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五百盲人往返逐佛缘

2011/01/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久远前,佛陀居住于舍卫国中的给孤独园,当时附近有一国家名为毗舍离国。此国中有五百名盲人,他们居住在一起,靠着乞讨过日子,常在行乞的时候听人谈论佛陀的事迹,有人说道:‘佛陀的诞生,非常奇特殊胜。若能亲身目睹佛陀,纵使身染各种奇怪的疾病,盲聋喑哑,心意狂乱,贫穷忧愁,皆能消除。’

这些盲人听完后,心中燃起希望,大家便共同商议:‘我们今日不但贫穷,而且身体残缺,沦落为乞丐,皆是过去累积太多的罪业所致。如果可以见到伟大的佛陀,必定可以解救我们的痛苦。’

五百名盲人便在路旁对路过的人一一哀求,希望有人能慈悲带他们到舍卫国。但是不管他们怎么哀求,路过的人都无动于衷,没有人愿意帮助他们。

五百名盲人于是互相商议:‘我们两手空空,希望别人帮忙,似乎不太可能,不如从今天起,每个人都乞讨到一枚钱,凑起来便有五百钱。如此一来,便能雇请一人带我们到舍卫国了。’大家觉得这提议很好,于是更加卖力地乞讨。

经过数日,盲人们如愿的乞得了五百钱,并且找到了一名愿意带他们的人,大家手牵着手跟着此人走,不料此人却在快到摩竭国时,抛下五百名盲人,自己跑掉了。

大家顿时失去了方向,不知身处何处,心中很恐慌,只好互相抓紧彼此的手,摇摇晃晃的前进。五百名盲人不知不觉地走过别人的田地,将刚长出的稻苗踩得乱七八糟,此时正巧有位长者经过,看见这五百人踩坏了大片的稻苗,非常生气,于是拿起棍子打这群乞丐并给予告诫。这群乞丐连忙跪下哀求,并将要前往舍卫国,但途中被人抛弃的事,一五一十的告诉长者。长者一听,起了怜悯之心,于是便雇了一人带领五百名盲人前往舍卫国。

经过千辛万苦,五百名盲人好不容易到了佛陀的住处,但一询问才知佛陀已经前往摩竭国,于是这位使者又带他们到摩竭国。由于他们非常钦仰佛陀,一心只想见到世尊,虽然肉眼看不见,但心中却彷彿已目睹佛陀庄严清净的法相,所以一点都不觉得疲累。到了摩竭国,才又发现佛陀已返回舍卫国了,于是再度启程前往,就这样阴错阳差的来回走了七趟。

此时,世尊于定中见到这五百名盲人善根已成熟,且信心坚固,于是在舍卫国的给孤独园等待他们到来。在使者的带领下,五百名盲人终于来到佛陀的住所,当接近佛陀,受到佛陀身上的光明照耀时,所有人的眼睛忽然间都睁开了,并且恢复视力。

一见到如来就站在自己的眼前,身相威仪具足,五百名乞丐心中感念佛陀的恩泽,欢喜地不可言喻,当下便以最恭敬的心顶礼世尊。

顶礼完毕,五百名乞丐异口同声,请求佛陀为说无上妙法,佛陀说:‘善来比丘,须发自落,法衣在身。’并为其说法,五百名乞丐闻法即证得阿罗汉果。

佛陀的侍者阿难见此情景,长跪合掌,向佛陀说:‘世尊,这些盲人是何因缘,今日可得恢复视力,重见光明,又得清净的慧眼?可否请世尊为大众解开此疑惑。’说完,佛陀便告诉阿难:‘我并非只在今日为这些人除去黑暗,久远无量劫前,我也同样曾为他们除去黑暗。’

‘这是很久远劫以前的事,有五百位商人走在大山谷中,山路崎岖险峻,并且十分黑暗。当时这些商人,听闻山中多盗贼,不但害怕财物被夺,又怕会因此丧生,众人心慌意乱,只好跪在地上向日月山河大地一切神明膜拜,不断地啼哭哀求。’

‘领队者看到大家如此惊慌恐怖,便安慰大家:“大家不要怕,我可以为你们带来光明!”于是便拿了一疋毯子将自己的两臂缠住,再以酥油浇在上面,点燃后成为火炬,顿时一片光明,如此整整燃烧了七天,而这群商人也因此度过这段黑暗崎岖的山路,顺利到达安全的地方。大家非常欢喜,并且由衷感念领队者的恩情,不断赞叹他的慈悲无量,更心生恭敬。’

佛陀告诉阿难:‘我就是当时的领队!过去以来,无论国家领土,乃至身上的血肉,我都能布施给一切众生,所以今日才有此殊胜尊贵的果报。而这五百名商人,正是现今这五百名比丘。过去生,我曾布施生命,令其获得光明;今日成佛,再布施佛法,令他们得开慧眼,了知真理。’

佛陀说完这段因缘,所有在场的人,都深为佛陀累世舍己利他的慈悲心所摄受,有的立刻证得须陀洹,有的证得斯陀含,有的当下成就阿那含及阿罗汉的果位,甚至有的已种下辟支佛善根,或发了无上道意,得度者无量。

省思

释迦牟尼佛在过去修菩萨行时,心存成就他人的慈悲愿心,累劫勤修布施,是以成佛说法,能摄受无量众生。佛法言:‘如是因,如是果’,如果希望遇到险阻挫折时,能有贵人相助,指点迷津,让自己走出黑暗,迎向光明;我们便当学习世尊的精神,时时做点灯的人,布施自己的慈悲与智慧,使众生免于苦难恐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教化第一的迦留陀夷尊者

迦留陀夷,此云黑光,其形粗黑故。《弥陀略解圆中钞》...

法布施能得三十二种功德

首先讲讲什么是法布施,所谓法布施就是布施佛法,比如...

受持八关斋戒,栽培出世的善根

接着介绍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为什么在家众受五戒之后...

流通佛法,须具内护外护

佛法者,心法也。此之心法,乃十法界之根本。不明此法...

菩萨四十六轻戒之来求法不施予

《集颂》:1、他来求法怀嫌恨,恚恼嫉妒不施法。或作变...

具缚凡夫,欲度众生,无有是处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里面有一个结论,就是具缚凡夫...

世亲菩萨得法因缘

禅宗第二十祖阇夜多尊者是北天竺人,他的智慧渊博,化...

善根福德因缘,究竟指的是什么

问: 经里佛说善根福德因缘,究竟指的是什么?为何有师...

【注音版】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禅师巧劝吝妇:有舍才有得

有位居士向禅师诉苦:我的妻子非常吝啬,不但对慈善事...

【佛学漫画】地藏菩萨的故事——婆罗门女

地藏菩萨的故事——婆罗门女...

对「攀缘」意义的误解

有一回,佛陀对弟子说:「要把自己的心照顾好,不要攀...

天地就是禅院

小和尚坐在地上哭,满地都是写了字的废。怎么啦?老和...

【佛教词典】浮图

(杂语)Buddha,又Stūpa,又作浮头、浮屠、佛图,旧...

【佛教词典】戏论

(术语)非理之言论。无义之言论。又不问理非理,总斥...

星云大师:如何道德增进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学问进步,事业有成,道德增进。但...

佛的三身

佛教常说的三身又作三身佛、三佛身、三佛。身即聚集之...

尘情淡然心,矢志西方人

清代万缘法师。俗姓乔,湖州长兴人。平日为人愚昧迟钝...

临命终的三个忆念

善根人直接从不迷下手,观想这个东西是我过去欠你的,...

素食不为人知的11大好处

每年的11月25日被定为国际素食日。素食主要是指以水果...

真信愿持佛名号能否避免困苦?

问: 真信愿持佛名号能否避免困苦? 印光大师答: 须...

诸佛菩萨对众生平等,但感应为何有差别

诸佛菩萨他对众生说法的时候,他是平等的。但是由于我...

堕落到畜牲道,都是自心所招感的

大的苦厄即指三界内六道众生的分段生死,指三界内(欲...

弘扬净土法门的一个重要原则

净土法门唯佛与佛方能究尽,九法界众生靠自己的能力是...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

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教化众生的导师也。梵语阿弥陀...

爱幻想,能修观想念佛吗

问: 本人念佛时经常忍不住爱幻想,幻想净土的情景。...

忏悔罪障要先明白罪业生起的因缘

所谓忏悔,当然主要的目的在于忏悔罪障。佛法的修行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