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宣化上人:忏悔就是改过自新

宣化上人  2011/01/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之「法力」极大,而众生的「业力」却与之相等,所以说凡夫是「业重情迷」,而佛却是「业净情空」,所以圣、凡之分,在于「业」是不是已经净了,「情」是不是已经空了。又说:「觉者,佛也;迷者,众生。」就好像上午所说的,众生因为背觉合尘,被一切尘劳五欲所转,所以业障愈来愈深,而佛能超脱一切五欲尘劳,不再造业。众生因为业重的缘故,所以凡是想成佛了道的,必须先要忏悔自己的罪业,如果不生忏悔心就想成佛,这就犹如「煮沙成饭」,虽然煮到恒河沙那么多的劫,也不可能成功的。

所谓「忏」,是忏其前愆;对以往所犯的罪业生大惭愧心。「悔」,是悔其后过 -- 立定主意,改过自新,永远不再犯错,正如袁了凡居士所说:

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如果我们不勤忏悔,那么,我们所造的罪业,就会使我们堕落,不知「伊于胡底,莫知所止」了。

凡是佛教徒都会记得,在皈依时,把自己的姓名报上后,便忏悔说:

从于无始,以至今生,毁坏三宝,作一阐提,

谤大乘经,断学般若,弒害父母,出佛身血,

污僧伽蓝,破他梵行,焚毁塔寺,盗用僧物,

起诸邪见,拨无因果,狎近恶友,违背良师。

现在,为了重新唤回大家的记忆,我且把这段《忏悔文》,很简单地向大家解释一下:

我们从无始劫以来,直至现在,所作的罪业,真是不可胜数。第一,是毁谤佛、法、僧三宝,其中又以毁谤「僧宝」的罪为最大,因为僧人是代表佛陀来传扬佛法的,所以,谤僧的罪是「不通忏悔」的。

什么叫「阐提」?这是梵语,翻译成华语是「信不具」或「无善根」;譬如你对这种人说法,他不欢喜听,甚至于就干脆的说:「我不信」;你说,这是不是把自己的善根都给断送了呢?「谤大乘经」,就是诽谤大乘经典;譬如有人说佛经的道理是假的,或者说大乘经是魔王所说的等等,这也是一种「不通忏悔」的罪行。

至于「般若」也是梵语,翻译成华语是「智慧」。般若,又分实相般若、观照般若、文字般若三种,可是无论哪一种都好,若是断学(不去学),就会愚痴。愚痴的果报,是会沦为畜生道。弒害父母」,这一句包含了杀阿罗汉和杀圣人的罪;譬如,提婆达多杀四果阿罗汉,这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其次,「出佛身血」,也是一种「不通忏悔」的罪过,可是有许多人误解了,以为这只是指佛在世时,用刀割截佛陀的身体,才算是犯了这条罪行。其实在佛灭度后,凡是有毁坏佛像者,都算在内;譬如故意去剥落佛像的金漆、损毁佛像等都是。虽然,这不是损害佛的肉体,可是,这个罪却和用刀宰割佛的真身一样。

「污僧伽蓝」,是指亵渎了寺门梵寺;譬如,在寺庙上住的在家夫妇,若在庙内做出不正当的事,吃肉杀生等等。至于「破他梵行」,是引诱本来清净不染的出家人破犯戒律,这也是「不通忏悔」的。「焚毁塔寺」的意义很明显,就是说焚烧及毁坏寺门佛剎;譬如,昔日冯玉祥火烧白马寺和少林寺等。「盗用僧物」,就是用不正当的手段来夺取常住的财物,这种人心里所存的,都是一些邪知邪见,自以为是,常常说着无因果的曲调,于是倒行逆施,无恶不作,无所不为,这样又怎能不堕落呢?

最后,要说到「狎近恶友,违背良师」了,「恶友」,在儒家称为「损友」,好像时下的「阿飞」,以及黑社会的人物等,我们都不应该与之为伍,因为这都是恶友之类。有些人交上了这些损友,就渐入歧途,不听师长的劝告,为非作歹,黑白不分,冠履倒置,你说多么可怜!

以上所说的这种种罪愆,都是非常要不得,但却很容易犯的,那么,若是不幸的已经犯了又怎样呢?也不要灰心,所谓「弥天大罪,一忏便消。」罪,本来是无形的,如果能真正生出忏悔心,也未尝没有商量之处。

大家切不可自暴自弃,自甘堕落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让罪业消失的方法就是「忏悔」

《占察善恶业报经》云:若遭众厄种种衰恼不吉之事,扰...

拜88佛和拜阿弥陀佛是否有同等的作用

问: 请问师父,师父说忏悔业障要拜八十八佛,不过我...

十种忏悔法门

人除了人事上的忏悔之外,更要有工作上的忏悔。譬如盖...

如何忏悔重大的罪业

子三,明业果相续。这个地方讲到的果报,是指的众生跟...

忏悔的前提必须要有惭愧

惭愧和忏悔,是佛弟子的初门,也是很必要的,就是一直...

大安法师:破戒后如何补救

问: 破戒后,有补救的办法吗?破戒后认识到自己的错...

生不起惭愧心和忏悔心该怎么办

问: 弟子生不起来惭愧心和忏悔心,请法师开示。 宏海...

曾修无量福,今得礼尊足

【我闻遍知海。真实德无边。度脱诸有情。心欢喜敬礼。...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宣化上人:有这口气在,就要弘扬佛法

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也是暑假班毕业纪念日。光阴过...

一心专念,将来必定见佛

当初阿弥陀佛为转轮圣王的时候,观世音菩萨就是他的长...

宣化上人:培养四无量心

修道人,一定要培养四无量心。有了四无量心,才能教化...

今生脾气大,前生是做什么来的呢

我们人,就好像虚空中一粒微尘一样。这粒微尘忽高忽低...

【佛教词典】色有

三有之一。三有,指欲有、色有、无色有;与欲、色、无...

【佛教词典】二修

(名数)一专修,二杂修,唐善导于观经疏,就往生之行...

莲宗五祖少康大师画传

一、母梦玉女,授青莲华 少康大师(?805年),俗姓周...

什么是加持,加持是如何发生效用的

问: 什么是加持?什么是气场?加持是怎么发生效用的?...

如何为去世的亲人祈福超拔——《地藏经》的启示

我们所处的时代可以说是一个罪业深重的时代,正是应了...

释迦牟尼佛管送,阿弥陀佛管接

在《悲华经》里,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都在一尊佛面前...

就算有神通,也敌不过业力

目犍连尊者的神通,在佛陀的弟子中没有人能和他相比,...

一匹马带来的慈悲与忏悔

阿拉伯有位甲生意人,他有一匹非常健壮的马,一天当中...

姐姐虔诵观音圣号,度弟弟过生死劫难

二〇一八年七月二十日晚九点半,弟媳来电急告弟弟突然...

怎样做才能够不打妄想而安住佛号

一般来说,我们这一念心跟佛号接触的时候,中间有一道...

认输不是自甘消沉

认输,就是正视现实,实事求是,不抱任何偏见地正确地...

如何解读见性法与净土法门

问: 如何解读见性法与净土法门? 慧律法师答: 不见性...

妙华法师追忆「佛门三铁」

性空法师 大约是九五年前后,性空法师到中佛协,要求收...

星云大师《佛教对社会病态的疗法》

各位来宾、各位护法居士: 承蒙三宝的加被、龙天的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