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慧律法师《往内在寻找自性》

慧律法师  2010/06/21  繁體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开悟不是从外在找寻,而是不断观照内心才有可能获得的结果。

一天,一位基督徒来见我,他因为看到释迦牟尼佛成道时所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于是质问我:「佛陀所说的话,怎么如此狂妄!」

我告诉牠是误会了其中的意思,「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我」不是色身,而是指真我、是指本性,天上天下只有本性是最尊最贵的。」

所以,我们赞诵经文,要了解佛经所指的涵义,例如心经说:「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身香味触法。」意思是说不要受六根的束缚、不要受六尘的诱惑,对于外境不拒、不留,心不为所动,这样就能够「唯我独尊」。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拥有无量的智慧,心就可以独自存在。「独自」是件不容易的事,例如开车,一旦遇上塞车,许多人都会情绪烦躁、拼命抱怨,很难置身事外。所以,人大都在不自觉中受到外境的影响,无法将自己的心独立。

有一次,我去台东演讲,途中路面非常颠簸,在车上弟子就说:「师父,很抱歉啊!」我告诉他:「这条路不错啊!像骑马一样,平常要找这种路还不容易呢!」我们碰到境界,只要观想成好的一面就不会起烦恼。

烦恼、不烦恼都是心的问题,开悟的人为什么烦恼较少?因为悟到了大家都有本性,更加地认识自己,所以对事对物较不执着,烦恼相对也就减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慧律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下载手机APP客户端

可以更方便的学佛法...

圣严法师《随相而离相》

船过水无痕、鸟飞不留影;成败得失都不会引起心情的波...

行住坐卧二六时中,一切无心不被物转

佛所说法,千经万论,总是要众生明自己的心。若人识得...

为什么修道人会着魔

为什么修道人会着魔? 「贪求冥感」。 在修行当中的时...

圣严法师《如何和不喜欢的人相处》

中国人常说的人缘,日本话称为人气。例如,有的明星在...

昌臻法师《正助双修与理事双修》

这一期念佛七明天就圆满了。为了便于大家讨论,今天提...

修此五念门,毕竟得生安乐国

【原文】 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门行成就,毕竟得生...

培植福德的十种方法

一、孝亲 百善孝为先,所以孝亲为修福第一要务,人间第...

六念法

【记】 六念,且制清晨,实通朝夕。利根之人,口口着着...

楞严咒注音版

楞严咒注音版...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

如何看待孩子的教育

问∶ 您认为对孩子的教育从您的角度该如何进行? 慧律...

慧律法师:要站在别人的立场着想

心理学家说: 我们一定要了解别人的立场,人与人之间...

【推荐】祈愿正法重现

【前言】 本光碟所提建言绝非针对任何道场或个人,纯...

这一句佛号是方便,也是究竟

这个息灭贪瞋痴,它很重要的,诸位要有一个很正确的观...

【佛教词典】生死

【生死】 谓依业因而于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

【佛教词典】出家正行所获三种胜利

【出家正行所获三种胜利】 p0484 瑜伽十九卷一页云:谓...

【视频】《普贤行愿品》比丘尼唱诵版

《普贤行愿品》比丘尼唱诵版

【视频】佛教的四种缘起观(净界法师)

佛教的四种缘起观(净界法师)

【视频】西安净业寺(律宗祖庭 丛林之冠)

西安净业寺(律宗祖庭 丛林之冠)

惟贤长老《儒释道三教文化各有特点》

我今天来到这里(三学书坊),很高兴,为什么?这里有...

一句恶言堕粪池中虫

证严上人述说《贤愚经》故事叮咛大众,在凡夫地修行,...

佛陀与阿难的往昔因缘

人与人之间,相处得欢喜或满腹烦恼,需看过去是否和对...

修行要依法不依人,依人的风险太大

为何而来 作为凡夫的我们,在这样一个普遍都向下沉沦的...

钱员外投胎讨债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明末清初年间。距北京城几十里外有一个村子...

离开尘欲,求生极乐

修行就是要离开尘欲,要发菩提心。觉明妙行菩萨进一步...

何为三禅?它有哪五种功德?

阿难!此三胜流,具大随顺,身心安隐,得无量乐,虽非...

参禅人的一念之差

我以前跟谛闲老法师学教,在他那里参学。听谛闲老法师...

沉香木

从前有一位长者的儿子,到大海里去采取沉香木,经过了...

羡人不如慕己

羡慕或许是人的一种天性吧。就像我家的小调皮,自己有...

快乐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个方向

从前看童话书,有许多是关于王子和公主的故事。这种故...

为什么用恭敬心对待人,他们反而觉得我好欺负

问: 请问法师,为什么我用恭敬心对待一些人,他们反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