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五方佛

2010/07/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五方佛代表五种智慧,五方佛各住一方,依愿修行,最终都修成了菩提正果,并称五智如来。佛认为:修行人仅仅依靠念诵咒语和观想曼陀罗,仍然不能达到即身成佛的境界,还需要五佛禅定代表的五种智慧,才能成佛。

中央大日如来即毗卢遮那佛,属于如来部族,手印为觉胜,座骑为狮子,生着白色的皮肤,代表清净人的痴心之毒,将色蕴转为法界体性智慧,三昧耶形为法轮佛塔。

东方阿閦如来即不动佛,属于部族为金刚,手印为触地,座骑为象,生着青色的皮肤,代表清净人的嗔恨心之毒,将识蕴转为大圆镜智慧。三昧耶形为金刚杵。

南方宝生佛,部族为宝,手印为与愿,座骑为马,生着金黄色的皮肤,代表清净人的傲慢心之毒,将受蕴转为平等性智慧,三昧耶形为宝。

西方阿弥陀佛即无量寿佛,部族莲华,手印为禅定,座骑为孔雀,生着赤色的皮肤,代表清净人的贪婪心之毒,将想蕴转为妙观察智慧,三昧耶形为莲花。

北方不空成就佛,部族为羯魔,手印为施无畏,座骑为金翅鸟,生着绿色的皮肤,代表清净人的嫉妒心之毒,将行蕴转为成所作智慧,三昧耶形为羯魔。

中央毗卢遮那佛,又名卢舍那佛,也称为大日如来,为释迦牟尼佛的法身。大日如来有三身相,名为法、报、应三身。称其体依法界真理而住的为法身,名毗卢遮那佛;称其身相圆满庄严的为报身,名卢舍那佛;称其为度娑婆众生,现身秽土的为应化身,名释迦牟尼佛。毗卢遮那佛,除示现广博光明法身外,更现庄严之华藏世界,以示深广无穷之法界,含藏无量微尘数世界,如无边海。

东方阿閦佛,又名不动佛或不动如来,代表觉性。嗔怒为贪、嗔、痴三毒之一,能出生一切不安稳性恶行。唯有无嗔,始能面对逆境而不起害心,不生退意。不动佛以无嗔法门度众生,特以妙喜世界接引众生。妙喜净土,乃不动佛为修行人而设的理想佛国,只待众生发愿,修善往生。

南方宝生佛,为金刚界曼荼罗五智如来之一,代表福德,能出生福智万行之宝,以济众生,因而得名。宝生佛不特彰显福聚之德,更代表如来一切智中之平等性智。平等性智,表征诸佛了悟所谓阶层高下之分,不过是事相表象,因缘假合。须知万物理体皆一,空无自性,更无自他。一切众生原是法性平等,只为执于尘境,起人、我相,迷而不觉。诸佛以智观自、他、众生本悉皆平等,发起“同体大悲"之心,慈悯拔苦。宝生佛平等施福,令一切众生,皆修福慧至功德圆满。众生若能体察佛之慈悲用心,依法修行,能积聚无边胜福,以此福德,启发自心,觉了万法平等,无人无我,究竟清净。

西方阿弥陀佛,又名无量寿佛,代表智慧。阿弥陀意为无量。阿弥陀佛成佛前,曾作法藏比丘,立四十八愿,其中愿光、寿无有限量,如:设我得佛,寿命有能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觉;设我得佛,寿命有能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觉。密教经典以阿弥陀佛为五智如来之一,表妙观察智,谓阿弥陀佛能说诸妙法,断众生疑妄,令入正定。极乐世界,亦名正定。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极乐世界,诸上善人俱会之处,黄金为地,庄严阶阁,七宝池中,八功德水,四色莲花,香洁盈满,天乐常鸣,杂色众鸟,行树罗网,皆出法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极乐国土,让众生安于修行之乐土。得生其中者,皆自在无苦,于法乐梵音中,谛悟大乘妙理,发无上道心,永不退转。依阿弥陀佛之本愿,凡十方众生,闻其名号,欲生其国者,若能至心信乐,称名观想,乃至临终十念,于命终时,必得佛与圣众,示现接引,生极乐国。

北方不空成就佛,属金刚界曼荼罗五智如来之一,代表事业。不空成就佛,以德立名,不空成就如来,以大慈方便,令众生舍除懈怠贪欲,得大精进,成就菩提,故名。不空成就佛于五智如来中,代表成所作智。佛德圆满,菩提正觉时,眼、耳、鼻、舌、身等妄识转为无烦恼净智,名所作智。不空成就如来证得成所作智,流出智光普照十方世界,令一切众生无懈无倦,菩提道业精进,以至种种化益善行,无不成就。

供奉、修行五方佛不仅可以清净人心的五毒(贪、嗔、痴、慢、疑),将五蕴转五种智慧外,并能成就息、增、怀、诛四种事业,以达平息灾难、增加智慧、福寿、财宝、具爱心、关怀他人、降伏魔障等功德。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居士是否可以在佛前自受五戒

在家女人如果家里经济宽裕,身体自己又能做主,到附近...

星云大师《佛教对知见的看法》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今天是佛学讲座的第三天,...

极乐也是梦幻泡影,是否就不值得求往生

《金刚经》里面讲一切法如梦幻泡影。理上的确是这么个...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的说法是谬误吗

问: 现在有人说万法皆空,因果不空的说法是谬误的。这...

不要错解「恒顺众生」

关于吃素有违缘的问题,有人说:如果坚决不吃肉使父母...

【推荐】佛门里不要倡导经忏佛事

随着宗教政策的逐步落实,中国佛教事业迅速恢复,蓬勃...

烧香没有固定时间,请问这样是否不好

问: 我没有皈依,但我这十几年来,每天只要在家,一...

学佛是为了什么目的

学佛是为了什么目的?以什么动机来学佛?这点非常重要...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各宗要略——净土宗

史略 弥陀净土,源于晋代慧远大师,于庐山结白莲社,在...

慈悲三昧水忏的来源

《慈悲三昧水忏》共上中下三卷,今收于《大正新修大藏...

佛学常见辞汇(七画)

【弟子】 徒众对老师的自称。 【伽蓝】 1.僧伽蓝...

敲木鱼的由来

僧人诵经时用木锤敲击木鱼,便发出清脆的声音,用于掌...

【佛教词典】隐岳寺

位于浙江绍兴、嵊县间之石城山。此山重岩叠嶂,林木葱...

【佛教词典】无色有

【无色有】 三有之一。无色界之果报实在,谓之无色有。...

慈悲的驯服场

有一天,在禅堂里面,忽然发现一个小偷偷东西,在禅堂...

对自然界心存敬畏

现在各大旅游区风景点也被过度开发。本来去旅游去登山...

通过什么表现才知自己在修行上走对路了

问: 师父,通过什么表现能知道自己在修行上走对路了...

为何玄奘法师临终亦有病苦

汝母何以病不见愈,盖以宿业所致,殆转重报、后报为现...

佛教徒应择正业而活命

古代印度,人被分成四个等级,但有一种众生不在这四种...

培养善根福德因缘,就在等那一刹那顿悟

以法身是以心体绝待离缘故;心的体性,这个是真实义,...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此对不尽人事者而言也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此对不尽人事者而言也。若已娶而...

随处皆妙药

当今社会风气浮动不安,问题皆出在「人心」,「身病好...

饮酒而不加节制,德行会越来越差

【莫饮过量之酒。】 这个莫字,就是劝我们这些事不可以...

遇到任何是非,首先想到这是自己的错

作为具有正见的修行人,凡遇到任何是非,首先想到这是...

一切问题本来就不存在

一个生活充满苦恼的问题人去拜访一个智者,一见面就迫...

【推荐】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社会上还有一种说法: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这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