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宣化上人:修道的六大宗旨

宣化上人  2011/03/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修道人要有择法眼,才能选择何为正法,何为邪法。正法就是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语,这是修道人的六大宗旨。依此宗旨去修行,就是正知正见。邪法就是有争、有贪、有求、有自私、有自利、打妄语。有了这六种心,就是邪知邪见。正邪的关键在于此,所以这是正邪的分水岭;向前流是正法,向后流是邪法。这一点,大家要认清楚。

如果没有邪知邪见,不论魔王如何来扰乱,而你的定力坚固,不会动摇你的道心。所谓‘佛来佛斩,魔来魔斩。’为什么要这样说?因为教你不要执著境界,就是佛来也不接受,何况是魔呢?在境界中的预兆,虽然有时很灵验,可是不要相信。那么,要相信什么?就相信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妄语。这六种宗旨,就是六把斩魔剑、降魔杵。

有了这种的正知正见之后,就算有天人现身来供养、来叩头,也不动心。如果一动心,或生出欢喜心,欢喜魔便得其方便,乘机而入,来扰乱你修道,令你发狂。若生忧愁心,那么,忧愁魔得其方便,乘机而入,来扰乱你的心,令你烦恼。或者动了执著心,或者动了我慢心,都会受魔来扰乱,使思想不清净。所以无论遇到什么奇奇怪怪的境界,不要相信,不要动心。要相信自己的智慧,要明白自性能生万法,明白自性本来清净,明白自性本无染污,明白自性本不颠倒。若能这样,还有什么可求呢?

凡是有所求,就是染污。有争、有贪、有自私、有自利、打妄语,都是染污。无论什么法,可以用这六大宗旨来衡量、来观察,做为尺度。合者是正法,不合者是邪法。这六大宗旨,能破天魔外道的邪知邪见。天魔外道所行所作,皆有所求。总是在争、贪、求、自私、自利、妄语中打主意,一切为自己,而不为他人,这就是旁门左道的思想。

修道人,要行所无事,积功累行,不可执著。所谓‘扫一切法,离一切相。’不可说:‘我有什么功夫,我有什么修行。’或者‘我有什么境界,我有什么神通。’就算是有的话,都是虚妄不实,不可相信,免上其当。若相信异端神通,就不能成就正定正受。要晓得正定正受不是从外边得来,乃是从自性中所生出来。怎样能生出来?就是回光返照,反求诸己,才有成就。

万佛圣城是万圣集会的地方,可是在四周也有魔王在等待机会。如有修道人的心不清净,尽打妄想,魔王就入其窍,做你的顾问,譬如令你先知今天尚未发生的事。你若认为这是神通,就上了魔王的大当,做为他的眷属。不要听到一点声音,便认为虚空在说话,虚空本来无言语。所谓‘离言说相,离心缘相。’假如听到虚空有声音,那就是魔的境界,不是大圆镜智所应该有的。为什么要耽著雕虫小技?这是没有出息的行为。

修道人,心要清净,不要贪图预先知道的事。先知道将要发生什么,反而有麻烦,令你分心,精神不能集中,无法专一来修道,妄想纷飞,烦恼重重。不知道,不烦恼,即无挂碍。在《心经》上说:‘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这才是修道人所趣向的目标。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在生活中磨练自己,在违缘中坚定自我

什么是违缘?违缘就是我们生活、修行等方面所遇到不如...

修行这条路没人能够代替我们走

印度北方有一个叫做舍卫城的都市,佛陀有一个供大众内...

打坐时九个调身步骤

正式打坐的时候,关于调身有九个步骤: 1、对座位的要...

修行有三个次第

修行有三个次第。我们看经文。 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身...

慧律法师《莫拒外境念念清净》

学佛的过程中,往往必须经历重覆的挣扎;重覆的创伤、...

虚云老和尚的「大乘三大部」

修行首重见地。确立圆满的见地,是修行的第一步。这第...

星云大师《得失心》

得失之间,是欢喜?是悲伤?你有过这种经验吗? 日前...

准提法门的修持法

修持准提法门,可以使我们常遇诸佛菩萨、丰饶财宝,不...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佛说罪福报应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

如何戒掉吃肉的习惯

当你想吃肉的时候,就做这样的观想:那是死尸的肉,臭...

为何用功却与道不相应

太上老君《清净经》上说: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

对治贪嗔痴的修法

多贪的众生不净观 ,多贪,就有贪欲。有贪财、贪色、贪...

宣化上人:为什么要念佛

为什么我们平时要念佛呢? 平时念佛,就是为临终时作...

【佛教词典】香筥

(物名)盛香之器。又作香盒,香合。多为木制或漆制。...

【佛教词典】阙异喻依

因明用语。为因明论式中,阙遗“异喻依”之情形。属于...

禅宗看话头的用功方法

禅宗的法门呢?我略讲两句就好了。虚云老和尚他老人家...

圣严法师《什么是佛法?》

佛法就是解脱法。但是有很多层次,有浅、有深、有更深...

玫瑰与刺

在为玫瑰剪枝的时候,不小心被刺刺到,一滴血珠渗出拇...

戒律衰落之原因

近处来,比丘尼学律、弘律不乏其人,但比丘弘律者却寥...

众生皆有佛性 不宜杀生庆贺

佛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只因无明妄动,是为大咎。从真...

一切众生,生死相续,以淫为首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佛法不在远处

从前有个少年由于贫困,苦恼,迷上了求仙拜佛,可以解...

邪见的过失是很可怕的

我们都知道在贪嗔痴当中,痴造罪是最重的,但是痴心造...

极乐世界的这个特色,是诸天做不到的

即所说彼土之导师,以四十八愿接信愿念佛众生,生极乐...

受持八关斋戒,转现世贫穷

释迦牟尼佛在罗阅祇竹林精舍弘化时,当时有无数已证得...

省庵大师:念佛著魔辩

或问省庵曰:参禅一门,全仗已力,故每多魔事;念佛则...

孝顺父母的28个方式

人世间最赚钱的买卖,莫过于为人子女。一声爸爸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