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动静一如才是真定

元音老人  2017/01/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动静一如才是真定

所以我们要成道,就须去除这世智辨聪,时时心空如洗,内不随念转,外不为境牵,精勤锻炼,损之又损,方能成就。

六祖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既然自性具足一切,无所不有;本来清净,与佛无二,我们果能心空无染,还有什么不成就的呢? 后来大慧宗杲作了个偈子颂这个出定公案,他说:“出得出不得,是定非正定。”你在这里搞出定入定,你这个不是正定,是死定,真正的定是没有出入的,动也如此,静也如此,不是死坐在那里不动,而是妙用无边的,不是说话做事就不在定里,而是心无所住,动时不见动的。你假如住在静相上就不是正定。

罔明与文殊二位大菩萨尚且在出定入定上做文章,就不免离开本位了。宗下说:“片时不在,便同死人。”离开本位就丧失了性命。所以大慧宗杲禅师的偈子最后结束说:“罔明与文殊,丧却穷性命。”这两位大菩萨、佛和女子演个戏给我们看,就是让我们知道用功怎么用法,这点非常重要,我们用功千万不要取死定,要活泼泼的一切无碍。

懒融禅师说:“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就是说正做事时,正说话时,我们的心还是无所粘染安住不动,不是坐在那里不动能定,事情一来就乱了,要动静一如才是真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自己救自己

有一个叫通一的比丘,禅修多年,不得要领,就去请示心...

一切不离自性,自己的心就是真佛

禅堂里是讲心地法门,没有什么好讲的,扯来扯去是消磨...

心外焚香求福了不可得

在达摩祖师《观心论》这部书里面(这个论,相传是达摩...

坐禅就是一个不断放下的过程

坐禅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放下的过程。不断地放下...

以道念为家庭,以参禅为事业

参禅人,最要放得下,才有禅参,有心可用。世间事放得...

以三见阐明破三关

修行要在实行,不是口说就能起作用的。此事无形无相,...

达摩大师破相论

问曰:若复有人志求佛道者,当修何法最为省要?答曰:...

心随境转,心也跟着生灭

随着我们佛法修学时间的增长,我们整个修学的功夫也应...

障碍大乘的32种因缘与速得成就菩提的32种因缘

尔时,宝女白佛言:世尊,何障碍故,不令众生疾得大乘...

念念不被骄诳染

各位善知识,禅宗一法是心地法门,不可离开心地以外用...

如何正确修习大乘的空观

大乘止观的智慧,我们在这个地方作一个总结。大乘止观...

何以念一声佛号能灭多劫重罪

中国向有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之说,侧面反映出中国...

【佛教词典】阿罗汉果

【阿罗汉果】 p0777   显扬三卷十一页云:八、阿罗汉...

【佛教词典】出世间上上禅

指最高境界之出世间无漏禅。共有九种,即:自性禅、一...

记住这四句话,到哪里都能自在

虚云老和尚在世经常说: 随缘就是家乡,放下就是道场。...

做人请牢记十个字

第一个字:清。 不是自己劳动所得不要,不要授人以把...

佛教的治心法

《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

唐代中原著名高僧一行和尚

一千二百六十年多前的唐开元年间,一位身披袈裟的和尚...

乘愿再来是化身还是胎生

问: 乘愿再来的菩萨是化身,还是胎生?如果是胎生,...

盘点所剩的资产,看看何去何从

学佛,必须意识到人身的可贵。就像我们有一笔资金,应...

修定的资粮

修道的时候要有助道因缘,什么是助道因缘呢? 你修道的...

星云大师《为妻子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已经是一个有家室的人了!我知道...

君子有九思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

惭愧为入道之初步

原文: 当生大感激,生大惭愧。惭愧心生,邪僻心灭。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