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智慧勇猛的菩萨王

2018/11/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智慧勇猛的菩萨王

释迦牟尼佛在过去修菩萨行时,有一世曾为大国王,若有贫人、乞丐来求索财物,皆能随心满愿,并帮助苦难之人远离厄难,国王具足智慧又聪明勇猛,虽处王位但一心只想着要利益一切众生。当时邻国国王率领着大军准备交战,此时菩萨王便思惟:“贪着五欲之乐是无法调伏心中的烦恼,放纵六根去追逐外在种种尘境,然而这些物质就算再多,也无法满足心中的欲望,并且还为了夺取而产生种种斗诤。我宁愿舍离此事而不愿意斗诤,我更应该要来修习随身胜法。”随即说了一段偈子:

“于善观察时,智者应分别,为事不思虑,后悔无所及。观察是非,必知所在。”并接着说:

“欲如执草炬,亦如众肉团,着欲必伤毁,害及于二世。

 智者应速离,国土众具等,如此众具等,终归必舍弃,

 宁今受众苦,愿莫于后世,受此久长苦。计我今势力,

 堪任摧伏彼,现在明证果,声誉叹美善,后受苦伤害。

 虽知己有能,愿当护于彼,若当不护彼,后必伤害身。”

菩萨王心中如此思惟后,便潜入森林中躲藏。这时有一位老婆罗门因为迷路而走入了森林中,菩萨王见了便问他:“您来到这里有什么事吗?”婆罗门回答:“我想要见国王。”菩萨王又问:“您是为了什么原因要见国王?”婆罗门说:“我现在贫穷困苦,身上又多负债,听闻国王乐善好施,因此打算向国王乞求财物来偿还债务。我一心只想远离贫穷之苦,更无所求,只盼望国王能够施以恩泽,拯救我离于苦难。”菩萨王却说:“您快点回去吧!此国没有国王,您又要如何寻找呢?”婆罗门听了之后,心中感到绝望而迷闷倒地。菩萨王见了因而深生怜愍之心,而说了一段偈子:

“我以护他故,难舍尽弃舍,我今弃舍已,当以何物与?吾今为斯人,当舍己身命。”

说完之后,菩萨王便将老婆罗门扶起来,并告诉他:“请您不要再忧愁恐怖了!我将帮助您得到钱财。”婆罗门听了即心生欢喜,这时菩萨王便用生草作了一条绳索,将草绳交给婆罗门并说:

“彼王未得我,心意终不安,汝应以此绳,系缚于我肘,

 将至彼王所,令彼王欢喜,当施汝珍宝,金银诸财物,

 汝可得大富,彼王复欢喜。生者必有死,寿命会当尽,

 为救危厄故,虽复丧身命,智者为此死,名之为璎珞。”

此时婆罗门听完后,心中更是欢喜,马上以草绳捆绑住菩萨王,带着菩萨王前往邻国去晋见大王。大王见到此一景象,便问婆罗门:

“此为是何人?身色如金山,威光甚赫奕,犹日照世间,

 面目极端严,睹者无不悦。如斯福德者,应作大地主,

 今日被拘执,苦厄乃如是?我坐师子座,极为可惭耻,

 彼应处王位,非我之所宜,我之不调顺,不应处此座。”

婆罗门回答:“这位就是大王您的敌人。”大王又问:“是谁捉到他的?”婆罗门说:“是我。”大王说:“你说妄语,此人不可能为你所捉。他如同大象般的身强力壮,而你身体羸弱不堪,又无兵马之力,如何能够缚住呢?这是不可能的事,你且说真实语,而勿说虚妄语。”

因此,婆罗门便将事情的经过禀告大王:“菩萨王因不忍心见我失望,以悲悯之心将自己捆绑住,以救济我远离贫苦。”并说偈赞叹道:

“如是善丈夫,名称遍十方,犹如燃庭燎,普照于一切。

 不善人愚痴,灭彼使无余,庭燎炽然时,能灭令无遗。”

国王听完之后,深深被菩萨王的作为所惊讶和感动,双手合掌而说道:“善哉善哉!您真正是一位大善丈夫!为了救护他人而牺牲自己。”并说偈言:

“所言大王者,号名曰罗阇,利益于世间,是故名罗阇。

 汝今应为王,护持于大地,唯愿今听我,忏悔诸罪咎。

 我实是婴愚,轻躁无智者,汝可还为王,我舍此国去。

 汝能令众生,一切得安乐,余人设作王,逼恼诸世间。”

说完之后,旋即归还国王之位,让菩萨王继续治理国家,以利益一切众生得安乐。

典故摘自:《大庄严论经·卷十五·(七一)》

省思:

公案中菩萨王因为见到欲望过患的苦果,而舍弃国土众具等财宝,后更舍己身命,来救护婆罗门远离贫苦。是故吾等行者亦当舍离五欲,精进行道,于六根接触六尘之际,收摄身心,起观觉照,不起贪爱、执着,生活中落实“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的行持,身口意便得清净,就能够回复本自清净的菩提心,迈向解脱自在的涅槃路。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这个荣耀,又有什么能再超过呢

原文: 莲之为物,虽出淤泥,体常清净。人能一切不着,...

善用心者,困苦艰难皆为解脱之本

人生世间,祸福互相倚伏。唯视当人之用心何如耳。 善用...

听闻正法解诸缚着

若人听闻正法,就能够从烦恼系缚中得到解脱自在。《大...

星云大师《佛教的圆满世界》

第一篇 涅槃寂静 壹前言 长久以来,佛教有许多深奥微...

人生如苦海,学佛到彼岸

人生如苦海,每个人自呱呱坠地那一刻起便是哭喊着与痛...

高僧转世为高官给我们的启示

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爱国名臣王十朋是由严首座转世...

「人生三很」及出路

今天我和大家探讨的题目是:人生三很及出路。与大家分...

大乘行者回家的过程

问: 在〈信解品〉中,小乘圣者以种种譬喻自述回小向大...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肇论

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

帝释天王名字的因缘

过去,佛陀曾在毗舍离国弥猴池侧的重阁讲堂弘法。一天...

将挑剔转为善用

在一个小小的同学聚会上,有个漂亮女孩在喋喋不休地诉...

受驴身偿债五年

《法苑珠林》里面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隋朝时,洛阳有...

洗手间里的宴会

女佣住在主人家附近,独自带一个四岁的男孩。主人也曾...

【佛教词典】佛寿四喻

金光明经中以四个譬喻来说明佛的寿量。一切诸水可知几...

【佛教词典】二宗释题

天台、贤首二宗释经题,有通别、能所之异。(一)天台宗...

玄奘法师西行故事四则

一、 玄奘考试 在隋朝的时候,包括隋唐,僧人的数量是...

一美元的智慧

你懂得禅的智慧,任何时候你都可以用,随时随地都可以...

一瓣心香供耆德:记圆拙老和尚二三事

【故事一:一生的积蓄全部用于印经】 圆拙法师身上的钱...

想当官还是要靠积德

在世间法当中,如果有人说谁将会成为考试官,那很多想...

彼佛国中有二菩萨最尊第一

【原文】 彼佛国中诸声闻众身光一寻①,菩萨光明照百由...

药师健康长寿七法(图)

各位,大家好! 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药师法门的长...

大乘佛法为何是升恩斗怨的解药

问: 为什么说大乘佛法是升恩斗怨的解药? 明贤法师答...

报恩不在于物质,而在于那份心

佛教中,有本《父母恩重难报经》,缕述了父母犹其是母...

针丢了之后

有个人不小心弄丢了针,实在找不到了,他突然看到家中...

参禅悟道要真见自性

你们到禅堂里来是干什么的呢?为了开悟的嘛,为了找本...

处处想到众生,结果自己最受用

爱自即成众苦因,爱他则是万善根。 我们现在修习一个善...

忙碌的猴子

天刚亮的时候,一个农夫用他那古老的犁,犁著一块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