,都是快乐的,都是平安的。可是,人都不注意这一点,以为随随便便发脾气,就对事情有帮助。实际上,什么好事,你一发脾气,也会坏了。所以我们最要紧的是没有脾气,没有烦恼。

学佛法的人要有耐心,有人骂我们,我们要拿他当唱歌听,或当他们给我们讲另一种语言。因为我不骂人,所以旁人骂我,我也不懂得、也不知道;尤其有人骂我们,那是给我们上肥料,令你这块地所长的一切能茂盛一点。所以我们学佛法的人,要能忍受,就是德行,能忍就是道;你要能忍,也就是修行。受不了也要受,才得了。如受不了,就有麻烦;能受得了,无论有什么境界来了都能忍受,这就是懂得佛法。你要是不能忍、不能受,那就是不懂得佛法。所以我们要:“不生烦恼莫疑心”,时时都不生烦恼不生怀疑。“总要管己少管人”,常常只要管自己,不要管旁人。“多认不是少争理”,常要认自己的不是,不要尽那么狡辩。“安然清净智慧生”,你要能这样就很平安,会生出一种智慧。

“明心没有碍难事”,学佛人讲明心见性。明心即你心里明白了,什么事情都不难了,没有困难的事情。“见性岂有忧愁心”,见性的人就不知道忧愁了。“佛光不是不普照”,所谓“心清水现月,意定天无云,心平百难散,意定万事吉”。所以佛光不是不照你,而是你心里若像浑水似的,月光就照不进去了;我们心里要是清了,就像水里现出月亮似的,佛性就现前了。“意定天无云”,你意有定力,就好像天上没有云彩似的。为什么佛光不普照我们呢?因为“忧思恨怨心搅浑”,你又有忧愁、又有烦恼,又有恨、又有怨,在心里头有这么多东西,所以心里就浑了,就没有智慧。我们谁能没有烦恼,谁能没脾气,谁就生大智慧,开大智慧了。

学佛法不用学多,学得能不生气、没有脾气,那就是佛法。所以说:

事事都好去 脾气难化了

真能不生气 就得无价宝

再要不怨人 事事都能好

烦恼永不生 冤孽从那找

尽瞅人不对 自己苦没了

我们人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就在这很简单、很现实的地方上,能明白了,就是明白佛法;不要到远的地方去找、高的地方去找,就在你每天所面对的现实中。这个境界你要能把它转过来,就不被境界所转,不要到这个境界一来,就不知道怎么样才好。时时都能如如不动,了了常明,你能这样,那就是明白佛法。今天我不讲太多,讲太多了,你们会还给我。

一九八七年二月廿五日于西雅图金峰圣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坦白的面对自己

过去在农忙之余,村子里的人经常聚在一起喝茶聊天,交...

生气了怎么办

一、生气是怎回事 我们每个人当事情能顺自己的心意时...

忍无可忍需再忍

现实生活中我们快要发脾气的时候,往往是自己觉得忍无...

对我们功德最破坏的两件事

阿难!是修行人,若不断淫及与杀生,出三界者,无有是...

淡定与慈忍

记得一位禅师曾经说过,无事忙中老,空里有哭笑 。 当...

慈忍治嗔恚

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到处随缘延岁月,终...

荣辱不惊的老子

过去的圣人多生于乱世,所以,他们会成为圣人。比如老...

面对魔军的这十支队伍,能不能打胜仗

这个菩萨道里面特别强调忍的力量,超过持戒、精进、禅...

【注音版】往生论注

往生论注...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东林寺版)

梵网经菩萨戒本(东林寺版)...

最上乘论

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宣化上人:吃素

佛当初住世,是主张人吃斋的,但并没有勉强人吃斋。为...

宣化上人:六字大明咒

唵嘛呢叭弥吽 这六个字,叫《六字大明咒》,每一个字...

你能瞒得了人,但瞒不了佛菩萨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

往西方极乐世界的路费

此路很直,只要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拿出信心、愿心、...

【佛教词典】螺髻

(杂语)梵天王留顶发,结之如螺。称为螺髻。西土之梵...

【佛教词典】以苦观乐

【以苦观乐】 p0496 俱舍论二十二卷六页云:又契经言:...

慧律法师《佛心禅话》

1.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陪他做一只蘑菇

有一个精神病人,有一天突然觉得自己是一只蘑菇,于是...

如何避免起贪心见佛而著魔

问: 弟子学佛时间不长,业重福轻,障深慧浅,生怕起贪...

为人四要与行为四戒

《佛光菜根谭》说:戒是安乐的根本,无戒则纷乱必起。...

为了生存,有的人就不择手段

人原本都是有良知的,但是为了求生存,必须竞争;为了...

如何帮助更多的众生离苦得乐

问: 弟子目前念佛求生极乐世界,也想尽自己所能为佛教...

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

古人说: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人到年老时...

乱伦的丑恶悲剧

大家都知道邪淫是丑恶的,如果邪淫而至乱伦,那更是丑...

急于见佛之念易着魔

急于见佛之念易着魔。是急切的想看到佛,这种念头非常...

善护口业

一日,佛陀与阿难到王舍城中托钵乞食,结束后走出城门...

你事业会成功吗

母亲对我谈起小时候的情形:过年时家中都备有糖果,你...

道证法师:检讨修正自己的菩提心

讲到菩提心,净土宗祖师省庵大师有一篇《劝发菩提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