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福从珍惜一粒米开始

衍慈法师  2013/08/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修福从珍惜一粒米开始

一粒米在现代人眼中,谈不上有什么价值,但要知道需多少因缘才能成就这一粒米呢?农夫播种、耕耘、施肥等等,辛劳的付出,还要有阳光、水份等各种助缘,及不遇上天灾,才可享用这粒米。社会上无论是富人或穷人,在日常生活上,有些人会珍惜一切,也有些人习惯浪费,其中浪费食物是最普遍的现象,如把剩下的饭菜倒掉,若不喜欢吃的东西就不要,在家里或餐馆,常见有这种情况。衣服也一样,要追上时尚,不合潮流或不喜欢的就不要,一点都不懂得珍惜,平时日用的东西也随便浪费,反正有钱便可再买。看似平常的事,一般人都不留意,不会放在心中。须知人一生当中,所穿所吃的,一切物质皆得之不易。

弘一大师自小受到家庭教育,要惜福,有这样的一句话;“惜衣、惜食不为惜财,为惜福。”浪费衣食即是浪费福报,福报是前生积善修来的,如果将自己的福报糟蹋,不但不惜福反而折福,没有福报是很苦的,尤如一个银行户口只有支出,没有收入一样,必会坐吃山空。这“银行户口”应该如何保持常满呢?先要在日常生活中,从惜福做起,自己拥有的一切,都要珍惜、爱护,需有计划,要勤俭,不乱挥霍,而且还要培福,广结人缘,凡遇见有需要帮助的情况,应量力援助,布施是富裕之因,所以不论金钱物质,身体力量,无畏言语,时间及精力等都要布施,这都是培福的方法。

要知道人们对物质的欲望往往是“贪之无厌。”至于好或差,视乎你懂得惜福与否?有谓:“知足常乐。”不珍惜日常一切物质,如食物随意浪费,必然落因果,《地藏经》中云:“饮食无度者、得饥渴咽病报。”因果是自负,丝毫不爽,他人是无可代受的,谁也保障不了你将来果报呢!所以大家要惜福。

佛世时有一个这样的故事,天人化为一个老婆婆在纺棉花,阿难去乞食,婆婆给他七粒米,阿难动念嫌少,老婆婆即说:“六月太阳如火烧,种田农夫背晒焦,七粒白米非少可,我家罪业要你消。”阿难返回佛所,佛已知此事,嘱阿难将袈裟拿到海边浸一下,海上风浪很大,阿难使用神力,将须弥山也移来压在袈裟上,风浪仍旧不止。佛嘱阿难从中取一粒米放在袈裟上,阿难依教奉行,大海即风平浪静。佛故说:“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所讲一粒米不可以轻视也,佛陀的这番话虽然是用来训示修道人,但喻意深远。

在六道人伦中,还是以贫困受苦的众生居多哩!君不见我们的世界有多少人天天在忍受着饥饿的痛苦。佛的眼中,一粒米有如此伟大的意义,大家实应记得,一粒米都要珍惜。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衍慈法师文章列表

偷人之物,折已之福

凡有主物,不可偷取,偷小丧品,偷大招祸, 偷人之物,...

珍惜福报,得无尽因缘

雪峰禅师和同伴三人出外传道。一天黄昏里,他们走在河...

亡德而富贵,谓之不幸

人们常说,早年丧父,中年丧妻,晚年丧子是人生三大不...

一边想发财,一边却挥霍浪费

问: 如何发财? 梦参老和尚答: 很简单,做布施。我...

少年东来忍辱得福

东来老家的邻居成哥,是他五服(谓高祖父、曾祖父、祖...

有了得失之心,你就不得自在

人之所以不得自在,多数是因为得失之心,一般人若是有...

事业的成功与否跟因果有关联性吗

问: 我是一名本科应届毕业生,最近一年来,看到身边很...

圣严法师《请客不小气也不浪费》

中国人很怕被别人批评为小气,总希望让别人觉得自己很...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父母是世间最胜福田(经典节录)

《分别善恶报应经》(节录): 复云何业获报多病。有...

世间有五种不易

黄龙慧南禅师说世间有五种不易。一化者不易。二施者不...

不读诵经典就一门深入的话,是非常危险的

问: 末法时代众生,以障深慧浅为主要特征,不知一门...

你念什么就往那个法界走

问: 法师您讲到说十法界形成的原理和念佛的原理是一样...

【佛教词典】五杂行

唐善导大师说往生净土之行业,除五正行之外亦可修其他...

【佛教词典】推官

唐代官名,为节度使、观察使等僚属,宋沿其制,实为郡...

治疗眼病的偈语

(一)瞎子竟重见天日 (作者:煮云大师) 不多久以前,...

【推荐】勿做人生遗憾事

遗憾的事是恨错难以补救,后悔不已也。如一句话令人难...

缘份的秘密

在人的一生中,屈指算来,与自己有密切关系的人并不多...

圣严法师《你会吃饭吗》

吃饭要如何吃出健康?吃出味道?这要由我们吃饭的心态...

道人与正常人之间如何做个平衡

问: 道人感觉象是有一个出离的部分;我们还是要成为一...

盘山宝积禅师的悟道因缘

幽州盘山宝积禅师是唐代高僧。与其他高僧的悟道因缘不...

【推荐】我又没有罪,为什么要修忏悔呢

有一次和居士提及忏悔法门的时候,有居士问:师父,我...

莲华的十种比喻

据《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卷九:莲华出污泥而不染,妙香...

烧开水算犯杀戒吗

问: 烧开水时,水中有大量的微生物,算犯杀生戒吗?...

佛的「四辩八音」

佛有四辩八音,什么叫四辩?就是四无碍辩: (一)义无...

一切皆是禅

有一位云水僧听人传说无相禅师禅道高妙,想和其辩论禅...

天台八教丨通教

通教是化法四教中的第二教,主要以五时中方等与般若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