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池中大虫宿世的因缘果报

2017/12/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池中大虫宿世的因缘果报

佛陀住止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时,城边有一汪污泥不净的水塘,尽是粪便、屎尿等污秽物充斥,因为国中人民将秽物及鄙弃之物,都丢弃于水塘中。塘中有一大虫,其形如蛇又有四足,经年累月在这脏污恶臭的水塘里东西游走,时隐时现,受苦无量,不得解脱。

有一天,世尊带领比丘们到了水塘边,世尊问诸位比丘:“你们知道这水中大虫,宿世的因缘果报吗?”诸比丘无人能知晓其过去所造恶行,而得此果报。于是共同禀白佛陀:“世尊!弟子不知。”佛告诉大众:仔细听!现在就为你们说其业因。过去有佛,名毗婆尸,出现世间,毗婆尸佛教化众生圆满后,即入涅槃。在毗婆尸佛的教化弟子中,有十万比丘,净修梵行,于一山中闲居乐静。山中树林苍翠,华果茂盛,林间有流泉清池,此处清凉恬静,令人欢喜。十万比丘住止于此山,遵行善法,勤修道业无有懈怠,最终皆证得初果,乃至四果阿罗汉。

当时有五百商人计画一起出海经商,他们沿路而行,经过了此山,看见比丘们精勤道业,心怀敬仰,想要设斋供养僧众。于是商人相约往见众僧,请求接受供养;适巧遇上其他檀越施主们,各各已预先请求供养,日日都已约定,所以未能如愿。商人们于是向僧众辞行:“我们这次未能如愿供养三宝,我们出海经商若能平安归来,必当设斋供养,祈愿慈悲应允请求。”比丘们默然允可受请。

商人们出海后大获珍宝,平安归来,于是从珍宝中选取最上、最有价值的妙宝,希望能够供养众僧,作为饮食之资,若有余者,僧众可随意使用。众僧接受商贾所供养之宝物,并交付僧人摩摩帝保管。后来,众僧食用将尽,向摩摩帝索取所保管之珍宝,准备用作大众饮食之资。摩摩帝却回答:“那是商贾之前送给我的宝物,你们以何缘由来向我索取?”上座维那告诉摩摩帝:“施主之前,以宝供僧,我们请你保管。现今僧食已用尽,你应当将宝物用作大众饮食之资。”摩摩帝瞋恚的说:“你们这些吃屎之众!此宝是我所有,你们怎该来索?”众僧见摩摩帝已起瞋心恶意,于是立即散去。

由于摩摩帝欺骗又恶口辱骂僧众,命终堕阿鼻地狱,身常在沸屎之中,经历九十二劫,方出离地狱。现在又堕此屎尿池中,历经无数年岁,未得解脱。过去尸弃佛时,也是带领比丘们来到此水坑,向弟子们解说其因果本末。更有随叶佛,亦带领比丘众,来到此水坑,说此因缘;大虫从虫身命终后,还入于地狱,经历数万亿岁,出离地狱后又生屎尿污水中。之后有拘留秦佛,亦与徒众来到此坑,垂示比丘众,说其本末。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亦来至此,皆为弟子说其因缘,警惕大众。次第至贤劫第七佛,是我释迦牟尼,今亦带领你们观视此虫,宣说其因缘本末。一切贤劫当来诸佛,各各如是,将带领诸弟子到此坑所,宣说此虫往昔所造因缘果报。

诸比丘闻佛所说,皆心惊毛竖,互相告诫警惕,务必谨慎守护身口意业,大众个个信受佛语,欢喜奉行。

典故摘自:《贤愚经·卷第十三·汪水中虫品第六十一》

省思:

收摄口业,可以令心保持正念及清净;反之,犯口四过──两舌、恶口、妄言、绮语,则受三恶道苦,行者当谨慎怖畏!经云:“持口如佛口,常说诚实语。”学佛,就是学佛的身、口、意,学习佛菩萨的广大心量,常说正语利益众生,于日用中觉察、觉照自己的言语,如是善护口业、精进用功,必能广结善缘,处世无碍。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善恶有报的科学实证

现代的实证科学很讲究依据,当有了大量的科学依据时,...

周利槃陀伽愚昧的业因

佛陀的弟子周利槃陀伽,生性愚昧、驽钝,其他的弟子便...

一位善良新娘的真实故事

那是民国九年的时候,有一则真实的传奇性的故事:有一...

为善福随,为恶祸追

在释迦牟尼佛驻锡舍卫国弘法的时期,国中有一位名叫兜...

积不善之家

上个月,有位沾了点远亲的老人找到我家中,请我们为他...

规范身口意三业

敬畏因果就要规范我们的身口意三业,身业不能去杀生,...

神通抵不过业力

唐朝代宗大历年间,有一位隐士叫李源,原先是位贵族子...

常有吉神拥护

永无恶曜加临,常有吉神拥护。 这两句是承上面的诸恶莫...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注音版】十小咒

十小咒...

永嘉证道歌

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

佛说布施功德因缘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止住时,曾为大众开...

清净光明真富贵

在波罗奈城有一位长者之子耶舍,非常聪明且富贵胜人,...

预知往生,分秒不差——胡松年居士往生记

灵岩山是个专修净土的道场。因此,除了数百个出家众以...

亲历读诵《地藏经》的殊胜感应

当我提笔写出近一年多学佛感想时,心中感慨万千,似有...

【佛教词典】四重破人

指欲藉疑难来破坏他力念佛往生信心之四类人。一为凡夫...

【佛教词典】灭法

【灭法】 p1211 瑜伽九十五卷十四页云:卽此一切、由无...

饿鬼道之苦

看第二个。饿鬼的苦,我们看这个饥渴寒热,刀杖驱逼之...

星云大师智慧语录

1.就贫富而论,有钱的人,虽然衣食无缺,华盖重裘,但...

【推荐】从净土宗的角度,要培养对弥陀皈依的心念

若先受尽不善业果而修善者,与上相违,当知如是补特伽...

不吃肉能获得足够的营养吗

许多人在考虑要吃素时总会担心:如果不吃肉,能获得足...

尊重他人的秘密,务必要守口如瓶

生活中,我们不仅要保存自己的秘密,也要尊重他人的秘...

修行人要放下这六种畏惧

在修行人中,许多人由于各种畏惧心理,反而被障碍的寸...

学佛应有的态度与认识

一、深信因果,恭敬得益 印光大师:欲得佛法真实利益,...

佛法与外道的区别在哪

第十五条:【若佛子。自佛弟子及外道人。六亲。一切善...

七种美德让你成为魅力女人

作为一个女人,谁不想自己是个有魅力而又阳光的呢,但...

人之幼时,教养为急

子舆氏有言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

禅的最高境界是不着相

禅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著相。所谓不著相就是看空世间一切...

将欲望转化为修行的助缘

欲望,是世界上所有动物最原始、最基本的一种本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