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教里的譬喻故事

2021/04/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佛教里的譬喻故事

佛教善于讲故事,无论是人还是动物,作为生命体验者,都有各自的精彩,当我们在经典中读到种种譬喻,是否能由事入理,了解故事的真谛呢?

野狐惜命根,奋然逃脱

良马见鞭影,立刻奔驰

兹录《西归直指》两段如下:

注1:

“野狐喻:野狐黑夜入厨房,饱食睡去。天明不能逃窜,乃佯死而待人弃去。未几,果有欲弃之者。一人曰:狐尾甚佳,待我割之而后弃。狐闻而惧,忍痛而听其割。俄有童子来,欲取其两耳。狐闻益惧,然思两耳犹无关于性命,仍复忍之。俄复有人曰:皮可补裘。狐大骇曰:若取我皮,必至断头剖腹,其可忍乎?于是奋然跳起,向外狂奔。而此狐竟走脱矣!

人在三界牢狱,无异厨房。业已托胎为人,已难逃于一死。只有念佛往生,乃可死里逃过。错过强壮之时,狐尾已经割去。若到桑榆迟暮,已将断头剖腹矣!苟非立弘誓愿,奋不顾身,其能跳出迷途,蒙佛接引乎?

注2:

马喻:马有四种。其最上良马,见鞭影而驰,不待驱策;次则一鞭即走;又次之鞭轻不走,鞭重方走;其最下驽马,鞭重亦不走,必锥入于肤,痛极而始走。

人亦如是。有智慧者,易于醒觉,百里内闻人死,即当骇曰:百里内有人死矣!吾人也,死必及我。作速修行,以求解脱。此见鞭影而驰者也。其次则见亲戚死而觉悟  又其次见邻人死,而后觉悟。若待自己年  老,或自己有病,而后觉悟,已是锥入肤而后  走者。倘或年老犹不觉悟,或已病犹不觉  悟,岂非并此而不若者乎?

发心如贫母施灯,定成佛道

持戒至比丘护草,真入空门

注1:

《贤愚经》载:阿阇世王请佛饭食己,以百斛麻油燃灯供佛。有一贫母见而信乐,乞得两钱买麻油燃灯供佛,并自誓言“若我后世得道如佛,膏当通夕光明不消。”阿阇世王所燃诸灯,或灭或尽,而贫母之灯,通夕不灭,油亦不尽。目犍连以神力扇之而更明。佛告目犍连:“此当来佛之光明功德,非汝威神所能毁灭。”并授记此贫母却后三十劫当成须弥灯光佛。

注2:

戒律规定比丘不得破坏活的草木。《楞严经》云:“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歧路行,不踏生草,况以手拔。” 《根本说一切有部目得迦》卷6载:有比丘被强盗所捉,强盗以生茅草缚之而去。比丘宁愿饿死亦不破戒坏生草解缚。后国王见而解之。《大涅盘经》卷26云:“宁舍身命,不毁禁戒,如草系比丘。”

私欲深沉者,虽借蛛丝,难离苦海

信心清净时,不凭神足,亦履恒河

注1:

芥川龙之介《蜘蛛之丝》说一佛经故事:佛陀见一恶人在地狱中受苦,此人前世是个强盗,作恶多端,唯有一次,起了一念善心,没有踩死一只蜘蛛。佛陀便放下一缕蛛丝去救他,此人抓住蛛丝往上爬,在半途时回头一看,发现身后有许多人在跟随他一块往上爬,但此人私心太重,只想自己脱离苦海,不愿别人与他一块攀爬,这时候,蛛丝断了,此人又掉落地狱。

注2:

《法句经》卷3载一佛教故事:一青年欲投奔佛陀听法,中途被恒河所阻,绕道则恐法会已散,情急之下,问一渔翁:此河水深不深?能否趟过去?渔翁答曰:浅浅的顶多不过膝盖。青年求道心切,对此话深信不疑,便径直履不没水地趟过去。实则恒河水深过三丈。

观此身不净,少壮易衰,决心向道勿贪色

念诸法无常,光阴苦短,致力修行莫积财

注1:

《法句譬喻经》载:王舍城有一妓女名叫莲花,容貌出众,不少有钱人趋之若鹜,但莲花却对自己这种生活感到厌倦,想到世间种种烦恼,决心出家修道,于是,她去灵鹫山拜谒佛。在上山的路中,途经一小桥,她站在桥上看见自己在水中的倒影,非常艳丽,想到出家生活的艰苦,不禁有点犹豫,便回头又朝山下走去。

佛为救度她,便化成一位美貌绝伦的美妇人,与莲花相遇后结伴而行。途中休息时,美妇人躺在莲花身边呼呼入睡,不久竟然死了,尸体很快开始腐烂,发脱齿落,不堪一睹。莲花惊呆了,她想:这样美貌的女子,一旦死了就变成如此模样,这太可怕了!还得找佛陀给我指一条出路才是。于是,她又转身上山,终于皈依佛教修行,成就了阿罗汉果。

注2:

《法句譬喻经》载:一个隐居深山修道数十年的修行人,意外发现了一群强盗遗弃的大量财宝,不禁心动,于是将财宝隐藏好,然后打算下山去安享晚年。佛为救度这个修行人,便化成一个比丘尼,她身披法衣,却佩戴许多珠宝首饰,脸上涂脂抹粉,样子十分滑稽。

两人相遇,修行人不禁大笑:“出家人如此打扮,成何体统!”比丘尼反唇相讥:“你既然深山修行,为什么却要收藏意外之财?”修行人听了哑口无言,良久乃如梦方醒。他想:人在世间,身边的诱惑太多了!只有时刻提防才不致迷失方向。于是,他又返回山上,专心修道,最后证得阿罗汉果。

注3:

《宝鬘集》云:“对自己这个如幻的肉体,无论如何培护侍奉,到头来仍是无常毁灭,实在没甚利益。”“食、色、财宝,无论如何吝惜珍藏,死时仍需空手而去,实在没甚利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乌鸦和孔雀的故事

现在这个时代在佛经里边叫做末法时期,在末法时期有一...

穷子喻

过去,有一位非常富有的长者,家中仓库盈满金银、琉璃...

为什么这三个动作值得我们注意

后面这几个动作,我们说明一下,蕅益大师说是表法的。...

世间的四种修行人

一日,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为比丘们开示法要...

矿工方便比喻引渡工程师

李圆净居士编写《印光大师嘉言录》。他就在一篇文稿里...

四种马喻不同根器

一天,释迦牟尼佛坐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里,出去托钵的...

除贪离厄的鸽王

从前,佛有一世为鸽王,领众五百,常飞到国王的宫苑里...

虬龙与猕猴

这个故事出在《佛本行集经》,这个故事怎么说的呢?大...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正法念处经

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求福者遇佛得度

我总是这么不如意!为何没一件事能顺我的心,满我的愿...

终生享用不尽的东西在哪里

佛教经常让我们亲近善知识,人家说三人行必有吾师。如...

宽容,是为自己创造机会

春秋时期,楚王请了很多臣子们来喝酒吃饭,席间歌舞妙...

【推荐】一念孝心得救

去余家十余里,有瞽者姓卫。戊午除夕,遍诣常呼弹唱家...

【佛教词典】婆罗阿迭多

(人名)Balādrtya,王名。译曰幼日。摩竭陀国之王,...

【佛教词典】不还果

(术语)声闻乘四果之一。梵名阿那含Anāgāmin,断尽...

古代高僧的嘉德懿行

翻开中国历代的高僧传记,我们会发现这些高僧都具有常...

以无我之精神,努力切实作种种事业

佛法以大菩提心为主。菩提心者,即是利益众生之心。故...

星云大师:药师法开示

我已出家五十多年,参加过的药师法会与弥陀佛七法会不...

学佛之人必须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

学佛之人,必须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存好心者,凡...

如何判断自己能不能往生

到晚年的时候,有两个指标可以看得出你会不会往生: 第...

人生的四法则

不知你看过以下经典名言否?如果不喜欢,那就去改变,...

因为吃亏,才带来无穷无尽的福报

君子之德,益及子孙。今日之贵,昨天之功。 大千世界,...

心是如何「作茧自缚」的

作茧自缚这个成语,借用蚕吐丝作茧把自己包在里面,来...

星云大师《我们应知的努力方向》

一.入世重于出世 在过去,我们中国佛教徒的思想,总...

怒宜努力消融,过要细心检点

怒宜努力消融,过要细心检点。 这一条同样是告诉我们:...

祖师在生死关头,尚且要示现恳切念佛

佛示现在这个世间上八相成道就是要饶益众生,在给众生...

吃肉的人是勇敢的人

我虽然对佛教充满了恭敬,但是,开始吃素的时候,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