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出家感悟:不念过去不畏将来

2020/08/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出家感悟:不念过去不畏将来

当我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纠结于是该成家立业,还是出家修道,未來何去何从……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却总是瞻前顾后,犹豫徘徊,迟迟未能做出决定,痛苦不已。那时也不知道心要安住当下,才有洞察力去决定自己的人生,所以常常是悔恨于过去、惶恐于未来。后来,在诸多善知识的开示和父母的引导下,终于鼓足了勇气,迈出最坚实的一步——出家!

自己信佛,完全是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家里的老一辈人都信佛,所以自己自然而然的就信佛了。从小就听奶奶说观世音菩萨很慈悲,因此小时候常常默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希求菩萨能够保佑自己。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加之与外界的接触,就很少念佛了,清净心被污染,妄想、烦恼、杂念增多。

尤其是上大学期间,学会了抽烟、喝酒、泡吧、说脏话等坏毛病,随波逐流,自甘堕落。工作以后,常常抽烟、喝酒,吹空调,最终业障现前,身体寒邪湿气加重,肠胃消化不良等,吃药与输液也无济于事。最后在母亲的劝说下,每天坚持念诵三遍《普门品》,拜观世音菩萨一百零八拜,认真忏悔。

如是坚持了三个月,身体果然好转,声音洪亮,脾气也变好了,对于荤腥类食物不再有兴趣,自此,萌生了出家修道的念头。

出家不易,找一个好地方修道更不易,所以,我带着一颗虔诚之心来到平兴寺,祈求能够剃度出家,安心修道。来到后,希望自己首先能够放下自我,服从常住安排,虚心接受批评与指正,修正心性,改变自己;其次,用身口意恭敬三宝,供养三宝,种福田、培福报,用一颗诚敬、谦卑、清净之心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最后,也祈盼自己能够在本寺剃度出家,严持戒律,精进修行,做一个有僧格的僧人。

佛教产生于印度,兴旺于中国。但现在时值末法,法弱魔强,众生障深慧浅,不辨邪正,致使许多众生堕落邪见深坑,失去菩提正道,实在令人惋惜。

因此,学佛正知见很重要,否则会误入歧途。我们要树立正知正见,就应当要学戒、持戒,因为戒律是正法久住的保障,而且戒律为三世诸佛入道的根本,又加之当前这个物欲横流、三毒炽盛的世间,学戒、持戒显得尤为重要。

至此,但愿自己不要纠结于过去、未来,安心于己,安心于此,有这个福报因缘能够于本寺顺利出家,一心修道,成就道业。

平兴寺 修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比丘尼谈出家后如何对待两性欲望

很多朋友问我,出家后我如何对待两性欲望。 这确实是...

说说出家人衣服上补丁的事儿

昨天公众号后台收到居士的留言,问能不能说说衣服的事...

耀一法师的出家因缘

在没有出家之前,我是从事戏曲艺术工作的。一个偶然的...

出家人应该如何学戒

对于出家人来说,只有真正受了戒,才能成为名符其实的...

居士对待僧人的「十六字诀」

原文: 来书发明普敬僧尼,此理此事,实为至当。然教儿...

任职70年的香灯师:一位平凡比丘尼的觉悟之路

修行本就是贯穿在日常生活中,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出家人吃饭为什么用钵

钵,又称钵多罗、钵和兰等,是出家人常持道具之一,一...

这色身是要来受这娑婆劫的

九十岁老和尚在客堂对一群出家众开示:在胎、卵、湿、...

佛说盂兰盆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

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爱喝酒的年轻人

有一位年轻人很爱喝酒,经常喝得醉醺醺的,但是酒醒后...

善待动物

曾经,有个猎手,逐鹿过寺前,问马祖老和尚:师傅,看...

离欲解脱大丈夫

佛陀在古印度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有一天,一位...

宿世业报

舍卫国有一个近二百岁的贫穷老翁,听说佛陀能够知道现...

【佛教词典】罗睺

(异类)Rāhu,又作罗护,星名。以能障蔽日月而使蚀,...

【佛教词典】心灵

(杂语)心识灵妙,故曰心灵。楞严经一曰:汝之心灵,...

朝山的意义与功德

朝山活动的功德 《华严经》云:宁受地狱苦,但得闻佛名...

阿弥陀佛名号的功德

我们把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当中,有关名号的功德,简单的...

白骨观实修法

一般人忌讳白骨观这几个字。修白骨观,不单纯为了修不...

中医博士论性开放的毁灭性后果

当人们对婚外情、一夜情、小三见怪不怪,当色情文字甚...

吃这些东西不得病才怪

现在的肉更可怕的是加了很多的激素、化学的东西,它的...

懂得取舍更靠近成功

孟子的这段话大家都很熟悉: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

禅宗参话头法门疑情解析

参话头是千年来禅宗门下最重要法门,但随着禅宗的没落...

中国禅宗的起源

少年时代的净慧长老 我今天所讲的禅,不是六度禅波罗蜜...

念佛为什么要兼修禅观

为什么念佛要兼修禅观?就是为了改变你的心态!因为你...

忆佛念佛必定见佛

若众心生,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

阿育王的百亿千金供养布施

佛灭度后,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是一位深信佛法的国王。有...

《阿弥陀经》三种注疏的特点

第三个结构段是谈《阿弥陀经》三种注疏的特点。 古圣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