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破戒的过患

智圆法师  2014/05/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破戒的过患

持戒的功德不可思议,但是破戒的过患也很可怕,因此我们要十分谨慎,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破戒会导致哪些过患。

《比丘珍爱经》当中说:“或有戒为乐,或有戒为苦,具戒则安乐,毁戒则成苦。”受戒的结果可以是安乐也可以是痛苦,如果受戒后毁坏戒律,只会感召今生和后世的痛苦。

失坏了戒律的双足,就无法生到善趣之中。佛在《大般若经》中说:“由于破戒、破见、破威仪、破净命,必定会堕落到地狱、旁生、饿鬼之中,感受剧烈的痛苦,而且长久在生死中轮回,难以得到解脱。”不必说破戒,即使轻视学处、失坏威仪、不恭敬法衣,也会堕入恶趣。

《律本事》当中说:“破戒有十种过患,就是:被导师佛陀呵责;被诸天以盗贼等恶名呵责;被持梵净行的同参道友呵责:如理作意时遭到自己的呵责;理应受到护法呵责;臭名远扬四方八隅:不能听闻未曾听过的法,曾经听过的法容易遗忘;产生不了地道证悟功德;在追悔莫及当中死去;死后堕入恶趣。”破戒的人就象破碎的瓶子不可能成为珍宝容器一样,不能产生善法功德。以破戒的罪业力,内心忧恼不安,无法现前禅定,不能照见四谛十六行相和三十七菩提分的法性,即使修持密法,也得不到成就。

如果不重视戒律,作最多的闻思修行,也没有实际利益,最后还是会堕落恶趣,感受痛苦,这是佛在《三摩地王经》告诉我们的:“虽通一切法,恃闻不持戒,破戒堕恶趣,多闻无力救。”

托嘎如意宝说:本来圣者们对待—切众生就像慈母对待儿子一样慈爱悲悯,恒时垂念,但是自相续染上了破戒的严重过患、不辨别取舍的道理,就好象体内没有了心的愚痴者,因为被严重的破戒过患障蔽,将会导致在无数劫中不能面见圣者的尊颜,一切圣者以及继承护持、弘扬佛教的吉祥怙主七十尊、明辨善恶的诸事业护法神,也会远离、谴责他们,而得不到他们的救护。

如果一个人舍弃生命,只会毁坏一生,但是如果破戒,则会百千万生沉沦恶道。所以,佛教诫我们:宁可舍弃生命也不能三门放纵违犯戒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菩萨戒的四种广大殊胜

一、由种种无量学处广大故;二、由摄受无量福德广大故...

道宣律祖传记

代有觉人,为如来使。龙鬼归降,天神奉事。声飞五天,...

喝药酒和鸡蛋牛奶是不是破戒

问: 居士修行如果有时一身痛,吃一点药酒是不是破戒?...

如何清净如法受持八关斋戒

我们的同修,已经受了很多次八关斋戒了。如果你信愿持...

略谈菩萨戒中的「说四众过」问题

菩萨戒也称大乘戒、佛性戒、一心戒、心地戒、方等戒、...

透过无分别智远离五种过失

哪五种过失是透过无分别智可以次第远离的? 一、远离外...

妙莲老和尚《持戒念佛》

今天是农历二月十五日,是佛陀涅槃之日,佛陀入涅槃,...

何以应当戒杀?

杀是佛门五戒之首,修行人入手第一要紧的事。现在有一...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世间的四种布施与供佛无异

出自《佛说处处经》 佛欲度世去。诸比丘白佛言。诸在世...

女人补血的最佳时间与食物

月经过后七天内是补血的黄金期 根据中医的说法,女性...

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皆得解脱

观世音菩萨,现今极乐世界一生即可续补佛位的大菩萨。...

轮回真相与处理方法

众生有两种缘起。佛陀在大乘经典中,把我们生命的缘起...

【佛教词典】最后身

在生死界中最后一次的身体。...

【佛教词典】无热大池

【无热大池】 p1061 瑜伽二卷十二页云:卽于此侧,有无...

临终现这五种相,命终决定堕入畜生道

在轮回之中,有天人、人、阿修罗、旁生、饿鬼和地狱这...

极乐世界的这个特色,是诸天做不到的

即所说彼土之导师,以四十八愿接信愿念佛众生,生极乐...

为什么一定要念佛呢

佛法的最要问题,就是了生死。若论了生死这桩大事,很...

泄佛密因,轻言未学

【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未学。...

让心定下来

现今社会,一般人都在追求物质生活的提升,当六根接触...

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

人生仿佛两条船,一为名来,一为利往。然而,计利当计...

宽容是一种拯救

在2005年秋季的一天,有两个失落的少年在加州的一个林...

【推荐】你下辈子的房子买在哪里

我在观音寺认识一个师兄,曾经和我一起住过,40多岁时...

惟觉长老:学禅不能学「残」

当人出生以后,不仅要面对生存的问题,还要去面对社会...

任何生死关头一定要记得念佛

我们以后碰到任何生死关头,要注意了,一定要念佛,别...

略说三十七道品

三十七道品: 四念处:身、受、心、法念处。 四正勤:...

旷劫以来,无一时一刻不在梦中

【原文】 古云:处世若大梦。经云:却来观世间,犹如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