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宣化上人:忏悔就是改过自新

宣化上人  2011/01/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佛之「法力」极大,而众生的「业力」却与之相等,所以说凡夫是「业重情迷」,而佛却是「业净情空」,所以圣、凡之分,在于「业」是不是已经净了,「情」是不是已经空了。又说:「觉者,佛也;迷者,众生。」就好像上午所说的,众生因为背觉合尘,被一切尘劳五欲所转,所以业障愈来愈深,而佛能超脱一切五欲尘劳,不再造业。众生因为业重的缘故,所以凡是想成佛了道的,必须先要忏悔自己的罪业,如果不生忏悔心就想成佛,这就犹如「煮沙成饭」,虽然煮到恒河沙那么多的劫,也不可能成功的。

所谓「忏」,是忏其前愆;对以往所犯的罪业生大惭愧心。「悔」,是悔其后过 -- 立定主意,改过自新,永远不再犯错,正如袁了凡居士所说:

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如果我们不勤忏悔,那么,我们所造的罪业,就会使我们堕落,不知「伊于胡底,莫知所止」了。

凡是佛教徒都会记得,在皈依时,把自己的姓名报上后,便忏悔说:

从于无始,以至今生,毁坏三宝,作一阐提,

谤大乘经,断学般若,弒害父母,出佛身血,

污僧伽蓝,破他梵行,焚毁塔寺,盗用僧物,

起诸邪见,拨无因果,狎近恶友,违背良师。

现在,为了重新唤回大家的记忆,我且把这段《忏悔文》,很简单地向大家解释一下:

我们从无始劫以来,直至现在,所作的罪业,真是不可胜数。第一,是毁谤佛、法、僧三宝,其中又以毁谤「僧宝」的罪为最大,因为僧人是代表佛陀来传扬佛法的,所以,谤僧的罪是「不通忏悔」的。

什么叫「阐提」?这是梵语,翻译成华语是「信不具」或「无善根」;譬如你对这种人说法,他不欢喜听,甚至于就干脆的说:「我不信」;你说,这是不是把自己的善根都给断送了呢?「谤大乘经」,就是诽谤大乘经典;譬如有人说佛经的道理是假的,或者说大乘经是魔王所说的等等,这也是一种「不通忏悔」的罪行。

至于「般若」也是梵语,翻译成华语是「智慧」。般若,又分实相般若、观照般若、文字般若三种,可是无论哪一种都好,若是断学(不去学),就会愚痴。愚痴的果报,是会沦为畜生道。弒害父母」,这一句包含了杀阿罗汉和杀圣人的罪;譬如,提婆达多杀四果阿罗汉,这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其次,「出佛身血」,也是一种「不通忏悔」的罪过,可是有许多人误解了,以为这只是指佛在世时,用刀割截佛陀的身体,才算是犯了这条罪行。其实在佛灭度后,凡是有毁坏佛像者,都算在内;譬如故意去剥落佛像的金漆、损毁佛像等都是。虽然,这不是损害佛的肉体,可是,这个罪却和用刀宰割佛的真身一样。

「污僧伽蓝」,是指亵渎了寺门梵寺;譬如,在寺庙上住的在家夫妇,若在庙内做出不正当的事,吃肉杀生等等。至于「破他梵行」,是引诱本来清净不染的出家人破犯戒律,这也是「不通忏悔」的。「焚毁塔寺」的意义很明显,就是说焚烧及毁坏寺门佛剎;譬如,昔日冯玉祥火烧白马寺和少林寺等。「盗用僧物」,就是用不正当的手段来夺取常住的财物,这种人心里所存的,都是一些邪知邪见,自以为是,常常说着无因果的曲调,于是倒行逆施,无恶不作,无所不为,这样又怎能不堕落呢?

最后,要说到「狎近恶友,违背良师」了,「恶友」,在儒家称为「损友」,好像时下的「阿飞」,以及黑社会的人物等,我们都不应该与之为伍,因为这都是恶友之类。有些人交上了这些损友,就渐入歧途,不听师长的劝告,为非作歹,黑白不分,冠履倒置,你说多么可怜!

以上所说的这种种罪愆,都是非常要不得,但却很容易犯的,那么,若是不幸的已经犯了又怎样呢?也不要灰心,所谓「弥天大罪,一忏便消。」罪,本来是无形的,如果能真正生出忏悔心,也未尝没有商量之处。

大家切不可自暴自弃,自甘堕落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念佛的利益超过拜忏水陆太多了

【原文】 至于保病荐亡,今人率以诵经拜忏做水陆为事。...

《药师法门》修法仪轨

《炉香赞》 炉香乍爇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

业的四种对治力

如果我们造下定、不定业,是否只能被动地感受果报呢?...

相信因果忏悔罪业

因果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规律。有一个农民在春天的时候...

不要老是认为自己业障深重

过去有一个医学的杂志,讲出一个公案。它说,有一个妈...

一定要尽最大努力去忏悔业障

我们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是罪业生死凡夫。莲池大师...

星云大师《佛教的忏悔主义》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今天我要和各位讲的题目是...

忏悔之前要先思惟业果的道理

这个忏悔的方法,什么叫做内资理观,外假坛仪,我们做...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吉祥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

宣化上人:水与冰

我们若不知道在六道轮回里没有什么意思,你就不会想超...

宣化上人:自性财产

现在这个时候,是一个很不好的时候,你到每一个地方,...

宣化上人:业与情

六道轮回,就是天道、人道、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

宣化上人:五浊恶世

世界是一个万苦交煎的世界,也是万恶充满的世界,所以...

【佛教词典】凡圣一如

又作佛凡一体、凡圣不二。乃指凡圣本性同一。即凡夫(...

【佛教词典】逆缘

“顺缘”之对称。又称逆增上缘。(一)指恶师恶友等遮难...

【推荐】对治淫欲的观想方法

修行人最难除的是淫念。然而淫念不除,不能入道。即使...

纵欲是以消耗福报为代价

当欲望的享乐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风尚时,一些在传统道...

【推荐】不眷恋,也不逃避

佛法虽然谈到人生有种种苦,但这并不代表修行佛法的人...

学会用感恩心对待人和事

佛教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不能久住,都处于生灭成坏中...

圣严法师《积极的人生》

一个人如果没有努力的目标,的确很容易就丧失生命的原...

真信愿持佛名号能否避免困苦?

问: 真信愿持佛名号能否避免困苦? 印光大师答: 须...

十法界:六凡与四圣

佛陀最初在菩提树下成道时,曾感叹说:奇哉!奇哉!大...

很多事情会后悔,就是因为反应太快

当我们正念真如: 第一个安住力,把心带回家,不迷不取...

金子与屎橛

有一块金子,被人做成了屎橛的形状。 人见了问它:你...

入禅之门第二讲:达摩禅法

如果说禅真正有门可入,那个门也仅仅是个方便,禅本来...

瞻部洲中多苦事,娑婆界内少闲人

瞻部洲中多苦事。瞻部洲就是南瞻部洲,指我们这个世间...

法供养的内涵意义

在诸种供养当中,法供养最为第一。那什么叫法供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