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自己行善的心是真还是假

广行法师  2019/02/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自己行善的心是真还是假

以前有几个儒生,去拜见中峰禅师,提出一个问题说:佛教有“善恶报应,如影随形”的说法,和事实不符合。比如某人行善,为什么他的子孙却不兴旺;而某人行恶,家门反而隆盛,所以佛的说法没有根据。

中峰禅师就说:凡夫的情虑没有洗涤干净,智慧眼没有开启,所以,往往颠倒,常常把事情看错。善的被当为恶,恶的被当赞为善,这种事儿屡见不鲜。我们不怪自己是非颠倒,反而埋怨因果报应有差错,责怪上天的报应不公平,真是罪上加罪。

“缘起”本来无差错,只是凡夫心识颠倒,才对善恶、苦乐颠倒认识,这是凡夫的特色。

这些人不接受,善和恶怎么会弄反呢?我们为什么把善恶看颠倒了?一般人都不知道自己一向落在颠倒见当中,就连善恶这种基本问题也有认识上的颠倒。中峰禅师有智慧,有教学的方法,不去解释,让他们各自描述善恶的体相。

有一个学生就说:打人、骂人是恶;恭敬人、礼敬人是善。

中峰禅师说:不一定。

又有一个学生说:贪财非义妄取是恶,廉洁有操守是善。

禅师也说:不一定。

学生们各人说各人对善恶的看法,依次谈了自己的见解,中峰禅师都说不对,不同意。这些年轻的学生们,只看问题的表面,没有深究,往往把问题看错了。凡夫是在外在的形相上转,所以,对善恶的认识都不对。中峰禅师把他们的看法否定了。这些学生就因此向中峰禅师请问:到底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中峰禅师就说:“能给人利益的是善,只利益自己的是恶。”起心动念、言语作为是利益别人,是利益社会,是利益大众,这是善;如果是自私自利的,那就是恶。所以,存心只为他人好,不杂私心,则打人骂人都是善,心地良善的缘故。只求自己的利益,不论如何恭敬人都是恶,内心自私的缘故。

有益于人的,就算打人、骂人,都是善;对一个人有利益,打他、骂他,也是善!父母教训儿女,有时候打,有时候骂,都是为孩子好,那不是恶,那是善。学生不守规矩,老师处罚他,这不是恶,是善。如果是为了自私自利,只利益自己,就是恭敬人、礼敬人,那也是巴结,是恶,而不是善。

真善、假善一定要搞清楚。没有私心自利,起心动念,言语行为都是为利益社会、利益大众。利人,大公无私,这个善是真的。损人利己,那是内藏私意,这个善是假的,不是真的。

公是真,私是假。一个人为公,善就是真的;一个人为自己,善就是假的。

比如在大众当中,发心为公是善,只考虑自己是私。符合我的利益才做,不合我心意、让我吃亏的就不做,这是假善。从良心发出来的善,才是真善。也就是说,如果你发心,是从真心里发出来,利益大众的,这是真的。如果看到别人做,我们也去模仿,“袭迹”是模仿,这是假的,不是从你的真心里生出来的。为善最重要的是真心。

我们前面读的十个例子,这十个人修善,后面都有好的果报,什么原因?真心。只知道帮助别人,绝不求一点自私自利。真假要从这里辨别。

对善的真假有很多深浅不同的判定。从甚深的层次论真假,我们要细心去考察。“无为而为”,没有执着去做的善,是真;我们做善事,不露痕迹,不需要让人知道,你做的这个善事是真的,这叫阴德。有为而为的善,你是有企图,是有目的,才做这件善事,这个善事是假的。

以上的真假都要一一的拷问,自己行善的心是真还是假。如果是假,就要及时改正。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一言一行皆成因种:呻号比丘的口业果报

有一个大富长者,家财万贯,金银财宝取用不尽,尤其妻...

善人杨自惩的故事

鄞人杨自惩,初为县吏,存心仁厚,守法公平。时县宰严...

钓鱼的血泪忠告

我当内科住院医师的时候。有一天,在医院爬楼梯看见一...

一位妇产科医生迟到的忏悔

我是一个自医学院毕业就开始从事妇产科工作整整三十年...

有一种积蓄,是自己能带的去,别人夺不走

世间人都要讲积蓄,那积蓄的东西大概有三种类别:有一...

做这四种善事会招致恶果

善男子!有四善事,获得恶果。何等为四?做四种善事,...

《云居山志》上记载的「一粥之缘」公案

云居山就有过这个事情。某某禅师他听说云居山真如寺道...

做了不少善事,为何资粮力还是很有限

我们要思考一件事情,其实我们也做了不少善事了,我们...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浴佛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原文】 般若心经云: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度一...

虚云老和尚:参禅要旨

一、参禅的先决条件 参禅的目的,在明心见性;就是要去...

不是路到尽头,而是该转弯了

如何面对人生中的得与失,这恐怕是千百年来许多人苦苦...

高慢心的过失

高慢心的活动,一般来说,它不太可能出现在初学者,因...

【佛教词典】摄念山林

(杂语)坐禅于山林也。法华经序品偈曰:又见菩萨离诸...

【佛教词典】五业

(名数)五种之业也。有四种:(一)顺现法受业,顺次...

若不以教印心,终落邪魔外道

佛祖一心,教禅一致,宗门教外别传,非离心外,别有一...

十大愿王导归极乐

【原文】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

【推荐】本色而脱俗是一种魅力

大学毕业后,我不走包分配的老路,直接到一家外企工作...

圣严法师:随时要有面对无常的心里准备

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有面对无常的心理准备,走完第一...

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到的工作不想做

道德首要做人基,学是成就功德地,耐得人事多历练,心...

为官无功便有过,为僧无德便有罪

清朝才子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古时有一官...

修福从珍惜一粒米开始

一粒米在现代人眼中,谈不上有什么价值,但要知道需多...

无你无我

有僧人问京兆兴善寺的惟宽禅师:道在什么地方? 惟宽...

《黄帝内经》养生精华50句

▍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

找到清净本性,这才是成佛的根本

大乘佛法的菩萨道跟一般外道的修学有些地方是相同的,...

心灵哲学小故事

礼物 佛陀在旅途中,碰到一个不喜欢他的人。连续好几...

星云大师:工作的态度

工作即生活!所以,世间每一个人都不能没有工作。要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