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将法消化成自己的生命

慧律法师  2012/07/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问:如何将法消化成自己的生命?

慧律法师答:要将法消化成自己的生命,必须把法往内心里面融化。如果这个法只是在心外,我们说心外无法,法就是心,心就是法,所有的法都在启动我们内心的这颗觉性。什么是佛性?佛性就是觉性,觉性就是众生的心。所以,一定要把法入心,才能彻底改变佛弟子的生命,也才能升华我们的内在。我们的内在里面存在两股力量:一是真如的力量;二是无明的力量。如果我们的真如的力量胜过无明的力量,我们就得解脱,就得自在,就开智慧,就能够体用一如;要是我们的无明胜过我们的真如,那么我们就回归原点,继续做凡夫,继续做六道轮回的众生,也继续过着忧郁、烦恼、无明的日子。

所以,要把法融入我们的生命,所有的法都不能离开这颗心。十方三世一切佛,如何叫做度众生?度众生就是度掉内心里面的那颗贪心,从贪度到无贪,从嗔度到无嗔,从痴度到无痴,这个就是把法融入我们的生命,也可以提升我们的生命。简单讲,万法不离心,心即是万法。如果我们把法只是当作一种时尚,或者只是当作一种学问(学术)来研究,不落实到心灵的层面,那么这个法就失去了意义,没办法提升自己,也没办法融入我们的生命。但是,因为每个人的根器不同,有的人是顿根的,体悟的力道会很强,速度就很快,这个叫做利根;有的人根器就比较差,要把这个法转入他的心,来提升、融入他的整个生命体,需要很长的时间。

比如说,这两天讲的《楞严经》,有的人听了很法喜,可有的人在某些角度还听不太懂,这个还是需要时间。因此,要把法转换成心法,心不离法,法不离心,同时要提升自我,这就要看个人的根器了。有的人给他讲故事、讲因果很受用;有的人念一句佛号,诵一部《无量寿经》很受用;可有的人一定要在经教上、心性上、在禅的最高境界即心即佛上下功夫,他觉得这样比较受用。所以,根器的力度不同,法也没有定法,只要大家受用,慢慢的启动内在的觉性,那么你就是走对路了。

但是,一定要依法不依人,依佛陀所讲的正法,不管这个法师有修还是没有修,不管哪一个道场的道风怎么样,八大宗派如何的各自展现自己的优点,统统不能离开佛陀的正法。因为我们共一颗佛心,共一个佛祖,究竟的理是一致的,理事一致才能成佛嘛。话虽然讲有八大宗派,其实,合起来只有一宗,就是佛宗,就是释迦牟尼佛这一宗。如果说,你的思想跟释迦牟尼佛不一样,那你就是外道,你不是佛道。所以,每一个法师都有他的优点,劝人念佛也好,诵经也好,讲经说法也好,参禅(即心即佛)自悟也好,只要符合佛的正法,我们都给予最大的尊重跟赞叹。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慧律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求生天国与往生净土有什么不同

生死大事是件不易解决的问题,如果我们只在生死死生之...

圣严法师《什么是净土》

(一)净土的定义: 净土的意思就是佛、菩萨等圣人所...

为什么集结经典都是由阿难负责

阿难尊者是佛的堂弟,佛成道那一天阿难才出世。阿难跟...

星云大师《佛教奇事谭》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今天是佛学讲座的第二天,...

外在的火是惹不起的,只能离开

问: 佛陀在火宅喻中并没有提出消灭火的方法,而是要我...

皈依与出家有什么区别

凤凰网: 谢谢宗舜法师刚才对佛教给我们的解释。社会...

何故阿弥陀佛来了,为何不把此人接走

问: 有位信士,一次她病重,可能是她过去世种过善根...

讲经讲得不对,劝其他人不去听,是谤法吗

问: 讲经讲得不对,劝其他人不去听,是谤法吗? 仁清...

慧律法师:学佛要具足的三个条件

一、亲近善知识 众生的烦恼习气都很重,突不破,无法...

慧律法师《[我]不属于这个世间》

各位尊敬的义工、各位发菩提心、慈悲、无条件牺牲奉献...

两种力量会让正法毁灭

两种力量会让正法消灭,会消灭正法,两种力量: 一、恶...

浅讲《信心铭》

第一句话:【至道无难,唯嫌拣择。】 就是你要悟入佛...

【佛教词典】莹山清规

凡二卷。日僧莹山绍瑾撰。又作莹山和尚清规、洞谷清规...

【佛教词典】宝珠

(物名)摩尼珠也。译云如意珠。法华经曰:净如宝珠,...

业报有四个根本的原则

第一个是,业果是决定的。你造了善业的话,你感的果是...

大小乘经典对提婆达多的描述为何不一样

是故当知,身触为缘,生身识界,三处都无,则身与触,...

俞良臣的故事

明嘉靖时候的人,姓俞,名都,字良臣,他博学多才,乡...

人到老年尤其要「净念相继」

修行人要把死挂在额颅上。你想到死的时候,一切对世间...

除却心头火

有一个久战沙场的将军,已厌倦战争,专诚到大慧宗臬禅...

若布施者反感,义工是否造业

问: 对于一些公众,被一些义工半推半就去给慈善团体...

人生的幸福,并不仅仅是外在的东西

我们常常将幸福建立在一个未知数上,建立在我们不曾实...

不落因果与不昧因果

百丈怀海禅师是禅宗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重要人物。著名...

世界众多,分四大种类

土,即世界,为众生所依居处。众生为正报,世界(土)...

念佛时一直想着其他事情,这个该怎么办

问: 师父,平时念佛的时候,我是上班回来,晚上坐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