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放生得大福报的5个案例

2017/05/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放生得大福报的5个案例

船底撞礁破裂,放生螺蛳补洞报恩

杭州的商人阮起鹏,又名云翰。小的时候,就立下了放生的志愿,认为生命最多的是:螺蛳和鱼子。他看到这两种水族,便把所有的钱拿出来买下放生;而且还恳切劝人,说是费钱不多,救活生命却很多。因此,人们很多按照他所说的那样来做了。在康熙庚申的这一年里,他坐船经过富春江,船撞到在礁石上,船底破了。在大江里,正匆忙慌张、求救不能的时候,而水竟不进到船里。船靠岸边一看,见有好几万条鱼,回来盘绕在船的左右。那条船的破处,正有重重叠叠的无数螺蛳给堵住了,所以,江水进不去,在江岸上打鱼人们,看到没有不惊讶的,但没有敢下水去捞取的。

制止杀鸡,免除横死

嘉善有个姓孔的到一亲戚家,亲戚留他吃午饭。将要杀鸡给他吃,这个姓孔的极力劝阻。亲戚不听劝,他急着说:“我已立誓戒杀放生,绝不吃鸡。”这才劝止住了。

这天晚上,他住在亲戚家里,他家白天正在捣米,夜里把大石杵悬挂在朽烂的屋梁上。他正睡在下边。夜里一更多了,他在梦中忽然看到有只鸡来啄他的头,拂去有来。这样驱了好几次,还没有停止。他受不了鸡的干扰,于是就点火驱鸡。刚离开卧席,那个大石杵掉了下来,落在他放脑袋的枕上。他于是明白了鸡来报恩,经常用这件事劝告人,千万不要杀生。

劝人放生戒杀,一生顺利无忧无虑

明代人吴文英,一生欢喜劝人放生戒杀,多做善事,可是常常被人讨厌。朋友讽刺他说:“你劝人做善事,毕竟他人得好处,对你有什么益处呢?何必苦苦地让人讨厌?”可是,文英一点也不后悔,还是劝人放生,多做好事。后来他求教于听雪大和尚。大和尚说:“我听佛经上说:一个人劝一个人做善事,得福两个人分,一个人劝九个人做善事,得福十个人分。这个道理要坚信不疑,也可以推及类似的其他事情上。”从此文英更加劝人戒杀放生、多做好事了。而他一生没有不称心和忧愁的事出现过。

钓鱼后知错放生,爱子疮疾痊愈

柳沂在伊水的边上钓鱼,钓了一条大鱼,拿回家来了。七岁的小儿子在这天夜里,梦见鱼咬他,吓醒了。柳沂听到儿子一边叫唤一边说:“方才有一条大鱼咬我。疼痛得很厉害。”他点灯一看,儿子胸前有个疮正在流血,他骇怕极了!第二天,把钓来的那条大鱼,又扔进水里。十几天后,儿子的疮也就好了。

放生百只麻雀,病愈喜获报恩儿

镇江有个姓范的,妻子因常年有病,身体衰弱。有个道人给他出了个药方,—用药米饲养一百只雀,到了二十一天,把雀脑子挖出来吃。范某就买来百只雀,用药米饲养以便到期吃雀脑子。养了好几天。范某到别的地方去了,他的妻子看着百雀叹惜地说:“为我一个人治病,害死他们百条命。我宁愿死了也不这样干!”于是,把雀笼子打开都放了。范某回来、埋怨并斥责了妻子,但是,妻子一点也不后悔。不多日,妻子的病就好了。后来生下了一个男孩,两个胳臂上个有一个黑点,像飞雀的样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宣化上人:地藏菩萨讲因果报应

地藏菩萨见着什么人,就说什么法。你若记得下列这些因...

圣印法师:求福报

诚然,从表面上看,有的人有学问有气质,却没有人赏识...

今生的际遇,是前世修来的

布施的道理,古往今来很多贤人哲士,都会用种种不同的...

修行人要开始忘掉过去

我们今生有一个生命体;这个生命体是怎么来的呢? 从过...

行善才能得福报

一位风水名师,为人看坟断宅非常准确,经过调理的宅墓...

杀青蛙得蛙眼报—现实中的因果报应

09年佛欢喜日前夕,云门佛学院界定法师一行在湖南益阳...

一念因果一念觉

因果理论是佛法的根本思想之一,每一位学佛人对此都不...

五戒的宿世因果

弟子问: 今生脾气大,这前生做什么来的呢? 宣化上人...

宋代高僧圆通居讷禅师

庐山圆通寺居讷禅师,宋代著名高僧。梓州(今四川三台...

最令人敬仰的四个老实念佛人

一、黄铁匠: 叮叮当当,久炼成钢,太平将近,我往西...

捕象记

久远以前,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精舍为天人、国王、大臣及...

佛陀的六种礼拜

黎明,佛陀入城。途中,看见一个男子,向着东方、南方...

【佛教词典】悟真寺

(寺名)在陕西西安府终南山中覆军山。隋净业开基之所...

【佛教词典】常境

(术语)常智所照之境,离一切生灭之相,故云常境。经...

心灵的七个境界

凡是真正的强者,不一定是事业上的成功者,却一定是心...

圆因法师《修行精华》

感应与巧合 人的一生随时都有无数影响他命运的机缘从...

净宗五祖-少康大师

1.生平 少康大师(?---805年),俗姓周,浙江省缙云县...

白骨观实修法

一般人忌讳白骨观这几个字。修白骨观,不单纯为了修不...

人生如棋,如何落子无悔

我们从祖师语录里能够看到,禅心从来不会停留在对过去...

佛教法器简介

法器是龙天耳目,大众共遵的讯号,丛林中一切行事皆依...

贪欲之心永远也装不满

佛教认为,一个人之所以会遇到各种烦恼和痛苦,是因为...

火宅尘劳,何时是了

火宅尘劳,何时是了?安乐得一日,便是千万日样子也。...

打知名度的多,真实了生死的少

佛法进入末法的时候现在我们已经快三千年了,进入末法...

达照法师:修行的用心处

经常遇到一些道友,首先就会问他们用功修行的用心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