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生活就是修行》

圣严法师  2010/06/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禅的修行,目的是要让我们在生活中能够身心平安、少烦少恼, 所以学到观念、方法后,一定要经常练习,才能达此目的。在中国禅宗的传承上,至今尚有临济和曹洞两个宗派,教人修行的方法各有不同。临济宗的方法是参话头,曹洞宗则为修默照 。

参话头,即心里平静时自问:「未出娘胎前,我的本来面目是谁?」这一话头不是用头脑去思考,或者由「我」来回答,而是由话头自己给答案。用头脑思考,想出来的是烦恼、是分别心,而不是智能。

但在心情混乱时,则先问:「是谁的心情在混乱?」心情混乱,内心一定不快乐,既然不快乐,为何这个「我」还要自愿不快乐呢?这一问,混乱的心自然会平静下来。当心平静后再问:「我的本来面目是谁?」

话头的目的,主要是将自我中心的执著,逼到死角去。唯有自我中心粉碎时,与解脱相应的无漏智能才会现前。大乘佛法主张众生平等,不仅众生和众生是平等的,众生跟诸佛也是平等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而佛性就是我们未出娘胎前的本来面目。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冶开老和尚是怎么开悟的

选佛场,一念净心成正觉,看谁能在这里把世间一切的万...

歇即是菩提

用功很简单,高旻寺是一个禅宗道场,禅宗道场是讲用功...

动静一如才是真定

所以我们要成道,就须去除这世智辨聪,时时心空如洗,...

并不缺少佛性

赵州禅师是一位禅风非常锐利的法王,学者凡有所问,他...

妙境法师:四护法门

经论中有法门名为四护:一、命护 二、力护 三、心护 四...

慧律法师《往内在寻找自性》

开悟不是从外在找寻,而是不断观照内心才有可能获得的...

圣严法师《本来无一物》

问:六祖惠能大师有一个偈子,本来无一物是其中的一句...

淡泊宁静,安住道法

出家修行这条路,发心确立深远目标非常重要。这个目标...

【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地藏十轮经...

【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

【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信受演说《金刚经》的功德

听完《金刚经》之后,如果能够相信它、接受它,还能说...

【推荐】贫不等于苦,富也不等于乐

如果我们缺乏生命的意志,并且对生命价值没有正确的认...

圣严法师《念佛禅七开示精华录》

念佛也是禅 念佛,通常被认为是净土法门,为什么成了...

圣严法师:人生的意义是与人分享

活著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人的生活,是为了提升自己的...

【佛教词典】坚林

(地名)梵名沙罗Sāla,译为牢固。佛在此林中取涅槃。...

【佛教词典】断事欲

【断事欲】 p1416 瑜伽十七卷六页云:云何断事欲?谓如...

为什么净土宗特别强调发愿

仗阿弥陀佛慈悲愿力了生死之易,易在什么地方?不一定...

散乱心念佛是否可以往生

问: 散乱心念佛是否可以往生? 大安法师答: 散乱心...

【推荐】造寺供养舍利,非比丘正业

《僧祇律》记载这段迦叶尊者在佛陀圆寂之后,对比丘们...

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

我以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

经常这样修行,就能解脱生死业力

我们应该知道,这一切的境界是我自己的妄想捏造出来的...

星云大师《四个问号》

各位贵宾、各位老师、各位学员: 在天气这样炎热的时...

总观极乐世界依报庄严

(一)举所观境 众宝国土,一一界上,有五百亿宝楼。 ...

人人都有佛性,为何还要学佛

问: 人人都本具与佛同等的佛性,为何还要学佛? 证严...

念佛人临终时要注意什么

问: 请问老和尚,念佛人临终时要注意什么? 本焕法师...

佛门秘传除病健身法

佛门僧侣,素有苦行僧之称,他们生活虽清苦,但长寿者...

跟佛菩萨感应道交,必须具备一些条件

为什么我们要打佛七? 因为要跟佛菩萨感应道交,必须具...

念佛对治恶业障道

恶业障道发相,亦有三种:一沉昏闇蔽障、二恶念思惟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