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从四点来看感应的真义

星云大师  2018/03/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从四点来看感应的真义

很多接触宗教的人,都希望他所信仰的宗教,能给予他感应。比方:生意失败了,祈祷之后,情况改善了;生活不顺利,礼拜之后,顺利转好了。‘感应’有时会显现,例如看到佛菩萨现身,有时是冥应,不一定显现,比方苦恼、气愤的时候,心中一念‘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生起,烦恼、瞋恨、无明就没有了,这也是感应。所谓:‘人有诚心,佛有感应’,到底什么是感应的真义,有以下四点:

第一、从正见中认识感应。要感应,必须先有条件。比方,鼓敲一下,就会有回应,钟一敲,就有回响,这就是感应。又例如:天上的月亮只有一个,但只要有水,无论是一杯水、一盆水、一湖水,就会在水里面显现。可是如果你这水不清净,月亮也就显现不出来。所谓‘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月现前。’感应不是用求的,在因缘和合下,不用求也会有感应,而没有感应的人,不能责怪天上没有月亮,该怪自己的心海不清净。因此,感应要用正见来认识。

第二、从礼敬中得到感应。信仰不是以物易物,不是用一串香蕉、二颗水果、三炷香拜拜,交换利益条件,就能获得感应。感应也不光只是祈求,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你必须虔诚礼敬、挚诚顶礼,真心从内心发心、发愿,才能与诸佛菩萨感应道交。

第三、从供养中体会感应。供养是一种善美的心意,它不只是物质的奉献给予,更重要的是吾人身口意的供养。你身做好事,为人劳动、服务;口说好话,给人信心、希望;心香一瓣,祝福别人平安健康,只要诚心正意,这些美好的供养,自然会有感应,回报到你自己身上来。

第四、从慈悲中接触感应。所谓:‘种什么因,得什么果’,你种了慈悲的因,当然得到慈悲的果。慈悲就是佛教讲的‘无我’,因为无我,所以愿意助人、奉献,感到‘我对你好就是对我好’,‘我帮助你就是帮助我’,彼此融为一体,这怎能不产生爱心呢?有爱心、慈悲,就会有和平。这就是从慈悲中接触感应。

感应是天地万物、宇宙众生间的一种互动、呼应。人间到处都有感应,例如:喝水可以止渴,吃饭可以饱腹,按下开关,电就来了…这些都是日常生活的感应。只要能够肯定自己是佛,依照佛陀的教法去做,怎么不会得到佛陀的感应呢?但是,在学佛历程上,如果凡事都要等佛祖来给我们感应,那也实在太辛苦了!因此,吾人应该从以上四点来看感应的真义,以平常心视之,不强求或耽着留恋,才是正信之人。

第一、从正见中认识感应。

第二、从礼敬中得到感应。

第三、从供养中体会感应。

第四、从慈悲中接触感应。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星云大师文章列表

三则高僧感应事迹

疠疾获瘳 齐代高僧僧远法师,常住梁州薛寺。法师平日不...

观音菩萨感应故事:治愈脊髓瘤

10年前,我因患病,在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危难关头,...

学佛不要刻意去求感应

学佛不要刻意去求感应。只要能够运用佛法转变凡夫的生...

心跟佛号接触时,会产生两种强大的力量

我们身为一个净土宗的修学者,当我们开始在佛堂中,忆...

重修东关桥观音灵感记

福建省永春县,山川秀丽,民风淳朴,自古被称为世外桃...

高僧与观世音菩萨的感应事迹

观音菩萨的名字,在许多的大乘经中,都有说到。例如《...

地藏菩萨给我的恩泽

1946年夏天,我在上海楞严佛学院读书,一夜由于晚睡而...

念佛相应的秘诀

一念相应一念佛,体现了净土法门的一个本质特点:以佛...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注音版】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要增加修养,先要从改做起

一个人要增加修养,先要从改做起,从受做起,从自我要...

珍惜生命中每一场约会

现代生活忙碌紧凑,和朋友约会、和事业相关的人商谈,...

我法皆空时,百病还能不皆消除吗

人生,真是百病缠身。身体上的病,从医院里所谓的内科...

星云大师:培养耐力

耐是持久,是承受,是一种力量。你看,飞鸽传书需要耐...

【佛教词典】婆耶

(杂语)Payas,水之异名。涅槃经十三曰:言是水,或言...

【佛教词典】三经义疏

日本圣德太子撰。乃法华义疏四卷、维摩经义疏三卷、胜...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很容易吗

问: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众生却对...

知身是幻--离婆多尊者的证道因缘

离婆多,此云星宿。父母祷星而生,遂以为名。《弥陀略...

不善之家,正殃在身余殃在孙

用世间狭劣的眼光去看,就把善这一个字看得太轻缓,认...

印祖关于惭愧的开示

印祖关于惭愧的开示《涅槃经》云:佛言:有二白法,能...

念佛即事达理之捷径

生佛同体,方可感应道交;事理圆融,故能念佛证真。净...

碰到这些人,应当在财施中加上法施

当你布施的时候,如果碰到这些人(盲聋喑哑)了,你要...

【佛教图片】六祖惠能大师画传

1、惠能大师(公元638年—公元713年),中国禅宗六祖,...

不能改变今生,但你可以改变念头

一切都是唯识所现,唯识无尽,但人生是苦不堪言,很多...

活在当下

从前,寺院里住着一老一少两个僧人。老僧才学广博,声...

患难中应持圣号,自然有不思议的转移

原文: 接手书,不胜伤时之感,十余年来,天灾人祸,相...

自私的回向

有一个农夫,礼请无相禅师到家里来为他的亡妻诵经超度...

皈依三宝让我们找到吉祥幸福的人生

我们为什么要皈依?佛,他完全觉悟了,他能觉悟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