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陀与阿难的往昔因缘

证严法师  2011/11/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人与人之间,相处得欢喜或满腹烦恼,需看过去是否和对方结了好缘。有所付出,彼此互相关怀、互相照顾,即是好因缘。佛陀常常教导弟子要时时与人结好缘,曾讲述了一段他与阿难的往昔因缘,希望弟子重视因缘,多结善缘。

长者与小沙弥的善缘

在久远劫前,有一位老师父带着一群年少沙弥在一间古寺里修行。他的教法很严厉,严格要求沙弥要精进用功,勿自我放纵、浪费时光。

老师父常对小沙弥们说:「大家要精进用功,不管是行、住、坐、卧,一定不离经文。哪怕是在外托钵,走在路上也同样要时时背诵经文。」

其中有一位小沙弥,他谨记老师父的教法、依言奉行。有一天,他托钵出门乞食,眼睛专注地看着钵,直直地向前走,口里朗朗地背诵经文。

那时,有一位长者看见他,打开大门要让他进去,可是由于小沙弥背诵得很入神,而忘记了要托钵,一户户地走过去。

长者看到小沙弥从他家门口经过,嘴里还一直念诵经文,没有注意到周围的情形,觉得这位沙弥很可爱!他就向前叫道:「来,来!这位年轻的沙弥,你的钵还是空的,怎么走过我家门口而不进来呢?」

小沙弥说:「长者,我太专心背诵经文了,所以走过头而不自知!」

长者又问:「你为何这么专心,乃至于对周围的环境都没有感觉呢?」

小沙弥说:「我师父对我们的要求很严格,教我们要守住一念心,不能放纵,要时时精进。所以我们每天都要背诵很多经文,而且要背会才可以回去。」

长者就说:「你这么用功精进,不如以后每天都来我家,我供给你满钵的食物,那你就不用再费心沿路托钵了。」

从那开始,日日、月月、年年,都是由长者供给他基本的生活所需,让他无后顾之忧的修行。年轻的沙弥很感恩,更加专心精进、深入经藏。

修行不能离开人群

佛陀说完这个 故事 ,告诉弟子:「当时的沙弥就是我,而那位长者就是现在的阿难。阿难生生世世都护持我,我则引导阿难入正知见,这都是因为过去种种好因缘的结果啊!」

人与人间的相处,有「因」必有「缘」。有了因缘,才有互相对待的结果和彼此感受的回报,这是日常生活中不曾远离的。人无法离群索居,人群中要相互依存才能生活,所以要「安处于群众」,需与人结好缘。

释迦牟尼佛离开皇宫到处参访、求道时,虽然有一段时间是在苦行林静修,但是他成道之后,为了教化众生,还是必须回归人群。所以修行不能离开人群。

总之,与人结好缘,将来有朝一日有所成就,才有办法、能力及因缘度化众生。所以善缘是很重要的。

照顾身口意 结好众生缘

在日常生活中,语默动静都需很用心、谨慎,比如说话,要为对方设想,说了这句话会让对方安心,或是让他烦心?不要逞一时之「口快」而去伤人,让人起烦恼,那就结了恶缘。恶缘不只在今生会有障碍,让对方心中产生怨恨;即使来生来世也会变成障碍,阻碍我们的道心、道行。

所以,发愿度众生,此时就应照顾好身、语、意业,结好众生缘。凡事都要多用心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多善根福德因缘来自于阿弥陀佛

复次,佛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众生多福德...

无量佛国净土,为何只求生西方极乐

有人再问:为什么我们不遍缘法界很多的净土呢?为什么...

北宋宰相张商英的学佛奇缘

张商英是一位宰相,他信佛的经历有点奇特。他原来对佛...

跟众生结净土缘

佛在世的时候有这么一桩事情,有一个国家的众生很难教...

人生最大的悲哀是什么

大部分的人,人生最大的悲哀是什么?是我们花了太多的...

圣严法师《花开花谢,不执著》

世间的万事万物,不论是山川大地、环境中的任何事物与...

拔提释王作比丘缘

释迦牟尼佛夜半踰城出家,雪山苦行六年,最后于菩提树...

胎生是什么因缘而投胎

看四生成就。先看详示胎生。 见明色发,明见想成,异见...

【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

【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拔提释王作比丘缘

释迦牟尼佛夜半踰城出家,雪山苦行六年,最后于菩提树...

贪欲如举债

佛陀游化到舍卫国,居住在胜林给孤独园。有一天,佛陀...

八位祖师以出家身孝养父母的故事

世人多有一种误解,认为出家人剃发染衣、辞亲割爱,必...

妙高禅师

妙高,字云峰,长溪人,他家世世以儒学为业,他母亲临...

【佛教词典】富兰陀罗

(天名)Pūrandhara,帝释之一名。杂阿含经四十曰:释...

【佛教词典】知根无所畏

菩萨四无所畏之一,即菩萨知道众生的根基,所以能够对...

幸毋相忘众生恩

了知六道众生都对我们有恩德,这是一个全新的观念。所...

印光大师讲述的三桩观音菩萨治病救人的真实故事

『诵持此神咒者,世间八万四千种病悉皆治之,无不差者...

四事之教

释迦牟尼佛与大比丘众五百人,在古印度毗舍离城的祇园...

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

吾常谓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

知道「没有声音」的是谁呢

我们看就闻性示因常,就着听闻的体性(注意,不是就着...

【推荐】真正能带到来生的有多少

关于出离心,我们要知道到底离开什么,很多人修出离心...

同样一句话,就有着不同的结果

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时候因为父母、师长、朋友...

有多少时间,尽量念多少佛

这个持名念佛呀,这个名号当中是庄严,这个名号是从阿...

早晚功课不是念给佛菩萨听的

学佛从来都看不见自己的过失,怎么去改过呢?不改过怎...

让微笑常在

一直以来,微笑被人誉为忘忧之草,解花之语。踏遍红尘...

降伏内心淫念欲望的方法

有一次,尊者宾陀罗婆罗陀阇在婆磋国游化,住在首府拘...

学做忍辱负重的出家人

从行者身分而成为沙弥,有落发剃度的仪式,但落发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