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让心定下来

2012/11/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现今社会,一般人都在追求物质生活的提升,当六根接触六尘时,难免会起心动念,但起的是烦恼心、动的是烦恼念,导致空虚、妄想、颠倒,迷失了本具的清净心。“攀缘”是一切烦恼之根源,烦恼亦出自于“痴”;有这分痴迷的心,贪、嗔、慢、疑等烦恼就会跟著生起而无法作主,自然就无法成就事业、家庭及道业。

修行可以让心定下来,保持清楚明白,不分别、不执著,诚如导师 上惟下觉大和尚所开示:“假使我们把烦恼化掉,执著破除,那么这念心就像一潭止水一般,纹风不动,像一面镜子一样,不落一点尘垢,烦恼化掉以后,心就定下来。”心定,专注力相对提升,应付繁忙的事情就会有条不紊,作决策时也不容易出错,做起事来相对事半功倍。

“佛者,觉也。”学佛,即是学习佛陀清净的身口意。如能从言行中反观自照,藉由持守戒律,以摄诸根,散乱之心即能消止,终能净心、明心,回复本具的清净心。所以,修行除了要有戒、有定,更要觉察自己的起心动念,时时检讨反省,心与境都能鉴别,看任何事情都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自然不会被外境所转;做事自然事半功倍,修行亦能有所成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决定寿命长短的,不是饮食运动,而是……

各国长寿地区的人种、气候、食物、习俗各不相同,有的...

何等是净佛土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

照看你自己的心

我现在教给你们一个最殊胜的法门就是照看你自己的心。...

修心十德

1. 若闻讥讽 心能堪忍 不管别人的嘲笑,讥讽,打骂如...

事与愿违时要好好检讨自己的心念

别埋怨自己命运坎坷,先检讨自己负面(黑暗)的心念。...

什么是真正的平静呢

为了找到平静,我们已下定决心成为佛教中的比丘和沙弥...

心无片瓦

我很喜欢《楞严经》里的一个故事。 是说有一位月光童...

吉凶唯人招,最好存仁道

世间上的人,常常将挫折灾难归咎于自己的命运不好,或...

莫做十种奇怪的学佛人

1、贪心学佛,心常望报 有的人学佛的目的、动机和行为...

菩萨为什么还有变易生死

问: 菩萨为什么还有变易生死? 净界法师答: 一个加...

药师法门为末法必修法门

一、药师法门以读诵《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念...

重僧宝之名义,防世人之讥嫌

尝闻:骊龙颔下有珠焉,雨一切财物,凡有求者,悉皆如...

【佛教词典】悭

【悭】 p1293 瑜伽八十九卷七页云:于资生具,深怀鄙吝...

【佛教词典】焦芽败种

指不能发无上道心之二乘。因与草芽之枯焦、种子之腐败...

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二报庄严

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报是一个全方位的展开,这全方位展开...

宣化上人:效法地藏菩萨的精神

何谓地藏菩萨?这位菩萨,犹如大地,含藏万物。一切万...

佛教如何看待知识

问: 佛教怎么看待知识? 济群法师答: 知识对人类究...

耐得住才能成就大器

记得过去有一部日本影片,内容描述孙悟空修行的过程。...

地藏菩萨的功德无量无边

九华山99米地藏菩萨像 地藏王菩萨是八大菩萨之一,也是...

我们要远离魔境,只有一个方法

魔境因由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现境,皆是想阴用心交互,...

不打妄想?那菩萨怎么发菩提心呢

我问大家,菩萨打不打妄想?不打妄想?那菩萨怎么发菩...

蜾蠃祝儿终肖父,蛣蜣丸粪亦遗尘

蜾蠃祝儿终肖父,蛣蜣丸粪亦遗尘 这桩事情就用了两个比...

功名威赫归掌上

布袋戏的历史起源有一则动人的故事。相传在明朝,有一...

人生最美的心境

一位老先生怀抱「我家门前清洁,别人家门也该干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