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欲爱的根源来自于这念心

2014/02/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欲爱的根源来自于这念心

过去,佛住在舍卫国只树精舍时,为所有的天人等四辈说法。当时有一年少比丘,为人顽固愚痴、质直粗野,对法不甚了解。因情欲之想未除,经常想到男女之欲,无法自制,为此障道因缘而苦恼,不想继续留在世间。一日,比丘独自思惟:‘因为有此男根所以令我勤苦,历经无数劫的生死轮回,三涂六道也是因为色欲而起,如果将它断除,就可以得到清净,就能契悟正道;如果不将它断除,今生无缘得道。’便决定到檀越家借一把斧头,想要断除男根。

世尊观察到此一因缘,知道这位比丘愚痴无智,真正的道是从这念心做起,心才是根源;假使不知道这个道理,只想要断除男根,不仅会害死自己,而且会造业堕落受苦。

于是世尊来到比丘的房里,问道:‘你想要做什么?’比丘看到世尊,放下斧头,恭敬礼拜,说道:‘因为学道已久,这念心却始终为欲念所牵,无法作主,因此自责所有欲念都是因为男根而起,想用斧头将它断除。’佛对比丘说:‘你实在愚痴不解道理!想要契悟、证道,首先要先断除愚痴。能除去痴心,然后才能制伏这念心。心,才是一切善恶的根源。欲爱的根源来自于这念心。制伏此心,心定意解方能契入正道。’

佛告诉比丘:‘十二因缘中以愚痴为根本,痴是所有罪恶的源头。真正有智慧的人,就是要先断除痴,然后才能够得定。’听完世尊的开示,比丘惭愧地自责道:‘我实在太愚痴了,长久以来迷惑不解,不知道经典中所说的道理,今天听闻世尊的开示,始知心是一切的根本,这个道理实在是太微妙了!’比丘思惟此理,专注数息观法系心于定,遂不再随情欲所动,诸欲皆息,渐得入定,最终成道证果。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经卷第一·教学品第二》

省思:

《佛说四十二章经》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断阴。佛谓之曰:若断其阴,不如断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从者都息。邪心不止,断阴何益?佛为说偈: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叶佛说。’

‘爱不重不生娑婆,心不一不生极乐’,有一些些,就还有一些些,修行学佛就是要找到源头,这念心就是根本。若是放纵这念心,则会丧命坏本,轮回不已;若能制心一处,则无事不办。所以佛说:‘是故比丘,当勤精进,折伏汝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推荐】如何持好不邪淫戒

问: 请问师父,如何持好不邪淫戒? 大安法师答: 在...

心中有一个【高度】束缚着自己

有这样一个实验:往一个玻璃杯中放进一只跳蚤,同时在...

找迷失的自己

有一天,释尊在寂静的森林中坐禅。日影稀疏的筛进林中...

淫女惑人成骷髅

善能观察真实道理之人,见到任何美好之人事物,无有贪...

防护六根,断除淫欲

当年佛陀住世的时候,要求出家人防护六根,并示言若纵...

攀缘心要如何消灭它呢

(一)【楞严经】所要对治的就是攀缘心:这个攀缘心怎...

无心才能心安

最近广钦老和尚一百零五岁诞辰,朋友找我去演讲,谈谈...

【推荐】佛珠掉了,佛心仍在

作为寺院的住持,也就是佛法的弘传者,身边总有一些弟子...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

【注音版】十小咒

十小咒...

净宗大德彭际清居士

彭际清(1740~1796),名绍升,字允初,号尺木,又号...

池中大虫宿世的因缘果报

佛陀住止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时,城边有一汪污泥不净的...

一切皆是禅

有一位云水僧听人传说无相禅师禅道高妙,想和其辩论禅...

贪小失大

人类不论富贵贫贱,上至一国的领袖,富有四海。下至贩...

【佛教词典】圆顿戒

又作大乘圆顿戒、圆顿菩萨戒、一乘圆戒、一乘戒、一心...

【佛教词典】妙界

【妙界】 p0700   瑜伽九十六卷十四页云:若有少苦、...

从财富投资到生命投资

由于学过经济管理,所以我也成了多年的股民小散。作为...

吸烟的二十过

1、护法善神发怒远离,冤魂魔障如蝇附烂肉聚于此人;...

主人公在哪里

一日,祖钦禅师问原妙禅师:日间清醒时,还作得主么?...

净土法门是三根普被、上下兼收最好的法门

那么我们下面呢,还要回向,为啥呢?现在我将这个祖师...

能令世与出世间圆满的药师法门

清朝时候,顺治皇帝的国师玉琳国师,他就很赞叹药师法...

恶性须菩提

世尊成道之后,观察到大海龙王一族有得度的因缘,便现...

念佛时该如何观想

1940年,我们也是打佛七,慈舟老法师打佛七开示:念佛...

生西劝持观音圣号

生西劝持观音圣号, 为什么《印光法师文钞》当中有这么...

持名念佛有三大殊胜方便

我佛所说无量行门,皆是随机方便利益一切众生。而求其...

佛陀对弟子的态度

佛陀平常对于自己弟子的态度,不但慈爱、坦率,尤其难...

【推荐】心中一无牵挂 才能得大自在

有一个人搭船去英国,途中忽遇风暴,全船的人都惊惶失...

为什么净土宗可以带业往生

身为一个凡夫众生,在一期的生命当中,我们或多或少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