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财禄乃前世布施而来,非强力之所能求

2015/06/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财禄乃前世布施而来,非强力之所能求

人世间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和五阴炽盛之苦;人世间又有五福:长寿、富贵、康宁、好德与善终。

《三世因果文》中告知我们,人此世之福报、财禄乃前世布施而来,非强力之所能求。正所谓厚德载物,千金之财必是千金之人物。笔者在阅读《太上感应篇事例—醒世录》时读到一则因果故事,富有说服力和教育意义,以飨读者。

厉子元年轻时,有位算命先生给他推算后说:“你的命,一生粗衣淡饭,家业如果超过一百两银子了,就要遭到横祸,但死了之后却走好运。”厉子元说:“死了之后才走好运,谁看得到?”就不相信算命先生的话。但是从此以后,竭尽全力去谋求,家产却始终无法超过一百两银子。一天,有个贩卖旧布的客商对他说,因为母亲亡故,急着回家,情愿把货物廉价转让给他。厉子元用五十两银子买下,发售出去以后,赚了一百五十两银子,正在沾沾自喜,谁知那位客商是一个盗贼,被官府抓获,供出把赃物卖给厉子元。官府追取原赃,厉子元受牵连,赔尽家资,弄得一贫如洗。

厉子元从此安分守己,在家种地度日。一天,他和妻子在菜园里种菜,锄地时发现石板下面有六瓮白银。夫妇大喜,正要取银,忽然全身发抖,手脚无力,两个人都要昏倒。于是不敢取银,仍然用石板盖上。当晚,夫妇都梦见神告诉他们说:“瓮中的银子,是攀柱的,你们不得擅动。小心看守,二十年后,自有好处。切勿轻泄于人,戒之戒之!”

后来厉子元的妻子要分娩时,肚子痛了三天三夜生不下孩子,不觉把手攀住床柱借力使劲,才把孩子生下来,于是给孩子取名叫攀柱。转眼过了二十年,夫妇二人记起神的话,带着儿子来到园里,揭开石板,看见白银还在,就陆续运回家里,没有发生任何意外。夫妇买房置地,遂成富室。哪知夫妇命薄,消受不了,不到一年时间,相继去世。攀柱很孝顺,对父母的葬礼办的十分隆重。算命先生说厉子元死后才交好运,至此才被验证。

由此可见,那些整天营营逐逐探求非份之财的人,应该醒悟。

不义之财,为黄金蛇;欲广福田,须凭心地;纵然良田千顷,功名富贵,不过短短数十载,如过眼云烟。临命终时,一生善恶具现于前,是超凡入圣,还是流落三途,凭的是功德与福慧,而非在世的功名与富贵啊!

谨以此文,献给生死险途中、三界火灾中的芸芸众生,当愿众生,皈依佛法僧三宝,体解大道,发无上心;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六度修行,脱离苦海;临命终时,乘佛本愿,往生极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被饿死的阿罗汉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候,城中有一位婆罗门以乞讨为生,...

这人好像很富有,但是这个不是福德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

宣化上人:人为财死的秘密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两句话是对呢?还是不对?...

因果定律是不变的法则

修学佛法,除了建立正确的知见,更进一步要身体力行。...

济群法师:谁来决定因果报应

问: 万法皆是缘起,第一缘如何而起?谁来决定因果报...

人品即商品,人格即财富

人品即商品,人格即财富。一个道德败坏的人,不管是做...

【推荐】贫不等于苦,富也不等于乐

如果我们缺乏生命的意志,并且对生命价值没有正确的认...

如何使人相信三世因果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通...

母亲的心

有一位寡母茹苦含辛把幼小的独子抚养成人,母子身影相...

末法众生,多难少福众苦逼恼

又是一年清明节,姐弟们聚在一起去公墓祭奠父母。和往...

迷路的穷人

无量劫以前,有一座原始森林,山林里林木茂密,是许多...

两座寺庙山泉干枯,念观音菩萨泉水突然涌出

福建莆田广化寺有一个附属的小寺,名叫元龟寺,地址在...

【佛教词典】觉路

(术语)正觉之道路。菩提之道。楞严经六曰:无上觉路...

【佛教词典】成佛

成就佛道。菩萨修六度万行,究竟圆满,而成办阿耨多罗...

如何修持药师法门

修持药师法门,与修持极乐净土法门一样,需要信、愿、...

了幻法师:如何当好妻子

如何为妻,佛陀教诫甚多。如佛言:女人当一心向夫,不...

遇到求生不能,求死不能的病人该怎么办

有些人生病了,瘫痪在床上不得动弹,但又死不掉,求生...

于烦恼中证入自性,是否有其合理性

问: 净土法门的修行强调断恶修善,而有些法门强调可...

保持一颗自在的心

作为出家人,有时候为了弘法,常常奔波,迎来送往,电...

供养正法法师等于供养十方诸佛吗

问: 请问师父,有人说,供养弘扬正法的法师,这个功...

果卿居士:感谢轻贱辱骂你的人

《金刚经》中告诉我们,有的人现在虽然持戒念经,也已...

控制愤怒情绪的策略

大多数愤怒管理计划都借助认知行为疗法的一些技巧来帮...

副经中的正经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讲到净土的部类门。此前讲过...

十种仙未断轮回妄想,仙福报尽堕六道

阿难。复有从人。不依正觉修三摩地。别修妄念。存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