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佛愈癣疾

2019/08/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念佛愈癣疾

潘万宗居士。吴江(江苏)黎泾港人。中年丧子,因此发出世之心,前往南海佛顶山,请求藏悟和尚剃度出家。悟公说:“你尚有母亲在,还不可以出家。况且修行不在于出不出家,若能得一位善知识,时常熏习,就足够了。”潘万宗才放下出家的念头。

晚年时,持长斋奉持佛法。他的下体一向患有癣病,后来忽然长到头部及脸面,病情严重,因此想跳水自尽。

他的方外之交定川法师,阻止他说:“疾病是因造业而起,业报是由心所生,如果含着怨恨而跳水自尽,则迷惘的情根深植下去,来生更加痛苦,难道不令人惧怕吗?如果能忏悔觉悟自我反省,随缘忍受一切痛苦,并且更加精进修行,则祸患反而变成是得福的转机。所以经典常常赞叹修行之正念,尤其是赞叹临命终时的正念,只因为心念的力量不可思议的缘故。”

潘万宗言下豁然开朗,因此念佛更加精勤。经过一年之后,疾病就完全好了。

清仁宗嘉庆二十四年(西元一八一九年)仲夏五月,时常看见净室的门上,有光明的云彩盘旋,隐隐约约地显露出葫芦放光的样子,潘万宗心中暗暗地觉得奇异。当年十月初一,现出轻微的疾病。又过三日,自己沐浴更衣,正身端坐于床上,令妻子助他称念佛号,过一段时间之后即往生。

他的妻子为他焚化衣服,火熄灭后,灰烬中现出西方三圣像,圣像的眉目分明,衣服的条纹非常清晰。又于招魂日,火化一件衬衫给他,灰烬上出现数十个大字,都呈赤色,可惜为无知的人扫去了,远近的人都称叹其神异。时年六十六岁。

(染香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如何才能仗佛慈力

佛法法门无量,无论大小权实一切法门,均须以戒定慧断...

修行与世俗的较量

修行与世俗的较量 佛法是心法,起心动念都源于我们对外...

凭求佛速来接引的强烈愿心,能否当下蒙佛接引往生

问: 单凭求佛速来接引的强烈愿心,能否当下蒙佛接引往...

大安法师:断气之后助念还有用吗

问: 有人说,往生只是在人断气前,若断气后顶多生人...

念佛后该如何回向

念佛回向,不可偏废,回向即信愿之发于口者。然回向祗...

净宗愿门的本质内涵

净业行人的愿往生心,乃浊世淤泥中伸展出的正觉莲华,...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何含义

原文: 《观无量寿佛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作佛...

念佛生净土的三大资粮

念佛求生净土,则须具足根本,最关键的三大往生资粮:...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不信佛的人对佛教的诘问

有一位聪明的那先比丘,有一次,弥兰陀王故意要非难那...

海獭强忍剥皮之痛 临死为孩子喂奶

这是一则真实的故事,这是一位出家僧人的亲自口述。...

助子出家,母得授记

释迦牟尼佛告诸弟子:过去久远世时,有佛入城乞食,随...

知道与不知道

从前,有一位大师,充满智慧,远近闻名。 这位大师讲...

【佛教词典】菩萨十住

(名数)新作十地,旧作十住。菩萨见谛以上之修行地也...

【佛教词典】鹤林寺

位于江苏镇江黄鹤山下。旧名竹林寺,晋大兴四年(321)...

持诵楞严咒能灭一切罪

【是故能令破戒之人,戒根清净;未得戒者,令其得戒;...

圣严法师《不要发空愿》

我们常常听人许愿说:我希望、我想要、我愿意......。...

【推荐】对净土宗人的勉励

净土宗的人,我想我提出三点跟大家互勉, 第一个,你最...

善人杨自惩的故事

鄞人杨自惩,初为县吏,存心仁厚,守法公平。时县宰严...

趁年轻时赶快修行

莲花生大士云:趁年轻的时候努力的修持是极为重要的!...

老子论幸福

幸福是人现实中的一种生活富足状态,又是人内心的满足...

除了自己,谁也不爱

佛陀曾遇到这样的事:有一天国王来到佛陀跟前听法,并...

在什么样的环境,就会受到什么样的熏习

你要想成道,想断烦恼;你想精进,想多念念佛、多拜佛...

平常回向要愿我们临终无障碍

印光大师提出一个很重要的建议就是:我们平常修福报,...

人生要有理想

如果我们在半山腰,突然遇到大雨,应该怎么办? 登山专...

不把佛法作人情

而菩萨为利养故。应答不答。倒说经律。文字无前无后。...

「信」字,德之端也

信,德之端也。 人言为信,这是一个会意字,即只要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