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容人与结缘

2013/04/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容人与结缘

每个人由于自己所受的教育程度、思想修养以及成长的生活环境不同,对同一个人会有不同的评判标准。他们往往以自己固有的评判标准来看待别人,对不符合自己要求的人往往加以苛求和责难。长此以往,许多本来与他相处融洽的人,便会渐渐离他而去,最后只留下一个孤零零的自己。其实,人应当养成容人的雅量,这样,我们才会结下人缘,从而与人和睦相处。

《菜根谭》云:“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这段话的意思是:一块堆满了腐草和粪便的土地,才是能生长许多植物的好土壤;一条清澈见底的河流,往往不会有任何鱼虾的繁殖。所以一个有高深修养的君子,应该有接纳庸俗的气度和宽恕他人的雅量,绝对不可自命清高不跟任何人来往而陷于孤独状态。

世间俗语也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水太清,鱼类反而无法生存,人过于看重别人的优缺点,就会交不到或者失去朋友。可见,一个人如果太孤芳自赏不但交不到朋友,就连任何事业也很难有所成就,因为他已经陷于孤立无援状态。一个人要想创造一番事业,也必须要有恢宏的气度,俗话说“宰相肚里能行船”,就是说的这个道理。能容天下的人才能为天下人所容,这样才能够广结人缘。所以,凡是一个能创造大事业的人一定有容人的肚量。

为了说明人应当具有容人的雅量,《菜根谭》中又云:“用人不宜刻,刻者思效者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作为一个领导人,在用人的时候,应当对人宽厚而不刻薄。因为,如果你待人刻薄,即使想为你效力的人,也因受不了你的苛刻而设法离开你。

我们在看待别人时,不能以自己已有的成见来要求别人,而应该多看别人的长处,少盯别人的短处,莫去苛求与责难,学会理解与宽容。当我们宽容了别人,会使别人对我们生起感恩之心,从而能够更加尊重我们,与我们结下善缘。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世上并没有十全十美的人,而且好人和坏人之间,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相互转化,好人也可能变坏人,坏人也可能变好人。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因此,好坏之间并不是绝对的,绝不能因一时一事而对某个人做出盖棺定论。有一位古人这样说“容得几个小人,耐得几桩逆事,过后颇觉心胃开豁,眉目清扬,正如品味橄榄,当下不无酸涩,然回味时满口清凉”,实际上容忍小人有时确实难以做到。不过,假如我们能有“倒吃甘蔗,渐入佳境”的人生态度,自然就会有“厚德载物,雅量容人”的胸襟。

作为佛教信徒,我们不但要学会宽容自己看不惯的人,而且还应当学会宽容伤害过我们的人。因为,学会宽容他人是我们必备的基本功。

当我们进入佛寺天王殿时,都会看到大肚弥勒菩萨袒胸露腹,笑呵呵地欢迎我们。弥勒菩萨就是忍辱宽容的典范。他告诉我们,对待别人的侮辱,应该采取忍辱宽容的态度来对治。

孔子云:“人之初,性本善。”其实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如果你对那些是非之人的中伤行为不予理睬,并且宽容他们的过错,日久天长,会使他们的良心发现,从而对自己的错误行为追悔莫及。在良知的驱使下,他们会主动向你忏悔道歉,请求你的宽容。他们也会因此而宽容别人。这样,你就减少了与人结冤的时机,而多了一份与人结缘的机遇。

虽说“出污泥而不染”才是君子之所为,但是独善其身在现实生活中不一定能够办得到。其实,世间并无绝对的真理,而且正邪善恶交错,所以我们立身处事,只有具有清浊并容的雅量,才会有仁爱友好的人缘。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本焕老和尚:未成佛道,先结人缘

103岁的本焕长老豪言要活到120岁 我还是个小和尚 晨曦...

把宽容留给折磨你最深的人

有一群儿狼,经常到一个牧场叼羊,牧场主用了整整一个...

【推荐】以诚待人就是自己最重要的「贵人」

真诚既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负责。敷衍和欺骗...

有对错的概念,你就很难调伏妄想

这个人天乘,你可能要经过三年五年的时间,必须要扫除...

如何劝人改错

问: 团体里有人习气重,恐将影响新发意的菩提种子退...

如何放下多年来的怨恨心和悔恨心

问: 如何放下多年来的怨恨心和悔恨心? 大安法师答:...

跟人打交道,如何判断对方是否值得交往

怎么看一个人的命呢?第一个,看他有没有孝心;第二个...

与各种人相处的秘诀

会与人相处,可以让你少走弯路,尽早成功。其实,每一...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

【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

净界法师:佛遗教经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第...

美国畜牧大亨不敢吃自己养的牛肉

【导语】霍华李曼,一位曾经拥有上万亩农场以及数千头...

庐山莲社西方发愿文

【原文】 惟岁在摄提格(1),七月戊辰朔,二十八日乙未...

把心真正放在佛上面

念佛是靠我们的信心和愿力,心清清净净地念,是要把心...

【佛教词典】施行

布施的行法,亦即把自己的东西送给人家。...

【佛教词典】他己

(术语)他人与自己。出生菩提心经曰:当知是人解脱他...

明海大和尚:佛教的规矩

今天首先跟大家讲一个题目,就是出家人与在家人的关系...

孤独的放生者

带孩子到国父纪念馆的湖边散步,我们看见在西边有一个...

从阿弥陀佛因地发愿来解释无量寿

法身寿命无始无终,报身寿命有始无终,此亦佛佛道同,...

【推荐】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

从佛教的角度来讲,忍是一种度化众生的法门,具有深刻...

佛学常见辞汇(七画)

【弟子】 徒众对老师的自称。 【伽蓝】 1.僧伽蓝...

十念念佛以及回向之法

念佛的方法,比较常用的有观像念佛和持名念佛,观像念...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原文】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制之若无,斯为圣人...

佛陀对弟子的态度

佛陀平常对于自己弟子的态度,不但慈爱、坦率,尤其难...

印光大师《因果》

一、因果的普遍性 世无无因之果,亦无无果之因。喻如...

佛说骨节烦疼因缘

佛住止在阿耨大泉时,有五百位大比丘众随侍在侧,皆是...

心一定下来,那个舒服是难以言表的

现在讲讲念佛的感受。今天有居士来找我,她说她在念佛...

将挑剔转为善用

在一个小小的同学聚会上,有个漂亮女孩在喋喋不休地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