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渐渐从多是酒肉朋友,提升到多为同参道友

忏云法师  2024/07/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渐渐从多是酒肉朋友,提升到多为同参道友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问余何适,廓尔忘言。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弘一大师遗偈

弘一大师有一位在闽南学校的同仁夏丏尊居士,和弘一大师很有缘。以后夏丏尊来信,问:大师最近意境如何?身体如何?弘一大师回信,说是:「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我们不是一般世俗人的交情。儒家讲君子;在佛法就讲佛门弟子、或是菩萨。彼此的交情、其淡如水,像水一样,清净,没有别的滋味。

「执相而求」,要是执着相:我们以前在闽南一同住过,一同曾经吃过活驴肉、吃过猴脑,一同……执着这种种的心理现象、物质现象。「执相而求」呢,「咫尺千里」,当面不相逢。

有佛法的缘,说是有缘千里来相会;没有佛法缘,对面不相逢,以至于观心—观生灭心、观自性观不上。执相而求,执着种种的形形相相,心理的现象、物质的现象而求;咫尺千里,离开一尺,就像距离一千里一样。

你所找的不是我所想的,我所观想的、我所参的、我所念的是万德洪名,我参的是不生不灭的心;你想的都是生生灭灭的心。执相而求,咫尺千里:就是一尺远,也像离一千里那么远。

我们做朋友一场,你最后问我意境如何?身体如何?我就对你说: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相而求呢,咫尺就千里了。

问我何适?问我现在心里意境如何﹖我对你讲:「花枝春满」,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花枝、春天到满开的时候了。「天心月圆」,从初三就有月亮,初四、初五到十三、十四,月亮要圆,最后到十五,天心月圆。

良因法师曰:

我们在学佛之后,因为业从染污转到清境,因此所熟悉的人,或许也会从多是酒肉朋友,渐渐提升到多为同参道友。面对过去的好朋友渐离渐远,初学者刚开始会感到有点迷茫,怀疑是否学佛出了问题。可是等法喜渐渐生起,再反观过去的好朋友时,看到那样的友谊,本质是躁动不安的,所以即使他们渐行疏远,也并不值得惋惜。

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中开示:世法惟恐不浓,出世法惟恐不淡。人惟淡故,其交恒,道惟淡故久而不厌。欲深入淡字法门,须将无始虚妄浓厚习气尽情放下,放至无可放处,淡性自得现前。淡性既现,三界津津有味境界,如嚼蜡矣因此世间人的交往,往往随顺于染污心、有所得心,因此惟恐不浓,但是其本质只是满足彼此的攀缘习气,对修行只有负面影响。而真正君子之交,或许少了份世间法的浓烈,但是正因为随顺于清净心,少了很多浓浊的成份,因此其淡如水的交往,才真正令人感到愉悦与安定。

综合蕅益大师以及弘一大师的开示,希望达到华枝春满,天心月圆,佛法功德的生起,唯有深入淡字法门,淡却一切烦恼、习气,真性现前,才是真正的归宿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这样修行二十一天,地藏菩萨现无边身

【是人更能三七日中。一心瞻礼地藏形像。念其名字满于...

圣严法师《永不疲倦》

不寐夜长,疲倦道长,愚生死长,莫知正法。(大智度论...

出世与入世

无相禅师行脚时,口渴寻水,这时看到一个青年在池塘里...

念佛一法对在家人最为亲切

念佛一法,乃背尘合觉,返本归元之第一妙法。于在家人...

智者的十大追求

顶级的学业是拥有圣贤的智慧; 顶级的事业是广利一切...

心地善良必须以实际利益他人来展现

众生的数目如虚空般无边无际。然而我们总是认为,我们...

密勒日巴之歌

年轻像夏日之花朵,很快就凋谢了。 老年如火势蔓延至...

《信心铭》中的用功诀窍

三祖僧璨大师的《信心铭》,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观照自...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损坏的佛像跟经书怎么处理

问: 听说经典、佛像不可以烧,请问已旧或者已损坏的佛...

晴日集

【存养篇】 一、得意淡然 不扬己盛 当我们面对得意的...

参禅与修净土的人,还需要研读经教吗

原文: 有自负参禅者,辄云达摩不立文字,见性则休。有...

保持一颗赤子之心

朋友之间的友谊不是靠甜言蜜语来维系的,真正的友谊是...

【佛教词典】猊下

(杂语)猊者狻猊,即狮子之属。狮子座为佛菩萨等所坐...

【佛教词典】比丘尼

(术语)Bhik?u?i,女子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新云苾...

念佛戒烟的感悟

2012年,我开始接触佛法,次年正式皈依三宝,由于那时...

拥有的东西越多也就越执著

有些东西,我们并不能确定什么时候就会失去,但却总是...

大般涅槃经:不食肉者,有大功德

尔时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食肉之人不应施肉。何以故...

一生至少原谅三个人

有一段很有名的对话,寒山子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

娑婆是虚幻的,为何还要行孝关爱礼敬呢

问: 既然娑婆世界是虚幻的,那为什么还要认认真真对待...

能同时依止一净一禅两位善士吗

问: 请问法师,弟子能同时依止一净一禅两位善士吗?弟...

【推荐】娑婆世界的厌离行

净宗愿门的核心内涵是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然娑婆世界...

我不是佛

有一秀才,住在寺中读书,自觉听明,常以禅机和赵州禅...

古代的圣贤都到哪里去了

那么,我们看它虚空的相状跟作用是怎么出来的。 随众生...

布施微笑

有一老妇,总想为自家附近的寺庙做些供养布施,但苦于...

佛教是消极的吗

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

世人食肉,咸谓理所应然?

【文】世人食肉,咸谓理所应然,乃恣意杀生,广积冤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