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动静一如才是真定

元音老人  2017/01/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动静一如才是真定

所以我们要成道,就须去除这世智辨聪,时时心空如洗,内不随念转,外不为境牵,精勤锻炼,损之又损,方能成就。

六祖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既然自性具足一切,无所不有;本来清净,与佛无二,我们果能心空无染,还有什么不成就的呢? 后来大慧宗杲作了个偈子颂这个出定公案,他说:“出得出不得,是定非正定。”你在这里搞出定入定,你这个不是正定,是死定,真正的定是没有出入的,动也如此,静也如此,不是死坐在那里不动,而是妙用无边的,不是说话做事就不在定里,而是心无所住,动时不见动的。你假如住在静相上就不是正定。

罔明与文殊二位大菩萨尚且在出定入定上做文章,就不免离开本位了。宗下说:“片时不在,便同死人。”离开本位就丧失了性命。所以大慧宗杲禅师的偈子最后结束说:“罔明与文殊,丧却穷性命。”这两位大菩萨、佛和女子演个戏给我们看,就是让我们知道用功怎么用法,这点非常重要,我们用功千万不要取死定,要活泼泼的一切无碍。

懒融禅师说:“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就是说正做事时,正说话时,我们的心还是无所粘染安住不动,不是坐在那里不动能定,事情一来就乱了,要动静一如才是真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处理杂务也是修行

峨山慈棹禅师在月船禅慧禅师处得到印可,月船就对他说...

禅宗与净土宗之异同

一、绪论 众生因无明烦恼的迷惑而有六道轮回之业报,如...

去除比较计较,回归平等自性

有一个学僧道岫,虽然精于禅道的修持,但始终不能契悟...

制心一处是成功之道

蕅益大师《灵峰宗论》是有提到的。蕅益大师引用艳喜,...

圣严法师《禅--人类意识》

一、佛教对人类意识的分析 佛教把意识分为心、意、识...

参禅人,无长远心

参禅人,无长远心。这一句话,粗不尽会。细向自己胸中...

但于事上通无事,见色闻声不用聋

无常迅速,生死事大。众生界中顺生死底事,如麻似粟,...

怎样处理好学佛和学习生活的关系

问: 我有个同学,他是学生。在考试之前忽然生起了出家...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浴佛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

多欲为苦--警惕欲望的祸患

多欲为苦,意思是说:众生从无始劫以来,对欲望贪求无...

自己行善的心是真还是假

以前有几个儒生,去拜见中峰禅师 ,提出一个问题说:佛...

宽恕他人

有人伤害我们,他一定会内疚、悔恨,决不可再思报复。...

忍之久而纯,耐之久而熟

参禅人,切宜恒心远固,不得碰着即退。要知参禅事,大...

【佛教词典】净圣

(术语)清净之圣者也,圣者虽无不净,然此称其上位之...

【佛教词典】漏缚

漏,漏泄、渗露之意;缚,系缚之意;皆为烦恼之异称。...

【推荐】求生天国与往生净土有什么不同

生死大事是件不易解决的问题,如果我们只在生死死生之...

为什么因果丝毫不爽,不能抵消

我们看,丝毫不爽。前面我们解释平等流类,佛教的因果...

凡夫念佛十疑

《弥陀疏钞》中,莲池大师指出凡夫念佛十疑,不如借此...

看远、看透、看淡

看远,就是说凡是要看远。 怀有宽阔心胸,有长远的目...

凡事推因验果,皆可论及过去与未来

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有人爱拿自己的长处去揭别人的短...

涉水渡河的求法者

某一个时候,佛在一村落里,那个村落的东庄与南庄隔着...

不要逃避压力

压力不只是个埋藏潜伏在心中的无形杀手,而且影响深远...

做寿的问题

昨天,一信徒携其好友来访。见我的用意,除了看望问候...

要想解脱一定要看破财色

只要皈依三宝,能念三宝,都是修行;能这样的思想,这...

仁、义、礼、智、信对内脏的影响

◎一个人,只要是心正了之后,气就正,气正了之后,形...

智者大师把第六意识分成四种情况

第六意识它有自身的问题,也有内外的问题。我们谈谈它...

有三种福田要去耕耘

圣人告诉我们,有三种福田我们要去耕耘,会有好的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