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优波笈多尊者度生的因缘

2017/11/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优波笈多尊者度生的因缘

释迦牟尼佛在将要入涅槃时,化导并降伏了阿波罗啰龙王及瞿波啰旃陀利龙王。佛陀继续行化至摩偷罗国时,告诉阿难:“我入涅槃百年后,在此摩偷罗国,有一位卖香的商主名为笈多,其子优波笈多将出家学道,成就道果,并广做佛事,教化无数人证阿罗汉果,受人尊称其为无相佛。此处有石窟,长十八肘,广十二肘,优波笈多尊者每度一人证阿罗汉果,弟子即投置一四寸筹入石窟中,最终整个石窟都将填满。阿难当知!在我之后,教化弟子第一者为优波笈多尊者。”

佛问:“阿难!你有看见远处的丛林吗?”阿难答:“世尊!我看见了。”佛言:“那是优楼漫陀山,如来入涅槃百年后,将有舍那婆私比丘在这座山中建寺,说法教化众生,度优波笈多出家。在摩偷罗国有长者子兄弟二人,名那哆、婆哆,是优楼漫陀山的建寺大功德主,因此寺名为那哆婆哆,法筵殊胜,堪称第一禅处。”阿难对于优波笈多尊者能教化众多之人成就道法,感到非常惊讶。佛陀告诉阿难:无需惊讶此事,在过去久远世以前,优波笈过去多生之时,就曾饶益甚多人。

过去世,在优楼漫陀山的三边,一边是五百缘觉修行之处,一边是五百仙人居处,一边则有五百猕猴休止。有一天,猕猴群中的猕猴王前往缘觉处所,见到诸位缘觉结跏趺坐,生欢喜心,于是取树上的花果供养缘觉圣者,并次第作礼,行礼之后,自己也于最末座端身正坐,而且日日皆如此。后来诸位缘觉已入涅槃,猕猴并不知道,仍然恒修供养,恭敬如一。当它发现诸位缘觉并没有接受供养,所有食物都原位不动,于是就拉扯缘觉们的衣角、碰触其脚,缘觉均无反应。于是悲伤啼泣,怀着懊恼的心情,猕猴前往仙人居处。

当它看见五百仙人卧于棘刺上、卧于灰土上,仙人们五热炙身,猕猴就以水灭火,又藏起灰土、丢弃所卧的棘刺,当有仙人以手攀树吊悬时,猕猴就拨开仙人的手,使其坠落在地。猕猴以四威仪教化仙人们行、住、坐、卧,又于仙人面前,端坐修定,告诉诸仙人:“你们应该像我这样禅坐。”于是五百仙人随着猕猴,修习禅坐。当时仙人们无师为其说法,但自思惟三十七助菩提法,而证得缘觉道果。证道的仙人们心想:“我能证得圣道,缘起于此猕猴。”于是以香花、饮食供养猕猴。至猕猴命终时,诸缘觉以香木荼毗其身。”佛陀告诉阿难:“当时的猕猴就是优波笈多尊者,即使身处恶道中,仍然为众生作大饶益。在我涅槃百年后,又将于优楼漫陀山广行教化,饶益无量众生。

典故摘自:《阿育王经·卷第六·佛记优波笈多因缘第六》

省思:

所谓“圣人也有过去,囚犯也有未来”,不论出身为何,众生佛性平等,只要得遇圣法、值遇大善知识,启发善根、善愿,如法修行,将来必成无上佛果。古德云:“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今生有幸得为人身,听闻正法,勤修诸善,更应发广大愿心弘法度众,落实自利利他菩萨行,在因上积极努力,在心地上立命安身,终能明心见性,圆成佛道。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大安法师出家因缘及体会

在这个功利盛行、宗教与道德长期被边缘化的社会能踏上...

佛陀劝诫比丘勿以神通度众

昔日,佛陀与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住在那难陀城的波婆利...

法显大师历时十五年的西行求法之旅

大愿力行无胆怯 法显。昔在长安慨律藏残缺。 这是《佛...

【佛学漫画】黄檗禅师

黄檗禅师...

吃肉就是度这些众生,这种说法对吗

余前至南京及湖南、湖北讲经时,闻有密宗传法法师每每...

宣传平等的迦旃延尊者

长青灵岩寺千佛殿罗汉的迦旃延尊者 迦旃延:旧译迦旃...

教化众生的四无畏功德

说法无畏,你要有总持不忘的功德。人家疑惑起来了,一...

俗人入寺作出家因缘

原文: 且初入寺,背僧取异,云何得作出家因缘?经云:...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玄奘西行得佛菩萨慈悲加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

身患恶疮见佛陀,阿阇世王惭悔得救

提婆达多灭亡以后,阿阇世王并不因他的灭亡而悲哀,反...

佛今在何处

唐顺宗有一次问佛光如满禅师道:佛从何方来?灭向何方...

悲智双全的小猴子

在一座山林中,有只小猴子,非常天真、无邪、清净,对...

【佛教词典】七妙法

【七妙法】 p0054   集异门论十七卷二页云:七妙法者...

【佛教词典】摩伽罗

(异类)Makara,新译摩竭,旧曰摩伽罗。鱼名。...

佛像的缘起

阿弥陀佛!各位大觉世间的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想跟大...

印光大师一句让人目瞪口呆的话

印祖文钞中有一篇《示周余志莲女居士法语》,开篇第一...

修行人不与俗人混

佛在法句经里面说,不与俗人混,不与僧相杂。出家无欲...

他头顶智慧光,行走撼寰宇,摄念佛人行归净土

他曾是无诤念转轮圣王的第二王子,与父共同发愿建立净...

慧律法师《业与无明》

芸芸众生,一念无明,遮掩自性,困惑造业,由业受苦,...

最值得怀念的近现代高僧们

他们致力于振兴佛教,在弘法生涯中不畏艰险。他们曾经...

阿弥陀佛和文殊菩萨应化人间的故事

唐朝法顺和尚,是长安万年社氏之子,又叫做杜顺,乃社...

功夫来时有两个岔路

生死大事,古往今来,诸位大德为了这件事也不容易得到...

圣严法师:从有变成没有

无常的意思就是,没有的能够变成有,可是相对来说,有...

生起厌离心,净业才容易成功

信、愿、行是修行净土三资粮,其中愿即厌离娑婆、欣求...

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学佛

世间是因缘和合的,不能说学了佛法就坏了世间的相,只...

智慧和勇气战胜污点

读初中时,美术老师请来市里的一位老画家,在课堂上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