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佛对治恶业障道

智者大师  2014/03/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念佛对治恶业障道

恶业障道发相,亦有三种:一沉昏闇蔽障、二恶念思惟障、三境界逼迫障。

一、沉昏闇蔽障者。行者于修定欲用心之时,即便沉昏闇睡,无记瞪瞢,无所别知。障诸禅定,不得开发,是为沉昏闇蔽障发之相。

二、恶念思惟障者。若行者欲修定时,虽不沉昏闇睡,而恶念心生。或念欲作十恶、四重、五逆、毁禁、还俗等事,无时暂停。因是障诸禅定,不得开发,是为恶念思惟障发之相。

三、境界逼迫障者。若行人于修定之时,虽无上事,而身或时卒痛,觉有逼迫之事。见诸外境,或见无头手足、无眼目等,或见衣裳破坏,或复陷入于地,或复火来烧身,或见高崖而复堕落、二山隔障、罗刹虎狼,或复梦见有诸恶相。如是事皆是障道罪起,逼迫行人,或令惊怖,或时苦恼。如此种种,非可备说,是名境界逼迫障发之相。

治恶业障道多病。如经中说:“障道者,教令念佛。”今障道既有三种,对治则亦立三:

一、明治沉昏闇塞障发者。恶业病相如前说,对治应教观应佛。三十二相中,随取一相,或先取佛眉间毫相,闭目而观。若心闇钝,悬作不成,当对一好端严形像,一心取相,缘之入定。若不明了,即开眼更观,复更闭目。如是取一相明了,次第遍观众相,使心眼开明,即破昏睡沉闇之心。念佛功德,则除罪障。

问曰:若取其相分明,能破沉昏者,何不作九想、白骨等观?

答曰:九想、白骨,但是生死不净之身,除罪义劣,故非对治。

二、明治恶念思惟障者。障发如前说,对治应教念佛功德。云何为念?正念之心,缘佛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一切种智,圆照法界,常寂不动,普现色身,利益一切,功德无量,不可思议。如是念时,即是对治。何以故?此念佛功德,从缘胜善法中生心数。恶念思惟,从缘恶法中生心数。善能破恶故,应念报佛。譬如丑陋少智之人,在端正大智人中,即自鄙耻。恶亦如是,在善心中,则耻愧自息。缘佛功德,念念之中,灭一切障。

三、明治境界逼迫障者。罪业发相如上所说,对治方法应教念法佛。法佛者,即是法性平等,不生不灭,无有形色,空寂无为。无为之中既无境界,何者是逼迫之相?知境界空故,即是对治。若念三十二相,即非对治。何以故?是人未缘相时,已为境界恼乱,而更取相者,多因此着魔,狂乱其心。今观空破除诸境界,存心念佛功德无量,即灭重罪。此为对治,于义可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智者大师文章列表

【推荐】极乐世界与华藏世界的关系

在华藏世界海世界种里面有二十重世界,第十三层就包含...

信愿念佛,癌症痊愈

我是一个命运多舛之人。二十多岁的时候,因为车祸失去...

念阿弥陀佛能否灭除定业

原文: 须知一句阿弥陀佛,持之及极,成佛尚有余,将谓...

发愿度人进佛门但并不如愿,是否应放弃

问: 值此末法时期,善知识难遇,众生不知念佛。弟子...

现生可以了生死者,唯有净土一门

原文: 须知佛法法门无量,修之及极,皆可以了生脱死。...

前世一念之迷与净土失之交臂

生苦我们都忘记了。虽然我们在娘胎里那个苦啊,我们每...

地狱众生尚能拯救,何况人道众生

阿弥陀佛的大愿是他因地发的,大力是他果地上的展示。...

净土法门,一代时教中之特别法门

念佛求生净土法门,乃如来一代时教中之特别法门。普被...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

菩萨的两大根本——誓愿力跟观照力

从这样一个万法唯识的道理,菩萨生起了两种的功德力:...

老是走神,静不下心来怎么办

问: 阿弥陀佛,师父,我老是走神,静不下心来怎么办...

能够调伏自己,就战胜了所有的外境

正修当中有一个偈颂,先看一个偈颂。 《行论》云:恶有...

空心看世界

当我看到水田边一片纯白的花,形似百合,却开得比百合...

【佛教词典】方等戒坛

(术语)依大乘方等之文所立之戒坛也。与南山所制之小...

【佛教词典】卵生

(术语)四生之一。依卵壳而生者。大乘义章八本曰:如...

三福怎样操作才有把握往生

问: 《观经》中佛告韦提希,欲往生彼国(西方极乐)者...

宽恕行忍的龙

大海中住着两条龙,一个生性刚直,一个生性慈忍。一日...

赛月童子

人生如梦,而人就在无常的人生中不断地追求、幻想,所...

佛号要念出一个味道来

我们往生极乐世界,蕅益大师说:没有平时的正念,绝无...

善用这个念头,是心就是佛

你要知道怎样叫「念佛」。念头是真的放在「佛」,那叫...

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无上的密咒

现在在家居士,你别看他愚夫、愚妇、老太太,他们真正...

【佛学漫画】达摩大师

禅自拈花来,达摩苇上飘...

佛教过堂的要点与意义

佛教传到汉地之后,形成了严格的过堂用餐仪轨,规定了...

这些名言都是有后半句的

1、父母在,不远游 原文: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

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

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

何谓「等觉」、「妙觉」

我们看等觉菩萨。 等觉亦名一生补处。谓所证觉体与佛相...

活着的水

仪山禅师有一天洗澡,水太热了,就呼唤一位年轻的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