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话很有意思,比如:「你怎么看不起我?」我常想为什么会被人「看不起」?就是因为把「我」看得太重。为什么人家会对你不满意?因为你把自己放大,所以没有办法让自己「钻进」别人的心坎里,彼此无法接受,这样就会产生许多痛苦。
学习合群生活 懂得待人处事
慈济的人文就是生活的教育,如何生活得快乐,这就要先学做人。学做人应懂得怎样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假如不懂得待人的方法,就表示不懂得做人的方法。
除了学会做人之外,还要学会做事,该做的事就要无所求、认真地去投入;不该做的事应以智慧克制自己。我们要预防自己的行为产生偏差。佛教讲究「戒律」,戒可以预防犯错;假如不小心犯了错,也要马上改正。
能常常保持自我警惕的心,懂得如何做「对」的事,这样的人生就不会后悔。「人生最大的惩罚是后悔」,做了后悔的事难免痛苦不堪,所以在生活中要懂得择善而恒持,还要知道人生学无止境,如何选择应该学习的,这也是一种生活智能。
另外,还要学习如何合群,人无法单独一人过活,总是要依靠群体的力量生存。生活中有哪件事不需依靠别人?在马路上开车,这条路是许多人流汗铺造出来;回到安稳的家,如果没有盖房子的劳工朋友,我们就没有遮风蔽雨的地方。日常生活的食衣住行,样样都要靠社会上士农工商、各行各业的合作才能完成,所以,我们事事都要感恩,感恩社会群众所提供的一切。
知识不代表一切 生活教育最重要
人既然不能离群索居,对于人群的付出,我们也要有所回馈,应积极投入人群,与人合群、和心互爱,一同为社会付出,这样才是真正有价值、幸福又快乐的人生。
现在的人都很重视文凭,有一回慈济医学院毕业典礼,李远哲博士也来参加,他上台致词开头的第一句话就说:「人不能光靠这张毕业证书,毕业证书也不代表你的一切。」
毕业证书不代表人生的一切内涵,所以我常说:「学识不一定跟着你一生。」学医的人毕业后不一定当医师;读商的人毕业后不一定走商业路线,很多人毕业后还有更理想的工作,而且工作也有退休的时刻,所以学识不一定跟随我们一生,但是生活及人文的教育却会一生相随。
走入正确方向 奉献社会使命
做人、做事有没有用心?如何增长智慧?不论在家里或是在社会上,能不能与人和睦相处、合作愉快?人生,要生活得有价值、有目标,才是真正有意义的生活,可见人文教育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人来到世间总有一分使命,但是有的人不知如何奉献人生或者迷失方向,甚至做出伤害自己、扰乱社会的事。
我认为人生在世最重要的就是懂得「做人做事、和心合群」;人与人之间能互相勉励、彼此欣赏赞叹,那么美善的社会便自然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