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生死无数劫,闻佛无量德

妙境法师  2025/07/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生死无数劫,闻佛无量德

生死无数劫,意而有勇;闻佛无量德,志而不倦。

在《付法传》上说到一件事,说阇夜多阿罗汉。阇夜多阿罗汉他带领他的弟子到一个地方去,到一个城市里去。到了城墙这个地方,看见一个乌鸦,落在墙那里。看见它,这阿罗汉就笑一笑。然后再向前走几步,这阿罗汉有点悲伤的样子。那么又继续向前走。

他的弟子就问师父:“为什么有的时候笑,有的时候又是有点悲伤呢?”他说,我看见那个鸟,是我很久很久以前的儿子。我在毗婆尸佛的时候(毗婆尸佛离释迦牟尼佛这个时代有九十一劫),在毗婆尸佛的佛法中,我想要出家,我的父母不准我出家。我父母不准我出家,我就没有出家。我父母说:“等你娶个妻再出家。”那么,他就娶个妻。娶个妻,要出家,父母说:“不可以,要生个儿再出家。”后来就生一个儿,这个儿等到六岁的时候,还要出家。

阇夜多阿罗汉说:“我那时候若出家,那个时候就能得阿罗汉!”但是我要出家,我父母告诉我这个儿,说是“他要出家,你抱住他的大腿,说:父亲,你要出家,谁来养活我呢?你先把我杀掉,再出家。”那个时候,我一看他,心里面就不忍得出家了,对他生爱染心,对这个儿生了爱心,就没有出家。

因为没有出家,就从毗婆尸佛到释迦牟尼佛了,九十一劫流转生死!就是这么长的流转生死。我九十一劫也没有看见这个儿,也和他再没有见面,见面也不认识。今天见面看见了,他在这里变成个鸟了。他障碍我出家,他有罪过,所以就在这里变成个鸟,在三恶道里流转。

这段《付法藏传》的文说,不要障碍人出家!障碍人出家,如果严重了,要到三恶道去走一走;回到人间的时候,眼睛盲,有这样说法。所以,人要发心出家,你成全他,不要障碍他,障碍他对自己不好。

那么为什么这阿罗汉的面容上有点悲伤呢?因为在那个地方看见一个鬼的儿子。鬼的儿子就对阇夜多阿罗汉说:“我母亲到城里去,去了五百年了,我在这里门口等了五百年,我饿,没有东西吃,就快要死了。希望尊者到城里面去,对我母亲说,你儿子在城门那里等你,很辛苦。”阿罗汉到了里边,就看见他的母亲,就对他母亲说:你儿子在门口等你。”她说:“我来到城里边找东西吃,找不到。就是找到人家一口吐的痰,别的饿鬼抢去了。刚刚我又得到人家的一口痰,我想要出去,这城门口有一个大力的鬼神在那里,我又怕他,所以不敢出去,请尊者带我出去。”

尊者就带她出去。这个时候,阇夜多阿罗汉就问她:“你做鬼多久了?这个苦恼的境界。”她说:“我看见这个城,有七次成、七次坏,有这么久了。”这一个城里面,有这么多的居民、有这么多的工商业,要经过多少年会坏,坏了以后就是没有事了,要再经过多少年,这个地方再有人居住,又成为一个城市,要多久啊!“经过七次的成坏,我在这里做鬼做这么久了。”

这个生死啊,“生死无数劫”,这是太长远了,很苦啊!若是得了圣道,一切时都是安乐自在。唯有菩萨有大福德、大智慧、大慈悲,“意而有勇”,他不怕生死,在这里度化众生。

“闻佛无量德,志而不倦”:菩萨听其他的善知识为他讲解佛法,赞叹佛有无量无边的功德,无量功德庄严。这么多的功德,菩萨想成佛,也要有无量功德庄严的,就是要修,不是自然有的。自己要发大悲心、发般若波罗蜜的智慧,去栽培善根。几时才能够成功呢?“志而不倦”,不管多久,他不疲倦,一直地这样修,菩萨这样子。

“志”和“意”是一样的,他的意志,不感觉到疲倦,一直地这样用功修功德。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怎样才能让自己不受伤害

一位刚从领导岗位退下的老居士来看望清净,诉说自己近...

【推荐】法师念佛时很享受,为何弟子却觉得很难受

问: 怎样才算真信切愿?是不是不必身劳形苦的念佛,也...

如何对治出离心时有时无

学佛要有智慧的观照。首先对于我们心理的状态,凡夫众...

忘失眼前生死大事的设想

【原文】 庚午四月,先太夫人病革时,语子孙曰:旧闻地...

把厌离心彻底地提出来

原来我在佛学院讲净土课的时候,比较年轻的学生说,哎...

猕猴喻

过去有个好赌之人养了一只猕猴,主人赢钱的时候,回家...

痛念生老病死苦,真发无上菩提心

大家都知道,娑婆世界的众生刚强,难调难伏。这个娑婆...

要想了生脱死,应先知道自己的工夫

古人说: 静中工夫十分,动中才有一分; 动中工夫十分...

【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佛说弥勒下生经...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五百盲人往返逐佛缘

久远前,佛陀居住于舍卫国中的给孤独园,当时附近有一...

波离萤光增罪结,维摩大士顿除疑

根机利的,你用一些小法来跟他谈,那也不对机,这就叫...

人生可以随时开始

一个部落首领的儿子在父亲去世后承担起了领导部落的任...

给自己的心蒙上了一层阴影

有一个小伙子,初次到工厂做车工,师傅要求他每天车完...

【佛教词典】开山祖师

(术语)佛氏多择名山。拓立寺院其始创基业者。谓之开...

【佛教词典】永嘉

(人名)温州永嘉玄觉禅师。永嘉人,姓戴氏。出家遍探...

为什么布施会有福报

我们布施为什么会有福报?这个福报是从什么地方来?诸...

星云大师《八大人觉经十讲》

第一讲 八大人觉经的概述 我很欢喜把这一本佛教入世应...

痛苦是内心引生的,而不是外境引生的

当我们想要从痛苦当中得到解脱之前,我们一定要先知道...

圣严法师:忏悔的方法

打坐时,方法用不上,心头妄想多,身体情况多,这些都...

《圆觉经》之迷识四相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妄想执有我、人、众生及...

各个器官最爱的十种食物

吃饭时,还在遵照自己的口味选择食物吗?其实,你应该...

三惑之害,不可不慎

财色与酒,名为三惑,臣耽丧家,君重亡国。《法苑珠林...

回向给众生,众生能得到利益吗

回施众生得益疑 回向布施给众生,众生真实能得到利益吗...

如何解读见性法与净土法门

问: 如何解读见性法与净土法门? 慧律法师答: 不见性...

菩提心的发起需要因缘

此菩提心,诸善中王,必有因缘,方得发起。省庵大师《...

学佛是为了修心

进佛门是为了修行,不是旅游,例如,以前有人办禅定营...

为何有些人积集善业到最后是痛苦的呢

看看这个《法句经》的两段,把这个一切法正,一切法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