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的建立》

星云法师  2011/07/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第一篇 从人道到佛道

壹·前言

佛教是以人为本的宗教,《维摩诘经》说:「菩萨随其方便,则成就众生;随成就众生,则佛土净;……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意思是说佛国、佛土在众生身上求,离开了众生,就没有佛,离开了群众去求道,是没有道可求的。佛陀在各种经论中也一直强调:「我是众中的一个。」六祖大师更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我们要成佛,必须在人道磨练、修行,经由人道才能成佛,在其它诸道中是无法成就佛道的。学佛的最终目标是成佛,但是要进趋佛果的前阶却是做人,所谓「人成即佛成」,把人做好了,佛果也就完成了。所以,如何健全人道,是我们学佛的第一个课题。

贰·人道的完成

做人的条件很多,儒家说的是忠信孝悌;佛陀告诉我们要行布施、持戒、禅定,这三者不但能让我们将人做好,并且能使我们进一步生至天上,因此这三者又叫「人天三福行」。不过,学佛最重要的,第一步要发心,心发则佛道堪成;其次要有坚定的信仰,有信仰才有力量。有了发心与信仰,进一步在生活中实践布施、持戒、禅定等修行,则人天福报具足,必能从人道渐次进入佛道。

一、发心

在佛教里常常讲「发心」,所谓发心就是发下列三种心:

1.发增上心:可以招感人天果报。

2.发出离心:可以招感声闻、缘觉的果报。

3.发菩提心:可以招感菩萨的果报。

我们希求人天果报所发的心,就是增上生心,也就是希望未来所得的果报,都能比现在更增胜一些。

《中阿含经》卷二十五〈增上心经〉,佛陀告诉弟子,欲得增上心,应该数数念于五相。所谓「五相」就是:

第一相:心与善相应,若生不善念时,就以此善念对治恶念,使其不生。譬如木匠以墨绳测木,以利斧治之令直。

第二相:若念善时,生不善念,则观恶念能带来灾患,观想一切恶念都是障道,是所以不能成正觉的因缘,如此恶念便不生起。譬如有人年少可爱,若以死蛇死狗等不净之物系于其颈,还有什么可爱的呢?这是以厌离对治恶念的方法。

第三相:若虽念善,恶念仍起;虽观恶念能障道,恶念仍生,此时应去除一切念。譬如明眼人在光明下可见各种东西,如果把眼睛闭上,即使有外境、有光明,则毫无所见,这是以不念对治恶念的方法。

第四相:若念善时,生不善念;观念恶患时,亦生不善念;不念念时,亦生不善念。这时,应以思行渐减其念。譬如有人急速行走,自忖:我何不徐步呢?即便徐行。又自忖,我何不停下来呢?当他停下来后,又想:我何不坐下来呢?正当坐下来时,心中又想,我可以躺卧下来。这是以渐减的方式对治恶念。

第五相:若念善时,生恶念;观念恶患时,亦生恶念,乃至不念念时,思行渐减时,恶念仍然不灭,这时只好咬紧牙关,所谓「齿齿相著,舌逼上齶,以心修心,受持降伏」。譬如两个大力士捉住一个瘦弱的贼人,他只好乖乖降伏了。

发心就是开发心田,佛经中常将我们的心喻如田地,心的田地如果不开发,纵使外缘具足,福德具足,也不能长出菩提之苗,就像一粒种子,没有好的田地,它就不能结出好的花果。所以,我们要开发心中财富,开发心地能源,必须从发心开始。世间上,发心有多大,成就便有多大,发心的力量不可思议。

二、信仰

《华严经》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信仰就是力量,一个人如果心中没有信仰,心灵没有皈依处,他的内心是空虚的,人生则如无锚之船,随波逐流。有了信仰,内心才会充实,生命才能圆满。但是,信仰不能植根于贪求上,而必须安住在长养慈悲道德、正信因果之上,这才是正确的信仰。

学佛的第一步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就是为了确定自己的信仰。信仰可净化我们的身心,可以增进我们的道德,可以升华我们的人格,可以做我们生活的指标,尤其可以发掘我们佛性的能源。佛陀在成道的时候,曾说「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能德相」,也就是说,众生皆有佛性。佛性就是成佛的性能,佛性是人人本具,个个不无,但是因为被无明烦恼遮掩,所以要靠自己去发掘,信仰就是开采佛性的方法。

《大智度论》说:「佛法大海,唯信能入。」论中譬喻说:「信仰的利益如手。」好比一个人进了宝山,山中蕴藏许多的宝藏,如果没有双手,就不能挖取宝物。同样的,我们学佛,好比进入佛法这座无尽的宝藏里,如果缺乏信仰,就无法坚定不移地埋头挖宝,依靠著信仰,才能获得其中的功用。因此,要想获得佛法的利益,一定要具备信仰。

三、修行

佛法中,从发心、信仰,到究竟的证悟,尚需经过解行的修学过程。《大毘婆沙论》说:「有信无智,增长愚痴;有智无信,增长邪见。」《佛遗教经》说:「闻法而不行,如人数他宝,自无一分毫。」《楞严经》说:「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在在说明佛教是解行并重的,既需要慧解,尤须付诸实行,如此才能获得实益。所以皈依三宝以后,进一步要受持五戒、十善。

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能不杀生,则得健康长寿;能不偷盗,则得大富大贵;能不邪淫,则能家庭和谐;能不妄语,则能受人赞誉;能不饮酒,则不乱性。

受持五戒而能持戒清净者,可说是众福之所归。由于能持净戒,现生不受国法,并且能受到社会的尊重,人天爱戴,天龙护持。

十善业也是德行的根本,十善业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

十善业在大乘佛法中,属菩萨戒,同为人、天、声闻、缘觉等一切善行的根本。《海龙王经》说:「十善业道,是生人天,得学无学,诸沙门果,独觉菩提,及诸菩萨一切妙行,一切佛法所依止处。」一个人若能常行十善业,不但自己幸福快乐,社会也多了一份安宁祥和。

从受三皈,进而受持五戒十善,在修学的过程中,可以说又更上层楼。在平时的生活中,如果能常行布施,广结善缘,常行禅定,以定得慧,则不仅是完成人道,更是向佛道迈进了一大步。

参·佛道的完成──修学菩萨五十二阶位

佛道就是解脱之道、菩提之道、涅槃之道。佛经上说,成佛要经过三大阿僧只劫,也就是菩萨自初发菩提心,累积修行功德,以至成就佛果,必须经历三大阿僧只劫。其间必须经过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五十二个阶位,称为菩萨五十二阶位。分别是:

1.十信:是信心、精进心、念心、慧心、定心、施心、戒心、护心、愿心、回向心。十信是因为菩萨在萌发上弘下化的菩提心之初,所修以信为主,故名十信。

2.十住:是初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十住是指菩萨于此安住其心,于六度等,行未殊胜,但得住名,故名十住。

3.十行:是欢喜行、饶益行、无恚行、无尽行、离痴乱行、善现行、无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实行。此十位通名为行,是因为能行六度万行,则必能利益有情。

4.十回向:是救护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不坏回向、等诸佛回向、至一切处回向、无尽功德藏回向、随顺一切坚固善根回向、等心随顺一切众生回向、如相回向、无著无缚解脱心回向、法界无量回向。此十位通名回向,是因菩萨能将所修,普皆回向给一切众生。

5.十地:是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此十位所以通名为地,是因为菩萨能总摄能证之智与所证之理的功德以为自性,并依持所修行,令此自性得以生长。

6.等觉:当菩萨修至第十地的法云地时,已经位邻佛果,仅比佛果略逊一筹,因此称为等觉,也就是等同正觉的意思。又名一生补处,表示次一生即将成佛。

7.妙觉:妙觉指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究竟佛果,因为它的境界奥妙不可思议,故名妙觉。

五十二阶位中,十信至十回向属第一阿僧只劫,十地中的初地至第七地,属第二阿僧只劫,第八地至第十地属第三阿僧只劫。经过三大阿僧只劫而修成佛果,也就是成就正等正觉。此时不但泯除人我关系,建立无人我对待,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平等观;并且能视一切众生如同亲人,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怨亲平等」的慈悲观包容一切众生;尤其能正观缘起,知道一切都是因缘法,一切众生都是累世的亲人眷属,因此能不执空有,不执生死,在无住观中超越时空的障碍,而证悟永恒无限的境界。这个境界,正是我们学佛人所追求超脱的境界。

因此,我们如能建立平等观、慈悲观、因缘观、无住观,以此为待人处事的依归,那么当下就是在实践「佛道在众生身上求」的佛道。

肆·结语

《法华经》中曾以「人身难得」的譬喻,来赞歎生而为人的可贵。《阿含经》说:「失人身如大地土,得人身如爪上泥。」这些都是意谓人身的难得,人间的可贵。

生而为人,到底有什么可贵?根据佛经上说,人道有三事胜于三恶道及诸天:忆念胜、梵行胜、勤勇胜。有了这三个条件,加上人身有种种痛苦,而这些苦又是在我们「堪忍」的限度内,所以它不但不会障碍我们学道,反而会激发我们的精进勇猛心,成为学道的增上缘。因此,人道是成佛的枢纽。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得何生度此身?」得生人身难,因此应该好好珍惜人身,好好把握今生,只要我们能把人做好,把人道完成,其实已经掌握到成佛的契机,已经迈向成佛之道了。

第二篇 从入世到出世

壹·前言

佛法分世间法、出世间法,一般把世间法称做俗谛,把出世间法称做真谛。佛教虽然重视世间法,但是更重视出世间法。不过,人生在世,是不能离开世间法的,就是佛法也不能离开世间法,所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所以对于世间、出世间法,我们应该抱著「先入世、后出世」的态度,惟有把世间的问题解决了,才能出世;惟有先入世的人,才能出世,才能升华。

另一方面,要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佛陀成道以后,不舍世间众生,仍然到处说法,把菩提的欢喜散播给大众,不求独乐,但求众乐,这就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所以,学佛应该要先入世后出世,然后再从出世而入世;要具备出世的般若智能之后,再积极从事入世的度众工作。

贰·入世的生活

人既然不能离开世间而生存,也不能没有入世的生活。一般人的生活,大部份是过著:

1.以物质为主的生活,因为物质占了我们生活的主要部份。

2.以感情为主的生活,因为人是感情的动物,所以佛说「众生」为有情。

3.以人群为主的生活,因为人不能离群而独居。

4.以根身为主的生活,因为一般人都是依靠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去追求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快乐。

人虽然过著物质的生活、感情的生活、群居的生活、根身为主的生活,但是物质是有限的,不能满足我们无限的欲望,所以我们要有合理的经济生活;人情是缺陷的,不能永远令我们满意,所以我们要有净化的感情生恬;人群是利益冲突的,不能常久和平相处,所以我们要有六和的处世生活;根身是无常的,因缘会招感聚合离散,所以我们要有法乐的信仰生活。

一、合理的经济生活

八正道中的「正命」告诉我们:身为佛教徒,必须从事正当的职业,过正当的生活,用正当的方法取得钱财。

所谓正命就是合理的经济生活;反之,经营不正当的事业生活,就是邪命的生活。譬如开酒家,逼迫别人从事色情行业;开赌场、贩卖人口、毒品、枪械,或者算命、卜卦、看相等。在《佛遗教经》中,佛陀曾指示佛教徒不应该仰观星宿,推算命运,因为这些都是不合乎因缘法则,不合乎正命的经济生活,都是佛法所不允许的。

有了正当的职业,正当的生活后,如果钱财有盈余时,佛法指示我们有几种的处理方式:

第一、要供养父母师长。(约占全收入的十分之二)

第二、要让妻子儿女衣食无缺。(约占十分之四)

第三、要扩展正当的事业。(约占十分之二)

第四、要有一些储蓄,以备不时之需。(约占十分之一)

第五、要布施、救济,以造福人群,广结善缘。(约占十分之一)

这就是佛教处理财富的方法。

二、净化的感情生活

平常一般人只对自己喜欢的人好,遇到和自己有缘的人,甚至可以把自己的身心生命都交给他;自己讨厌的人,不但不肯多付出一丝关心,甚至还要打击、伤害他。一个学佛的人,要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怨亲平等」的精神,对待众生要能从「有缘」的感情做到「无缘」的感情;甚至别人对我不好,只要有意义、有价值,应该平等施予欢喜,施予关怀,不必计较得失利害。学习观世音菩萨的「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的大慈悲精神,升华感情,与众生同体,这就是净化的感情生活。

三、六和的处世生活

佛教称出家人为「僧伽」,就是「僧团」的意思,又叫「和合僧」。因为僧团是本著「六和敬」的精神,在追求智能与行事度众方面都能和谐相处。

「六和敬」可以做为我们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

1.见和同解:这是思想的统一。在佛教里,大家对佛法有共同的认识,以佛法为行事的最高标准,每一个人能够捐弃个人的成见、执著,建立相同的共识。见和同解运用在社会中,我们每一个人对于国家的律法制度、行事政策要能认同,在思想见解上要能统一,以免意见分歧,背离轨道。

2.利合同均:这是经济的均衡。僧团中如果有施主财施供养,不可私自独享,要交由僧团集中处理,大众共有。利和同均运用在社会上,让有钱的人帮助穷困的人,有力量的人扶助弱小的人,建立一个安稳均富的社会。

3.戒和同修:这是法制的平等。僧团遵守著共同的戒律,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遵守国家的法律,不拥有特权,在法律规章之前,人人平等,养成奉公守法的习惯,公平合理的生活。

4.意和同悦:这是心意的开展。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要培养开阔的心胸和心意的和谐,不要比较人我得失,不要计较是非利害。心意的和悦,就是人间净土。

5.口和无诤:这是语言的亲切。人与人相处之所以会有不悦、误会等事情发生,大都是从言语上引起的,因此,说话恳挚,语气委婉,大家就能够和平相处。

6.身和同住:这是相处的和乐。大家有缘相聚一处,应该互相帮助,互相尊敬,能够平等的相处、生活,就能获得和谐、快乐。

四、法乐的信仰生活

佛经上譬喻说,世人愚痴,贪图五欲六尘之乐,殊不知「五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舐之,则有割舌之患」。

五欲于人,既然有这么大的祸患,在五欲世间生活,如何才能不被五欲所染?《维摩经》说:「吾有法乐,不乐世俗之乐。」真正的快乐不在欲乐,而在法乐,唯有从信仰中寻找快乐,才能得到佛法的喜悦,真理的快乐。

佛法的快乐不是以感官去感受的人间快乐,而是一种虽然不看不听也陶然自在,发诸内心的宁静之乐。如参禅者有禅悦,诵经者有法乐,拜佛者有法喜的智能之乐。因为他们所追求的是简朴勤劳,超然物外的宗教生活,他们所向往的是内在生命的显发,精神上解脱自在的般若之乐。如果我们能体会这种法乐,则不但不会「身为形役,心为物役」,反而能把身心安住在佛法中,而获得自在、安乐。

参·出世的思想

所谓「出世」,就是超过和胜出一般世间的意思。佛教的出世生活,不是要我们离开人间,到另外的地方过生活而不问世事;也不是要死了以后才有出世的生活,更不是为了自己了生脱死,不管世间的苦痛与困难,真正的「出世」是思想上的出世。出世的思想要有如下的认识:

一、要有人生无常的警觉

世间上每一个人都有好生恶死的观念。其实,人生一期的生命,数十寒暑,石火电光,刹那即过;人间的沧海桑田,桑田沧海,无常变幻。普贤警众偈说:「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能够对世间兴起无常之感,能够有人生苦短的警觉,精进不放逸,努力修行,这就是有出世的思想了。

二、要有远离物质的看法

世间上每一个人都喜爱金钱物质,甚至有人临死之际,金钱物质也不肯给人,他以为来生还可享用,所以贪恋、聚集,最后一棺长盖,一坏黄土抱恨而归。

金钱物质本来是给人用的,但是有人不会使用金钱物质,反而被金钱物质奴役了。苏东坡说:「物质有穷,欲望无尽。」我们如果不能对物质存有远离的看法,终身就会做物质的奴隶。如果有出世的思想,就能超然物外,对金钱做最有意义的运用。

三、要有淡化情爱的观念

经云:「爱不重不生娑婆,愿不切不生极乐。」众生因为有爱,才有生死,才有是非;因为有爱,才有你我,才有烦恼。佛教并不是要人人都舍弃情爱,而是要人以智化情,因为爱念不去除一分,道念便无法增长一分。有了出世思想的人,就能以般若智能化导情爱,得到佛法的受用,反而能享受人间的真爱。

四、要有不满自己的要求

一般人都是对别人不满,绝少对自己不满。其实,自己充满我贪、我瞋、我痴、我爱、我执、我怨、我私、我妒等,怎么还能对自己满意呢?

对自己满意,这是道业进步的障碍。人生到处都是缺陷,到处充满了考验,能够对自己不满,道德人格才会有所增进,这才是积极的出世的思想。

肆·结语

佛教虽然有入世与出世之分,但是它的精神仍然着重在入世,因为佛教的本质具有人间性、生活性。「出世」并不是要我们离开世间,而是一样在世间过著与常人一样的衣、食、住、行的生活,只是在思想、境界上更超越。能够「以退为进,以无为有,以空为乐,以众为我」;对世间的一切能够不贪不求,不计较、不执著。然后把这种出世的思想、无边深广的悲智,运用在救度众生的事业上,使每一个人能发出离心,了生死,使世界到处充满著佛法的真理与和平。

因此,对于真正能萌发出离俗世的菩提道心的人,在他心里,入世、出世其实都只是当下一念而已!

第三篇 从自利到利他

壹·前言

佛教分有大乘与小乘,大乘是指发「上弘下化」菩提心的菩萨,小乘是指以自己的解脱为主要目标的声闻、缘觉。「乘」是车子的意思,喻指能够将众生从烦恼的此岸载至觉悟彼岸的教法。菩萨发心普度众生,故称「大乘」。《大乘庄严经论》卷十二载,大乘的「大」有七种意义:

1.缘大:谓菩萨修行大乘之法,以无量修多罗(一切佛法的总称)的广大法义为缘,因此称为缘大。

2.行大:谓菩萨修行大乘,既能自利,复能利他。自利、利他,妙行具足,因此称为行大。

3.智大:谓菩萨修行大乘,常以智能观察,了知人、法皆无我,于一切境善能分别,不起执著,因此称为智大。

4.勤大:谓菩萨修行大乘,自久远大劫以来,发广大心,精修无间,期登圣果,因此称为勤大。

5.巧大:谓菩萨修行大乘,由善巧方便,化导于他,不舍生死,化身生趣,于生死中去住自在,救度众生,因此称为巧大。

6.畏大:畏即无所畏。谓菩萨修行大乘,智力内充,明白诸法道理,能善加判别,于大众中广说一切法义,判定无失,则无所恐惧,因此称为畏大。

7.事大:谓菩萨修行大乘,为令一切众生了解其大事因缘,因此屡屡示现于世间,演大妙法,入大涅槃,因此称为事大。

大乘菩萨因为具有这七大,因此能发大菩提心,实践自利利他的菩萨行,做众生的舟航。

在《法华经》中有个比喻,说有羊车、鹿车、牛车、大白牛车。声闻只能自度,不能度人,好比羊车之奔逸,不回顾后群;缘觉修十二因缘以求出离三界,略有为他之心,如鹿之驰走,能回顾后群;菩萨自度复能普度众生,如牛之荷负,安忍普运一切;最后会归佛乘的大白牛车。《法华经·譬喻品》说:「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因此,凡是能发心自利利他,具有这种思想、精神的人,就是大乘菩萨。

在我们社会中,一般人最容易做的是「利己不利人」的事,这是因为我们凡事以「我」为前提,以自己的利益着想,所以所做的都是利己不利人,甚至人己都不利。而菩萨能「无我」,所以菩萨发心先为众生,后为自己。如果我们凡事能多为别人着想,多用一点慈悲心待人,必然也能从自利到利他,做个大乘菩萨。

贰·菩萨的人生态度

菩萨发心普济一切众生的苦难,度脱一切众生的苦厄,有两种不同的做法:

1.先救度自己,然后再救度他人。自己尚未得度,怎能度人?如同有人溺水了,如果自己不谙水性,不会游泳,如何救人?所以要普济一切众生之前,必先自己了脱生死,没有忧悲苦恼才行。

2.自己虽未得度,但是先来度人。这正是菩萨发心,菩萨是在众生的身上学一切法,菩萨离开众生,也就不名为菩萨了;救度众生的工作完成的时候,也就是自己的菩萨道完成的时候。

不管怎么说法,既发大乘心学道,普济一切众生是首要的急务。所谓「弘法是家务,利生为事业」,这就是大乘菩萨的人生态度。

参·菩萨的大乘心

菩萨发起普度众生的心,就是大乘心。大乘心包括了菩提心、大悲心、方便心。

太虚大师说:菩提心为因,大悲心为本,方便心为究竟。一个菩萨行者发心,一定要有菩提心、大悲心、方便心,才算是发大乘心。

1.发菩提心:就是发上求佛道的心。佛道是要经过三大阿僧只劫才能到达的,没有发无上菩提心,那能承受那么久远的考验?

经中说:世上多一个人发菩提心,就多一粒成佛的种子。学佛不发菩提心,好像耕田不下种;耕田不下种,将来那里会有收成?菩提心就是愿心,有愿心才有成就。发菩提心就是发四弘誓愿的心。

《华严经》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菩萨若忘失菩提心,则不能饶益众生。因此,菩提心实是一切菩提道种的根本,是大悲法行的依据。

2.发大悲心:就是下化众生的心。菩萨下化众生,是要发「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心,把众生的苦难看做自己的苦难,把众生的欢乐看作自己的欢乐。度众生而不望回报,为众生工作是应该的。所谓「愿为众生马牛」、「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这就是大乘的大悲心。

3.发方便心:就是方便行四摄法的心。众生的根性不同,要解救众生的痛苦,必须广行方便。佛陀对众生观机逗教,开出八万四千法门,这些无非是佛陀度生的方便。菩萨行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令诸众生毕竟大乐,这就是方便心。

以上所说的菩提心、大悲心、方便心,集合这三者就是大乘心。发大乘心救度众生,要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否则,大乘心是不容易发的。

肆·菩萨的性格

菩萨最大的特征,在于有慈悲与无我的性格。当菩萨看到众生受痛苦煎熬时,慈悲之心油然而生,而发出拯救众生出离三途之苦的大愿。因此,慈悲正是推动菩萨实践利人利己的大乘佛道的原动力。

菩萨对众生的慈悲,有如严父慈母一般,有求必应,甚至不惜牺牲自己。他的大慈大悲如同太阳普照大地,照拂一切众生,无微不至,并且是源源不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菩萨慈悲为本,随顺众生的需要,运用般若智能普度众生。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他以无比的悲心,发下十二大弘愿以度脱五浊恶世的一切众生。他随时随地驾著慈航,席不暇暖,运用神通方便,寻声救苦。只要众生发出求救的声音,观世音菩萨没有不及时应现,及时洒下甘露法水的。他为了随顺众生,应病与药,而示现种种法身,有时为诸天,有时为八部;或者现妇女相,或者现童男、童女身;有时携鱼篮,有时骑蛟龙;有时住竹林,有时持杨枝,化现三十二应身,随处示现,救苦救难。这种随缘而化的道行,正是菩萨从无我慈悲中所流露的圆融性格。

伍·菩萨道的实践

佛教是一个重视实践的宗教,也是充满伦理特性的哲学。佛教有三藏十二部的经典,汗牛充栋,教理高深,对于宇宙人生的现象有精辟独到的阐发,有别于其它只能信仰不许怀疑的宗教,因此说它是哲学。但是佛教更重视道德伦理的实践,因此说它是宗教。佛陀本身就是一个注重道德实践的典范,因此,佛陀证悟之后,一再强调「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的法要,希望众生从道德实践中净化自己。

菩萨道的修行,正如学生求学一样,是循序渐进的。由烦恼的凡夫而至四双八辈的阿罗汉,而至断除烦恼的等觉菩萨,乃至于功德圆满的佛陀境地,都有一定的次第。菩萨的境界也因实践功夫的深浅而有不同,即使登地的菩萨,也还有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等十地的分别。进入初地欢喜地的菩萨,方称为地上菩萨,在初地之前的为地前菩萨。地前菩萨要实践三十七道品方能离凡超圣。

所谓三十七道品,又称三十七菩提分法,也就是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等,是调治恶行,长养善法,断除无明,庄严法身以进至菩提的资粮。这三十七道品即使是修至十地的菩萨,仍要勤持不懈。

除此之外,菩萨还要修持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等四种。

另外,在实践菩萨道的路上,最重要的是六度。《发菩提心经论》卷上谈到修行六度可以自利利他的意义:

1.行布施,能流布善名,随所生之处而财宝丰盈,此为自利;能令众生得心满足,教化调伏众生的悭吝,此为利他。

2.行持戒,能远离一切诸恶过患,常生善处,此为自利;能教化众生不犯恶业,此为利他。

3.行忍辱,能远离众恶,达于身心安乐的境界,此为自利;能化导众生趋于和顺,此为利他。

4.行精进,能得世间、出世间的上善妙法,此为自利;能教化众生勤修正法,此为利他。

5.行禅定,能不受众恶而心常悦乐,此为自利;能教化众生修习正念,此为利他。

6.行智能,能远离无明,断除烦恼障、智能障,此为自利;能教化众生皆得调伏,此为利他。

菩萨六度的精神是积极的,具有深远意义的。这种微妙、深奥的道理,是佛陀在过去无量劫所亲修验证的,只有信仰佛教的弟子们,才有机缘闻此大法。因此,一个正信的佛弟子,必须躬亲实践,护持佛法,令佛法深入民间;以真诚恳切的态度去创造事业,福利社会人群。若人人都能信奉佛教,进而勤修六度法门,自利利他,则社会安定,国家富强,世界和平的人间净土自然就能实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星云大师文章列表

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修学

从究竟意义来说,四无量心是我们每个人提升精神层面的...

宁舍身命也不能做的四事

宁舍身命,不谤正法;宁舍身命,不谤圣贤。宁舍身命,...

人生五难

阿若憍陈如等五比丘是最早追随佛陀出家的弟子。佛陀成...

虚云老和尚的修行经验与学经的主张

修行首重见地。确立圆满的见地,是修行的第一步。这第...

信息时代的修行违缘

在西方传播学中,一些研究媒介的学者把电视观众称为沙...

公平分配财产

在百喻经中有一则很有趣的短文:有一位父亲,年老多病...

末法时期修念佛还是参禅

问: 现在末法时期,是修念佛法门比较好,还是参禅比...

如果没有业力的存在,你会积极修行吗

如果你是凡夫,你用任何理由生气,情绪有能、所,就会...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星云大师《生死烦恼》

一、生死的过患 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生死是修道人最...

忙是人生的滋养剂

一、忙是人生的滋养剂 一个人如果怕做事,偷懒,如何会...

凡事都要有计划

人在世间上生活,每凡做一件事,都要有预备、有计划,...

诵经超荐有功效吗?能帮助脱离轮回吗?

常有人说既然轮回的现象是不争的事实,那么祖先亲朋去...

【佛教词典】圣僧侍者

(职位)又曰圣侍。禅宗给侍僧堂圣僧之像者。...

【佛教词典】自然悟道

(术语)有依本觉内熏,有不依他教,自然开悟者,是名...

人生要学会低头与弯曲

一只蝴蝶从敞开的窗户飞进来,在房间里一圈又一圈地飞...

穷小鬼与富大鬼

有个小鬼,是个新鬼,穷得叮当响。 有个大鬼,已经做...

深心誓出爱欲海,念佛顿断生死流

人身难得而易失,三途时长而苦重 深心誓出爱欲海,念佛...

为了将来的自己

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一位名叫克雷...

念诵这部经所得的功德,是尽虚空遍法界的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

幸毋相忘众生恩

了知六道众生都对我们有恩德,这是一个全新的观念。所...

凭一只死鼠致富的乞儿

佛陀广开法门,希望弟子能通达佛知见、力行佛本怀之法...

【推荐】借恶缘作为往生净土的增上缘

我们如果修行念佛法门,奉行净业三福,但为世间的尘劳...

宽严法师:六度与生死轮回

有人说,现在的世界是修罗世界。修罗的特性是什么?就...

我们怎么去为死亡做准备

有白昼就必定有黑夜,所以就必须要为黑夜的到来作准备...

坚持念佛定能改变命运

念佛法门,是后世最有效的修行方法:诚心念佛一句,能...

什么是世俗谛与胜义谛

问: 什么是世俗谛、胜义谛? 宏海法师答: 世俗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