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供天中的二十四诸天

2019/02/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供天中的二十四诸天

斋天是隋代天台宗智者大师依《金光明经》制定《金光明忏法》时开始的。清代《弘赞所集供诸天科仪》云:“供天一法本出《金光明经》,修忏时设供三宝、诸天。”

佛教徒虽不归依诸天,然礼敬诸天,这是因为诸天归命佛,且奉行正法,修诸善业、不作恶业之原故。据《金光明经》记载,诸天于金光明会上,一一于佛前发菩提心,并亲承如来法敕,常佑护受持、读诵、书写《金光明经》者。因诸天秉持法王嘱累,巡行人间,以慈心辅翼有德,奖善罚恶,世人乃营建此供佛斋天之法会,诵经礼忏,施设净食,以供养十方三宝、护世诸天及其随从。

现将二十四诸天顺次介绍如下:

一、功德天

功德天又名吉祥天,是一位仁慈的女神。据《陀罗尼集经》记载,功德天身体呈银色,头戴花冠,身披天衣,项挂璎珞,珠光宝气、雍容华贵。《金光明经·功德天》载,若信徒能够诵持此经,供养诸佛,并用香花、美味供养吉祥天,持念她的名号,就会得到资财宝物等福报。《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还记载,功德天有十二个名号,若能够受持读诵这十二个名号,并如法修习供养,就能够消除贫穷业障,得到富贵。

二、辩才天

辩才天以聪明和具大辩才而得名。她能唱出美妙的歌曲,所以又称“美音天”、“妙音天”。她是掌管智慧辩才、音乐与福德的天神。《金光明最胜王经》称,凡是宣讲《金光明经》者,都能得到辩才天的护持,增进智慧,辩才无碍,还可以解脱生死;又诵读此经还可以使人成为大声乐家。

三、大梵天王

大梵天居住于色界,为色界初禅天之主。据传释尊自兜率天降生的时候,大梵天手执白拂子,在佛前作引导。释尊成道后,施舍自己的宫殿,请佛说法。《大悲经》记载,释尊行将入灭时,将护持佛法的重任交给了他。

四、帝释天

帝释天译作“释提桓因”、“因陀罗”等,《大智度论》载,他原是摩揭陀国一个婆罗门,生性乐善好施。他有三十二位知己,与他同修福德善业,死后又一起生到了忉利天宫。忉利天共有三十三天宫,故又称三十三天。帝释居忉利天中央的善见城(又作喜见城),他的四面各有八天宫,分别由他生前的三十二位知己作为辅臣居住。帝释天经常用种种物品供养释尊和僧众。

五天至八天

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又称“四大金刚”,供奉于天王殿中。欲界天有六重,即“六欲天”,第一重叫“四天王天”,离人世最近,这就是四大天王的住处。四天王各护一方世界,即佛教说的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贺洲、北俱卢洲,均属于须弥山。

四大天王分别为:

东方持国天王

持国天王音译为多罗吒,意译为“持国”,身白色,穿甲胄,手持琵琶。“持国”意为慈悲为怀,保护众生,护持东胜神洲。他是主乐神,手持琵琶,表明用音乐来使众生皈依佛教。

南方增长天王

增长天王梵文音译“毗琉璃”,意为“增长”。身青色,穿甲胄,手握宝剑。“增长”能令众生增长善根,护持佛法。增长天王手仗宝剑护持佛法,守护南瞻部洲。

西方广目天王

广目天王梵文音译“毗留博叉”,意译为“广目”,身白色,穿甲胄,手中缠一龙。“广目”意为能以净天眼随时观察世界,护持大众。他为群龙领袖,手缠一龙(也有的作赤索),看到有人不信佛教,便用索捉来,使其皈依佛教,护持西牛贺洲。

北方多闻天王

多闻天王梵文音译“名毗沙门”,意译“多闻”,身绿色,穿甲胄,右手持宝伞,左手握神鼠———银鼠。“多闻”比喻福德之名闻于四方。他手持宝伞,以制服魔众,保护财富。多闻天王原是古印度教的一位天神,又名施财天,护持北俱芦洲。

九、日天

日天又称日天子、宝意天子、宝光天子等。太阳里有他的宫殿,称为“日宫”。他在一年之中循环于须弥山中腹,遍照四天下及四大洲的白昼。他与守护黑夜的月天对应,归四天王管辖。

十、月天

月天又称月宫天子,据佛经记载他是大势至菩萨的化身。“大势至”意为宝吉祥,月天既为大势至菩萨化身,故又得名宝吉祥天。月天住在月宫中,身边有许多美丽的天女陪侍。据说他寿命五百岁。

十一、金刚密迹力士

金刚密迹力士因知晓如来一切秘密事迹而得名。据《金光明经》载,他是大鬼神王,与五百夜叉原都是大菩萨,为护持众生、保护佛法,屈尊做了佛教的护法神。他行动十分敏捷,在佛教护法神中以“捷疾”著称。他常侍卫在佛陀身边,得到佛陀信任,佛陀常把一切秘密要事委托于他。

十二、摩醯首罗天

摩醯首罗天又名大自在天,密宗崇奉大自在天,将他视为大日如来的化身。摩醯首罗天的诸种形象也主要出现于密宗寺院里。

十三、散脂大将

散脂大将又称“密神”,统领二十八部天众,常巡行世间,赏善罚恶。他的形象为金刚模样,面为红色,满脸怒气,手持降魔杵。

十四、韦驮天

韦驮天又叫韦琨、韦驮天、韦驮菩萨、韦天将军。韦驮像常被供奉于大雄宝殿对面,天王殿中背对弥勒菩萨。这与他擒贼护佛立下大功有关。韦驮是佛国中的“神行太保”,以善走如飞著称。佛教传说,在如来涅槃时,竟有个“捷疾鬼”偷走了佛的两颗牙齿,韦驮急起直追,抓获窃贼,夺回佛牙。于是,韦驮担起保护释迦灵塔、打退盗取佛骨之敌的重任。

十五、坚牢地神

坚牢地神又称地天或地神,是职掌土地及一切植物的天神,与大梵天神相对应。后来,地神由男身演变成了女身,并且多以二臂形象出现,手里持物又增添了鲜花、谷穗等物品。

十六、菩提树神

菩提树神是守护菩提树的女天神。相传,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打坐修道时,菩提树神便以树叶为释迦佛挡风遮雨,保护他安心修道,故名菩提树神。她被认为是佛教最早的护法神。

十七、鬼子母

鬼子母据传是五百夜叉鬼之母,俗称“鬼子母”。皈依佛门后,鬼子母偏重于对妇女和儿童的保护。据佛经记载,她能保护儿童健康成长,为儿童除病消灾;能保护妇女顺利分娩,减少痛苦。鬼子母由此又被人们尊奉为“爱子母”或“爱子神”。

十八、摩利支天

摩利支天意为“阳焰”、“光焰”。她神通广大,常在日天(太阳神)前行走,日天看不见她,而她能看见日天。她有自己专门的法门,佛经中称修习摩利支天法或诵习《摩利支天经》能够得到不可思议的加持。据《大摩利支菩萨经》记载,此天“能令众生在道路中隐身,众人中隐身,水、火、盗贼一切诸难皆能隐身”。众生得到这样的隐身之术,便能降伏恶魔鬼怪。

十九、娑竭罗龙王

娑竭罗龙王又名水天,作为佛教的护法神,它为西方守护者,也掌管水界。又认为,水天为娑竭罗龙王,是佛教龙神中的大龙王。龙王有一个女儿,叫龙女。娑竭罗龙王的形象常见为头现龙形,身着帝王服。

二十、阎魔罗王

阎摩罗王又称阎摩王、琰摩、双王等。阎魔罗王传入中国后,演变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阎王爷”。通常以十大阎王的说法较为流行。

二十一、紧那罗王

紧那罗是“天龙八部”之一,其头上有角,故又名人非人。他为帝释天部下,负责演奏音乐,故为音乐神。这类神有男有女,男性为马首人身,女性则端庄美丽;男性长于演奏,女性长于歌唱。

二十二、紫微大帝

紫薇大帝又名“中天紫微北极太皇大帝”。因中国古代农业与气候的关系十分密切,故太皇大帝深得民间尊崇。他住在天上的紫微宫中,故也称人间帝王的禁中为“紫禁城”。

二十三、东岳大帝

东岳大帝全称“东岳天齐仁圣大帝”,为泰山神。历代帝王对他屡予褒封。唐玄宗封他为“天齐王”;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封他为“仁圣天齐王”;大中祥符四年(1011)封他为“东岳天齐仁圣大帝”;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封他为“东岳天齐大生仁皇帝”。

二十四、雷神

雷神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司雷之神。《山海经·海内东经》载:“雷泽中有雷神,龙头人身,鼓其腹。”《太平广记》引《神仙感通记传》说,雷公有兄弟五人,即天雷、地雷、水雷、社雷(又称妖雷)、神雷,是为五雷神。

佛教护法诸天鬼神以护持佛法为职,有时也协助佛菩萨做化导众生的工作。《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说,因所度化的对象不同,观音菩萨可化现为梵王身、帝释身、紧那罗身等各种护法神来普度众生。《华严经》亦称:“一切诸佛退位,或作菩萨,或作声闻,或作转轮圣王,或作魔王、大臣、居士、长者,或作彩女、宰官,或作大力鬼神、山神、江神、主水神、主火神、一切苗稼神、树神及外道,作种种方便,助我释迦如来化导众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如何「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

礼拜供养,这里面讲到乃至于一时礼拜供养观音菩萨都有...

以妙音香花欢喜供佛,成就辟支佛果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度众。有一天,许多豪贵长...

盂兰盆供仪轨

注意事项: 凡设供作此会者,或七日或五日、三日、一日...

四十八大愿——(第24愿)供具自皆如意愿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在诸佛前,现其德本,诸所求欲供...

供养三宝的钱,最好别指定用途

供养三宝,供养时指定这些钱要做什么,一指定了它只能...

一句佛号,超越供养布施

一个人烦闷纠结的时候,你为他开解,那是最好的礼物。...

贫女供灯的故事

在佛陀时代,古印度舍卫国里的国王、大臣和施主们常常...

香积法味供养

昔时世尊听闻维摩诘长者卧病在床,便教敕文殊师利菩萨...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吉祥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

观无量寿佛经疏

观无量寿佛经善导疏重刻序 印光法师 人生世间,祸福吉...

放焰口的由来

放焰口是佛教寺庙中经常举行的佛事活动,全称是瑜伽焰...

「四劫」指的是什么

我国传统文化中,提到劫,总伴随着万劫不复、在劫难逃...

阿赖耶识浅说

一、阿赖耶定义 梵语阿赖耶,华译为藏,有能藏、所藏...

不饮酒戒

酒会乱性,使人失去理智,不得清醒糊里糊涂,一旦酒精...

【佛教词典】入住出三心

(名数)为菩萨阶位之十地,各有入住出之三位。入其地...

【佛教词典】尽是女身

(杂语)由闻法之功德而舍离女身也。法华经药王品曰:...

愿发得大,感应才大

各位同修,一九八五年我到中国大陆去,在普陀山的观音...

人生无常,别等发达才来行善

有一位人称陈姨,看到别人学佛做好事,自己也想学学。...

「初心」与「直心」有什么不同

问: 请问初心与直心,有什么不同?或者两者本质相同而...

但向己求,莫从他觅。觅即不得,得亦非真

从修道的人来说,日日是好日,天天在过年,也天天不过...

不要问佛法灵不灵,要问你自己诚不诚

初发心用功的人,对佛要求是那么多,达不到满意就怪佛...

波斯匿王的慈悲胸怀

过去,波斯匿王与阿阇世王两军交战,二国战力相当,但...

人生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果

如何达到正念真如,在《楞严经》提出了两个法门:第一...

《阿弥陀经》与诸大乘经意义相通

复明通诸经者,与诸大乘经意义相通。如《净名》《法华...

谛闲法师法语集

在宁波天童寺讲法华经上堂法语 (师拈拄杖云。)光照东...

幸福要向何处求

人生在世所追求的到底是什么?相信很多人都有几乎相同...

星云大师《佛教的真谛》

各位同学: 很高兴今天能有机会来向各位讲说佛法。黑...

什么叫临终的正念呢

在净土宗的往生因缘当中,有两种的差别。 第一种叫做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