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什么人与佛有缘

心律法师  2011/08/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李明从小到大一直很顺利,上学时候成绩优秀,升学就业对他来说都根本不是问题;工作不久就结婚了,妻子是相恋多年的同学,大家都羡慕他们是金童玉女。工作几年后,积累了一定的经济、人脉基础后,他就开始自己做生意,生意做得也很顺利,成了同学朋友间的成功人士。

前几年,先是金融危机对他的生意影响很大,损失不小;后来父亲突然发病,他就把父亲接到自己家中,方便照顾。可在这个过程中,妻子表现出了不孝顺老人的一面,屡屡出言不逊,让李明的父亲住不下去。李明很是生气,先是劝解妻子,后来就和妻子理论,家庭矛盾全面爆发。

父亲终于还是回老家了,后来不久就去世了。李明每每想起,都觉得对不起父亲,也就难免对妻子形之于色;再加上生意的不顺,李明的心情很低落。

这时候的妻子,却红杏出墙,而且还正被李明给发现了。

万念俱灰的李明,很想出家修行,彻底割舍人世间的七情六欲。可是,想起老母亲,还有年幼的孩子,都需要他,就不知道自己该如何选择了。

有次,与我相遇,李明就和我谈到了自己的困惑,说等母亲去世、孩子长大以后,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出家,让我看看他与佛有缘没?

我建议他看看这则故事:

“兄弟二人都立志远游修道,无奈父母年迈、妹妹年幼,老大家里还有病妻,就一直未能成行。

某日,一高僧路过,兄弟二人要拜其为师,并将家中难处诉说一遍。高僧双手合十,微闭双目,喃喃自语:“舍得,舍得,没有舍哪来得?你二人悟性皆不够,十年后我会再来。”然后,飘然而去。

哥哥顿悟,手持经书决绝而去。弟弟望望父母,看看病嫂幼妹,终不能舍弃。十年后,哥哥归来,口诵佛经,念念有词,仙风道骨,略见一斑。再看弟弟,弯腰弓背,面容苍老,神情呆滞,反应迟钝。高僧如期而至,问二人收获。哥哥说十年内游遍高山大川,走遍寺庙道观,背诵真经千卷,感悟万万千千。

弟弟说,十年内送走老父老母,病嫂身体康复。幼妹成家立业。但因劳累无暇诵读经书,恐与大师无缘。

高僧微微一笑,决定收弟弟为徒。

哥哥不解,追问缘由。

高僧道:“佛在心中,不在名山大川;心中有善,胜读真经千卷;父母尚且不爱,谈何普度众生?舍本逐末,终致与佛无缘。”

哥哥默然。 ”

心律开示:正如高僧所言“佛在心中,心中有善,胜读真经千卷”。活好当下,尽自己的义务,上孝父母,下育子女,纵在红尘,亦与佛有缘。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妻子甚狱

过去在耆闍掘山后面住有七十馀户的婆罗门,由于宿世福...

为何女众一生只能出家一次

佛教经典中,明确记载女众一生只能出家一次,而男众能...

十大因素让僧人们健康长寿

长寿是千百年来人类探索和追求的目标。秦始皇为了能使...

重病患者可以出家为僧吗

一位微博上的网友问了我一个问题:重病患者可以出家为...

星云大师《佛教僧伽的十无思想》

各位新戒同学们: 我们在俗家时,过的是红尘的生活;...

明学长老:出家人不能忘记自己的根本

作为出家人,如来家业的荷担者,不管如何适应社会,发...

出家犹如脱海险喻

过去,有位智光长者请佛陀为大众宣说出家与在家之胜劣...

出家人对穷苦信众不能生骄慢心

建立了寺院,一定会有想学佛的人来近,接待这些人要很...

【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超越男女相的分别

一天,佛陀在王舍城附近的灵鹫山,与大众比丘开示涅槃...

通智法师往生记

通智法师,法名寻源,号忆莲沙门,俗姓阮,扬州仪征人...

【佛学漫画】持安忍

持安忍...

医生的处方

有一个病人到医生处求诊。医生检查后,开了一张处方笺...

【佛教词典】边州

于佛教,以印度为阎浮提大州之中地,而称印度以外之地...

【佛教词典】智光

(譬喻)智慧之光。智能破无明之闇,故以光为譬。...

把修行同生活打成一片

当我们谈到修行佛法的时候,通常都会听到人们说:我只...

加拿大女主播晚期癌症放生获愈

二十年前,加拿大一位有名的服装顾问兼电视节目主持人...

【推荐】成事不必在我,随喜一切功德

学道之人虑宜远,思宜近。事上宜虔,接下宜谦,处同辈...

达妄本空,知真本有

为什么我们读经典?就是借教观心!一个修行人,什么叫...

放下心灵的包袱

一个得道的高僧养了一条狗,名字就叫放下,每到给它喂...

人生要淡泊名利,才能活得自在

生活中,人们的烦恼大致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身...

十种往生法门

一者观身正念,常怀欢喜,以饮食衣服,施佛及僧,往生...

这样共修是否不符合净念相继

问: 共修念佛分男众念,四音后停下来后接下来女众念...

孝顺心,是学佛的第一步

无始时来慈我者,诸母若苦我何乐?你想一想,我们无始...

惟贤法师:佛教日常生活的礼节

1、合十 亦称合掌。其形状是两手当胸、十指相合。合十...

虚云老和尚云居山传戒开示

戒律是佛法之根本 前来已略说衣钵名相。今将受戒的要义...

弄清楚往生的条件

最近有人很紧张、很沉重地告诉末学,说台湾某大助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