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从讲话中知道这个人的福报

净界法师  2022/08/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如何从讲话中知道这个人的福报

我们今天在抉择一个生命体,不管你遇到一个男人或者一个女人,一只蚂蚁或者一只鸟类的众生,你怎么判断这个众生,他是一个功德或者是一个罪过?你去判断他的内心状态,就能够看出来这个人的生命是快乐还是痛苦,可以看得出来。

所以你看那个《了凡四训》,《了凡四训》它也说,你跟一个人讲话就知道这个人有福报没福报,怎么说呢?有福报的人讲话他厚道,他讲话不会伤人,他处处为别人着想,这个人,他的生命体,可以预知他的一生当中他快乐的时间多,痛苦的时间少。有一种人讲话刻薄,这个讲话就像刀子一样处处伤人,你跟这个人接触,你马上知道,这个人一生当中,他肯定他痛苦的时间多,快乐的时间少。你能够从他的内心状态,你马上能够抉择出这一个人,他是快乐还是痛苦,看得出来。

我们住在这个山上,看到很多众生的相貌,有时候把佛法的道理看一看,发现佛法讲的真是很有道理。

比如我们山中有很多的鸟,跟我们生命最接近的就是燕子和麻雀。这个麻雀不会做窝,但是它喜欢占燕子的窝,燕子喜欢在我们住的房子下面做窝,但是燕子它不在乎,你要占,就给你,它就另外再找一个地方做窝。麻雀占了窝以后,没多久窝就给破坏了,麻雀不会爱惜,我看它的动作很粗犷。

而且还有一点,这个麻雀的胸量小,燕子胸量大。比如说,我们善知识的淘米水,去倒的时候,你倒在地上,如果燕子先来吃,麻雀再来吃的时候,燕子不会赶它走,它吃它的,有饭大家吃,胸量大。如果说这个米水倒下去,麻雀先来吃,燕子后来吃,那不得了,麻雀集体的把燕子赶走。所以说,这个麻雀的个性和燕子的个性不一样。

所以说平常,你看燕子的个性它非常稳定,它看到我们一般人,它不怕的,除非你对它很靠近。你跟它有点距离,它看起来非常安神非常尊贵,非常的寂静,它不认为人类会伤害它,因为它内心当中从来没想过会伤害别人。麻雀不同,麻雀你老远看到它,它跳到地上去叨米的时候,它眼睛东看西看怕你伤害它,随时看,怕你去伤害它。

所以我们看麻雀和燕子的个性,我们知道,麻雀的一生当中痛苦的时间肯定是多,燕子它果报体它也是畜生它也是共业,但是相对于麻雀来说,我们看燕子它安祥的时间多,它有事没事就站在上面,看风景,欣赏风景,身体健康心情愉快。但是麻雀就非常燥动不安,因为它老是去伤害别人,它也假设别人随时会伤害它。

这个地方是说一个什么消息?说我们修止观,我们刚开始修止观是不容易的。你要把这个钱布施做慈善事业,你要布施钱不难,但是你要去改变你的个性,这个就不容易,因为它是无始劫来,每一天每一个念头,无量个生命当中所累积的一个强大的习气。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一钵水使其福运增长

佛陀和弟子们们每日托钵乞食是为了解决自己的温饱吗?...

【推荐】佛说有七种布施,不用一分钱就可得大福报

一者,眼施: 常以好眼视父母师长及一切人,不以恶眼...

八因三缘,修一个圆满的福德身

如果我们的眼光看得长远一些,就应当为未来着想,这一...

说话的禁忌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随随便便说人家的短处.或揭发...

【推荐】一言折尽平生福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有一次他跟学生出游,路旁...

现生读诵楞严咒,永受好命安乐福

现生读诵楞严咒,永受好命安乐福。我们所要改造的命运...

只有福报没有智慧,就会被福报所害

如果一个人修学菩萨道,这个必须要知道:不要着相,要...

说闲话的害处

佛陀在信众集会听经闻法的场合要阿难把糕饼分送给在场...

【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

【注音版】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

永嘉证道歌

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

圆瑛法师《劝修念佛法门》

念佛发起因缘第一 念佛即是修行第二 念佛最为稳当第三...

饱食的危害

佛言:食多有五罪:一者多睡眠,二者多病,三者多婬,...

求观音菩萨来解决我们的烦恼和疾病

南无观音菩萨,今天观音佛七正式起七了。这次观音七因...

春节是吉祥的节日,应以皆大欢喜的方式来庆祝

在这新春佳节之际,大地上人们喜气洋溢。为了庆祝春节...

【佛教词典】契会

(术语)契当会合而无乖角也。唯识论三曰:远离二边,...

【佛教词典】笮融

(?~195)东汉末年丹阳(安徽)人。字伟明。以好施名...

家不是讲「理」的地方

在爱情的关系里,有一个很多人穷其一生都不知道的秘密...

遇到冤家对头千万不要生气

我们每个人都有冤家对头,但碰到冤家对头我们千万不要...

随时随地怀一颗善良柔软的心

闲来无事,网上漫步,看见一则小故事让我感动不已。一...

高僧与观世音菩萨的感应事迹

观音菩萨的名字,在许多的大乘经中,都有说到。例如《...

人生的快乐是跟因缘借来的

我们看通教。通教的人是比较利根,知一切法,当体全空...

牛舌与哑巴

《法苑珠林》记载着一个故事。 说在唐朝武德年间,在大...

佛教的四点真理

所谓佛道,就是佛教的真理。什么是佛教的真理?有四点...

世界冰王的财富故事

有两个孩子从家中偷了一些水果和奶制品,跑到野外去玩...

转修地藏法门,临终是等地藏菩萨还是等阿弥陀佛

问: 如果佛弟子转修地藏法门或其他法门,也回向功德...

梦参老和尚:狂心顿歇即菩提

五祖把六祖下放到厨房去,整天在磨面,只是不停的劳动...

临终时怎么知道来的是阿弥陀佛

问: 请问法师,临终时阿弥陀佛来接引,但我没见过佛...

运用自己的智慧才能成功

阿来是个16岁男孩,暑假快到的时候,他对父亲说: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