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略说三十七道品

界诠法师  2021/05/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略说三十七道品

三十七道品:

四念处:身、受、心、法念处。

四正勤:已生恶令断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

四如意足:欲、勤、心、观。

五根:信、进、念、定、慧根。

五力:信、进、念、定、慧力。

七菩提分:择法、精进、喜、轻安、念、定、行舍。

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以上所述,在修道位中,依三十七道品而修习。三十七道品,亦名三十七菩提分。此三十七法,共顺趣菩提故。道品即品类支分义。

四念处:

一身念处,二受念处,三心念处,四法念处,凡夫缘色蕴之身以为净;受蕴之受以为乐;识蕴之心以为常;想行二蕴之法以为我。起此四种颠倒,而起贪爱。为治斯四倒,以能观智力,观身不净,破净倒;观受是苦,破乐倒;观心无常,破常倒;观法无我,破我倒。此四念处,以意为体。身等四法是所观境,慧是能观。常观此四法令心不妄 —— 念处。

四正勤:又作四正断。

一、于已生恶令断灭精勤修习;

二、于未生恶令不生精勤修习;

三、于未生善令生起精勤修习;

四、于已生善令增长精勤修习。

体一精勤,义用不同,分之为四。一心勤修名正勤,能除懈怠名正断。

四如意足:

又作四神足。欲、精进、心、观如意足。四念处修智慧,四正勤修精进。由精进故智慧增多,定力不足。此四种摄定,定慧均等,所愿皆得故名如意足。欲谓希求,由欲力故引发定起。精进谓勤策,加功用行,引发定起。心者,一心正念,由心力故,引发定起。观谓观察,令心不驰散。谓神足者,神谓神通,妙用难测。足谓所依之义,依定力而发神通。四念处重于修观,慧由观得,非定生,所以修四神足之定,由定而发坚固之慧。

五根:

信、精进、念、定、慧。于三宝四谛以及因果事理,能深忍乐名为信。勇猛进修为精进。于境忆持为念。专注所缘为定。真智现前,破诸谬见为慧。此五法能生一切善法,能生圣道的根本,如树有根,能生枝干,故名为根。

五力:

即前五根的增长。信根增长能破诸疑惑。精进根增长能破身心懈怠。念根增长能破邪念。定根增长能破诸杂乱想。慧根增长能破诸惑。此五力能入圣道的主力。

七菩提分:

又作七觉支、七觉分。念、择法、精进、喜、轻安、定、舍。于境明记为念。以智慧观察是非、善恶、真伪、染净为择法。坚持不懈,使择法之觉慧成就为精进。于意适悦为喜。调畅身心为轻安。专注所缘为定。远离沉掉,平等寂静,舍弃染污为舍。择法为慧体,精进、喜、轻安、舍为慧用,由慧坚固定力,定慧相应,便生正念。前所修未觉,八正道为已觉。此七法处中,从迷启悟,由未觉而成觉。三十七道品都称觉,而觉的自体在乎此七分,故独称觉。

八正道:又作八圣道。

一、正见,离邪倒分别,正确体见诸法之理性而不谬误,此为八正道之主体。

二、正思惟,离邪分别,思四谛理,离诸杂念。

三、正语,修口善业,不作一切非理之语。起善思惟已,发起种种如法言论。

四、正业,离诸身过,除身之一切邪业,住清净身正身。

五、正命,清净的身口意三业,离五邪命。(五邪命是:一为利养故,诈现奇特。二为利养故,自说功德。三为利养故,占相吉凶,为人说法。四为利养故,高声现威,令人畏敬。五为利养故,称得供养,以动人心。邪缘活命,名为邪命。)六、正精进,止恶修善,以上五法,勇猛精进相续无间。

七、正念,忆持正法,于真理明记不忘。

八、正定,住无漏清净之禅定,离诸散乱。

此八法尽离邪非,故云正。又名圣道,圣者正也,与正理合故为圣。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界诠法师文章列表

莲池大师:在家学佛

在家学佛不必有庄严的形相,拘谨的仪表,重要的是,在...

佛法对知识分子有什么帮助

问∶ 知识份子走近善知识、走进佛法有什么帮助吗? 慧...

命运好坏,不需要问别人

有些人觉得自己命运不好,没有钱,贫贱难熬,身体有病...

为什么极乐世界那么多金银珠宝,不是要我们不贪著吗

问: 为什么西方极乐世界那么多金银珠宝?佛经里也强调...

五方佛

五方佛代表五种智慧,五方佛各住一方,依愿修行,最终...

佛学常见辞汇(七画)

【弟子】 徒众对老师的自称。 【伽蓝】 1.僧伽蓝...

证严法师《堕落多因贪心重》

六道是因自我心中的善恶而上下流转不停:心若为善,便...

【推荐】观世音菩萨

《一》前言 今天是观世音菩萨的圣诞日,所以向诸位介...

【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

佛说盂兰盆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

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

【注音版】大轮金刚陀罗尼

大轮金刚陀罗尼...

佛教徒可以吃「香菜」吗

是否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对香菜这一词有些忌讳?尤其是...

贪嗔痴三毒

一、贪 贪又作贪欲、贪爱、贪著,略称欲、爱。是对于...

什么是菩萨行

菩萨行总的来说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是以救度众生为...

佛学常见辞汇(六画)

【色】 指一切有形象和占有空间的物质。色可分为内色...

【佛教词典】莲

(植物)弥陀之净土,以莲华为所居,故指净土曰莲。...

【佛教词典】种种想

谓有盖缠者。所有染污。色声香味触想。不善想。非理所...

菩萨起瞋恚心,即成就百万障门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品第三十六 尔时,普贤菩萨摩...

婚外恋的十大典型心态

一、 补偿心理 有的人因为夫妻分居,寂寞难耐,或者因...

10种垃圾食品尽量别吃

昨天上午,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活动之一,预防疾病健...

受持少法就能获得很多福德的修持法门

昔时,佛在海龙王宫,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及众多大菩...

怎样对待历劫的冤亲债主

有冤亲债主乃至无量的冤亲债主,这都是正常的。那么我...

星云大师《人生二十最》

人生有二十最是我从生命中体验出来的,好的要保留,坏...

如何转变负面的人生态度

问: 常有人自觉能力差、力量小,对社会、家庭没有影...

圣严法师:尊重同事如同菩萨

同事之间要彼此相互尊重,常常心怀谅解,上级对下属也...

把注意力放在正在做的事情上面

大家出入佛门,要懂得什么叫修行。修行,就是要清净收...

舍弃是一种智慧

前几天见到了一个事业有成的亲戚。他很年轻,却拥有一...

往生极乐是靠超度去还是自己信愿念佛去

问: 弟子以为,念佛行人勤修净业三福,以至诚恳切心...

念佛之人为什么要吃素呢

印祖在一生的弘法当中,他很痛心地看到这么一个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