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在生活中磨练自己,在违缘中坚定自我

2011/06/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什么是违缘?违缘就是我们生活、修行等方面所遇到不如意有障碍的事。违缘也可以说是一种逆境、一种挫折。

我们生存在这个世界,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能永远都是一帆风顺的。当我们遇到违缘时,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这的确值得我们深思。

首先,我们要明白违缘的产生皆是业因果报。人们总希望自己的一生能过得幸福美满、称心如意,但事实告诉我们,由于造业因缘的不同,所得到的果报也不同。我们只有深信因果报应的道理,才能勇敢面对违缘。

的确,违缘会给生活、修行等方面带来障碍,并使身心受到打击,甚至使我们对生活、修行失去信心。可我们又无法逾越它,在违缘面前我们变得悲观失意、无可奈何。其实,我们不应该有悲观的心态,无论我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的违缘,都要以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不要畏惧,不要彷徨。

许多人都认为违缘不好,但我们通过学佛会知道违缘并非完全是件坏事。虽然它对我们的生活、修行起了不良影响,却能让我们从中悟到许多道理,认清这个五浊恶世,使我们产生厌弃心、出离心。由于人都有妄想执著,若希望自己生存在一个只有顺缘而没有违缘的空间,那他的一生注定要失败。因为在顺缘中会使自己忘记身处火宅,有的只是放逸。正如天道的众生,可以说他们是生存在一个很少违缘的空间。他们在顺缘的环境下恣情享乐,忘记了修行,忘记了自己还在六道中轮回,待自己的天福享尽,就要堕入恶道中受苦。

我们学佛人是很需要在违缘中接受考验的。我们要以一颗平常心坦然面对,在违缘中体悟世间无常的道理,寻求解脱烦恼的方法。可以讲,违缘是我们修行上的助缘。

有些违缘是我们造业感召的果报,既然造了业,就要受到报应。我们不要想逃避,逃避是没有用的。正如有一首偈云:“假使千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我们只有逆来顺受才是最明智的。而有些违缘却是佛菩萨特意安排,用以考验我们的道心是否坚定。我们每一位凡夫众生要脱离轮回、超凡入圣,不经历考验,不经历违缘怎么行呢?世尊于雪山六年苦行,每日一麦一麻都未证果,这就是修行上的违缘。但若不是这个违缘也无法让世尊悟到一味追求苦行也是无法解脱生死的。也正因为有了这个违缘使世尊放弃了苦行悟道的方法,而于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入大禅定,目睹明星,一刹那间大彻大悟,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证得了无上正等正觉。

此外,我们许多祖师大德的一生也并非都是在顺缘中度过。如禅宗泰斗虚云老和尚在当年朝礼五台山路上遭寺院止单又身染重疾,以及后来的云门事件;密宗大成就者密勒日巴尊者为得到上师马尔巴的密法传承,面对的是一次次令他痛心疾首的违缘;红教宁玛巴诺那祖师被困入地牢六年,并遭人于食物中下毒陷害;显密圆通的清定上人被冤判入狱二十载;净土宗大德净空法师当年出家时,到处寺庙都不给他挂单,初出道弘法时,遍遭别人冷嘲热讽,还有许多大德在违缘中的感人事迹就不—一列出了。他们所经历的违缘是我们无法感知的,也是我们无法想象的,然而祖师大德们没有一个悲观失意,而是以大无畏的顽强意志坦然面对。

或许有人会说因为他们是祖师,是圣人,我们凡夫一个怎能和他们相比呢?那么试问有哪一位祖师大德不是由凡夫修成的?正因为他们由一个凡夫经历了无数次的违缘失意,无数次挫折失败,才造就出一代祖师大德的高尚风范。“不历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啊!

或许又有人这样想:祖师大德们经历了这么多的违缘,得了大成就,那么我也祈求天天都遇上违缘,好促使自己早日得到成就。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祖师大德们没有一位是祈求违缘来使自己得到成就。他们都是一切随缘,没有半点攀缘心。故我们不能走极端,要持中道而行。只要我们顺缘来时不放逸,违缘逢时不失意,在生活中磨练自己,在生活中学做人。正如太虚大师讲: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

然而,许多时候,我们也是非常需要顺缘的,如我们弘法办道,要是遇到违缘是不好的,那么我们为了佛教兴旺,众生得度,就要虔诚祈祷三宝护法的威德加持,遮止违缘,破除障道,祈来顺缘。

现在社会上有许多人认为佛教对事情的乐观心态是一种消极意识,却自认为他们那种“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才是积极的精神。但实际上有多少人在困难与挫折的违缘面前坚强不屈?有多少人成为违缘的傀儡。试问空凭我们一句“不服”就能解决问题了吗?那简直是痴人说梦。那些所谓的“时代强人”在遇到违缘时,其实只会怨天尤人,心理上得不到半点平衡。佛教所讲的逆来顺受并不是一种消极的观念,而是要人们在违缘中体悟世间无常的道理,启悟自我真如的本性,由此能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只要细细感悟佛陀的真理妙语,我们现实中许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尤其我们面对现在这个虚幻不实的世界,风云起落,世事难料的社会,在我们一次次被违缘击败的时候,佛陀的真理教言无疑是一剂医治万病的灵丹妙药。他绝不会麻痹人们的思想,只会把人们从黑暗的深渊中带往光明的世界。

知道了违缘的意义,我们在未来的日子里就应该理智地坚信因果,用大慈悲、大喜舍、大智慧、大行愿、大无畏演绎自己光辉灿烂的一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怎样使自己的气息调柔

在禅修当中,每天要注意的一件事就是怎样使自己的气息...

修悟的下手处

大约末法修行人多,得真实受用者少。费力者多,得力者...

道人与正常人之间如何做个平衡

问: 道人感觉象是有一个出离的部分;我们还是要成为一...

大象的故事

古时印度,有一只大象,年轻时非常强壮,打起仗来,神...

圣严法师《不可能让人人都满意》

在做事的过程中,常会面对很多的批评与指责。 想要让...

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

这几天我没有进堂讲话,请各位原谅,我不是躲懒偷安,...

不要轻慢愚人

过去我在观宗寺时,闻谛老人有一器生的学僧持律法师,...

什么是心地法门,该如何去修

问: 请尊敬的上宏下海法师开示,什么是心地法门,怎...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不要以「凡夫心」对接「圣人境」

问: 法师在讲解中提到无我,既然这个神识不是我,我们...

阳德享盛名,阴德天报之

『四、覆者,于自作罪,恐失利养名誉,隐藏为性。能障...

不为慈悲以修西方,却欲嗔恨而堕为神

【原文】 世有疾恶者,谓世间为恶人,予力不能治。死必...

吃素到底有没有营养

不少人对吃素有误解,觉得素食含热量低,蛋白质与脂肪...

【佛教词典】佛性

次信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者觉悟之义,性者不改之义...

【佛教词典】补特伽罗

【补特伽罗】 为梵语 pudgala,的音译,意译为数取趣、...

初入禅调三事的方法

其定心亦有宽急之相。定心急病相者,由坐中摄心用念,...

恒真净土变现净土

今天我们讲的净土的第三个概念,叫恒真净土。也就是释...

学佛从受戒开始,要勇争上游

慈舟老法师说,学佛从受戒开始。修行了生死,除了持戒...

大安法师:念佛是为了什么

问: 念佛是为了什么? 大安法师答: 当我们知道阿弥...

念佛法门一定要调伏现前烦恼

不得包藏瑕疵:瑕疵是指一时的缺陷,譬喻我们起心动念...

不吃肉就很难应酬,该怎么做呢

问: 请问我从出生到现在已28岁,吃过不少肉,也杀过...

星云大师《为残障者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今天弟子带着沈重的心情告诉您: 您...

什么人与佛有缘

李明从小到大一直很顺利,上学时候成绩优秀,升学就业...

从医者救人危急,当可大积阴功

学佛之人,于三皈、五戒、十善诸义,既已明瞭,当竭力...

彻底斩断娑婆想和发愿来生矛盾吗

问: 我们经常说要彻底斩断娑婆想,与弥陀誓愿无间隔,...

工作目的是要为社会服务

问: 我有一个问题已经矛盾很久时间了,想问一下老和...

身病心不病

佛陀在拔只国尸牧摩罗山鬼林的鹿园弘法时,一位名为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