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受持八关斋戒,栽培出世的善根

良因法师  2019/01/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受持八关斋戒,栽培出世的善根

接着介绍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为什么在家众受五戒之后,还要受持八关斋戒呢?因为五戒的果报,最多只是人天而已。虽说发菩提心受持五戒,最后就能通向佛果,但这毕竟是比较遥远的一条路,受持五戒与最终成佛的关系,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疏远的。

八关斋戒就不一样了,八关斋戒是在家人的出家戒法,受持八关斋戒,可以为在家居士栽培出世的善根,它是直接通向解脱道的,所以是成佛的近因缘。

为什么要栽培出世的善根呢?因为“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只有栽培了出世的善根,才能让我们今生、或者来世,能够走上解脱修行之路。

若临终能往生极乐世界当然最好,那就一劳永逸了。要是没能往生,今生常受八关斋戒,这种子种下去后,来世就有机会出家修梵行。我们看有的孩子年纪很小,就可以到佛寺出家修行,这有可能是因为他过去世就是出家人,也很有可能他过去生,就曾长时间受八关斋戒,这善种子成熟了,所以感招到这样殊胜的果报。

所以八关斋戒对于我们修行人来说很重要,它能为我们栽培出世的善根。

首先是“总示三名”,先总说八关斋戒的三个名称:“云戒云斋云关者,众名乃异,莫不摄净归心也”。戒、斋、关,虽然名字不同,但意思都是一个:要“摄净归心”。就是透过摄受八种清净的正法,让我们回归到自己的自性清净心。

同时,在受八关斋戒的时候,还要透过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这六念的摄持,来引导我们回归到自性清净心。所以所谓“摄净”,所摄受的净法有两个:一是清净的戒法,另一个就是清净的六念了。

因此在《佛说斋经》中,佛陀说八关斋戒若要持得清净,不只是要清净持守这八条戒,更重要的是要同时摄持这“六念”。

因此,我们来到寺院受八关斋戒,过清净的出家生活,除了持守八戒之外,还要尽量多用功——多拜佛、念佛、诵经等,这样的话,八关斋戒才能持得圆满。如果只是受八戒,心却很散乱,还是到处聊天、闲逛,那就不符合八关斋戒的意义了。

接着是“别释”,分别解释这三个名词的意思:

第一、“言八戒者,八即所防之境,戒则能治之业。”什么是八戒呢?“八”指的是所防范的八种烦恼境界,包括杀、盗、淫、妄……乃至坐卧高广大床等等,这当中包括性罪和遮罪。性罪使我们直接通向三恶道;遮罪也就是我们的贪染心,它是使我们通向轮回的业。这些都是我们在修出世解脱道中,必须要防范的境界。

“戒”是能够对治烦恼境界的善业,戒本身有禁止的意思,也就是透过这八条戒法,禁止我们走向世间轮回、乃至三恶道的境界。

第二、“言八斋者,斋谓齐也,齐一其心。”斋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是“齐”,“齐一其心”,也就是专注的意思。受八关斋戒之后,要常常检讨自己的身、口、意三业,跟这八条戒相不相应,这是就消极的意义来说。就积极的意义来说,因为守住了六念,一方面能帮助我们护持好这八条戒,另一方面则透过六念的摄持,使我们更能专注在所缘境上,好好用功,这就是“齐一其心”。

所以“斋”也有专注的意思,将凡夫放逸的心归拢起来,慢慢我们的心就不会到处攀缘、浮动,像随波逐流的浮萍一样东去西去,也就能够安定了。

“或言清也,静摄其虑,如世闲室亦号斋也。”斋的第二个意思是“清”,就是清净或者澄清的意思。“静摄其虑”,“静”就是安定,“虑”就是内心的妄想杂念。这里指透过八法跟六念,将我们内心的妄想杂念收摄住,使心安定下来,保持澄清,就像澄清的水能照了万物一样。因此世间远离喧嚣杂染的空闲屋室,也会被称为斋。

所以“斋”有两层意思:一是齐,二是清。齐是斋戒的“体”;清是斋戒的“用”。

从用上来说,受八关斋戒之后,若是心很安定、很澄清,那这持戒就很成功了。若受了八关斋戒之后,内心躁动不安,为了过午不食,忍耐饥饿,一直盼着明天要怎么大吃大喝一顿……,这样的持戒,恐怕就不圆满了。

另外根据《萨婆多论》所述,斋有另外一种解释,就是单纯指过午不食。一般世俗所说斋戒沐浴,这《斋》通常是指过午不食。因此根据《萨婆多论》的解释,所谓戒是另外的八条戒,所以实际上八关斋戒是九条戒。

不过这是属于比较狭义的解释,广义来说,斋还是清净、齐一的意思。

以上介绍的是“斋”的体、用关系,接着介绍“关”。“关”是以譬喻来说明斋戒的功能。

第三、“言关斋者,即禁闭非逸,静定身心也。”

“关斋”,意思是透过八法、六念的持守,能禁闭过非跟放逸。透过守住八戒,所以不会造恶业,又能持守六念,于是放逸的心,就能渐渐收摄起来,使身心安定,这就是﹁关﹂的意思。

所以从对八关斋戒三个名称的解释,大概也就可以知道八关斋戒的功德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良因法师文章列表

受三坛大戒前,为何要有忏摩仪式

在三坛大戒中,每于受戒前夕,戒场都会为戒子们安排隆...

破戒的过患

持戒的功德不可思议,但是破戒的过患也很可怕,因此我...

佛门乃第一福田

佛告阿难:其中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

演莲法师《在家菩萨戒浅说》不邪淫戒

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邪淫。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

沙弥的十戒

沙弥的生活轨范,共有十条守则,名为沙弥十戒,是从五...

一进佛寺心生欢喜,皆是过去生有甚深善根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这回玉佛寺打禅七,...

梵网菩萨戒为何如此殊胜

从教理上来看 天台祖师把佛一代时教分为四种教,叫藏、...

妙莲老和尚《五戒是良师》

(一)五戒是良师 一、众生受戒入佛位 诸位善男子、善...

佛说月光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

佛说法灭尽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受持五戒,奉行十善

就五戒来说,数字虽小,分量很重。在家出家,如能守持...

【推荐】邪淫纵欲导致中风的现世报

中风的原因有很多,用现在医学的眼光看来,中风无非就...

戒体有防非止恶的力量

我们南普陀学院,有个沙弥刚出家时,我告诉他:沙弥十...

丛林参学中的警策格言

自古以来,丛林即是十方人士聚集之所,过去中国大陆的...

【佛教词典】密印

秘密的印契。印者,诸佛菩萨各有他们的本愿和弘誓,为...

【佛教词典】已成熟

【已成熟】 p0229 瑜伽二十一卷十七页云:云何已成熟?...

禅宗丛林的修行律仪

禅宗丛林中有各种不同的修行仪轨,这些律仪不仅是禅门...

大安法师:放生如何才能如理如法

问: 放生的意义及其事项,怎样做如理如法?戒杀和放...

有受菩萨戒跟没受菩萨戒有什么差别

第一个、在《瑜伽师地论》上说:一个人受菩萨戒跟没有...

供天中的二十四诸天

斋天是隋代天台宗智者大师依《金光明经》制定《金光明...

人命在呼吸间

佛在世时,有一位频沙王,是佛陀的大护法,他有位很好...

【推荐】看看这个苦难的人生,都觉悟念佛回归极乐吧

最近才慢慢的又体会到《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头所...

女人为什么有贫富贵贱和美丑

胜鬘夫人是舍卫国波斯匿王之女,也是逾阇国的王妃。...

念佛具足定学之实事

念佛何以能具定学?《弥陀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变化的只是我们的感觉

有个人在市场上买了一个青花瓷瓶,价钱还算公道,做工...

老一辈的出家人,都是任劳任怨

培福很重要,所以在沙弥、净人阶段,其实就是累活重活...

藏传净土法门弟子的问答

问:昨天聆听你的开示,颇感受益匪浅,感恩法师。可是...

高登极乐,方为最上脱苦之道

原文: 然在凡夫地,未断惑业,纵生人天,终非究竟安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