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泄佛密因,轻言未学

净界法师  2015/04/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泄佛密因,轻言未学

【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未学。】

任何一个菩萨来到人世间,他绝对不会把他的本地风光现出来,说“我是某某菩萨示现,我是某某阿罗汉转世”,泄漏了佛陀秘密的指令,就是佛陀指定他们,末法时代要护持这些修法的人。为什么呢?因为不能够“轻言未学”。对一个初学者,你随便的妄谈果证,这就有问题了。什么问题呢?其实每一个众生,会跟哪一个菩萨结缘,这个前生都注定好了。你看释迦牟尼佛他的弟子,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跟他好几生、好几世了。

蕅益大师在《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得很清楚:说我们为什么要念佛呢?佛陀四十八愿,他救我就好,为什么我们要念佛?你要跟佛结缘啊!蕅益大师讲得很明白啊。“佛度生,生受化,其中浅易难深,总在于缘。”

佛菩萨要度你,你跟他没缘,他没办法度你。每一个众生跟善知识结的缘是不同的。有些人是跟某一个法王有缘,有些人跟忏公师父有缘,有些人跟海公有缘,这个是宿世的因缘,没有什么对错。你说你是某某…你是文殊菩萨示现,你打乱了众生的因缘,每一个人只好来亲近你了,不管有缘没缘。但是你跟他没缘,他很难接受你教化,他只是来凑热闹而已。所以你今天把你自己的本地风光现出来,把众生跟善知识的整个因缘完全的乱掉了。他本来应该跟谁学佛法,他依止这个法来修学,他能够增上的,结果整个因缘的相貌,大家都错乱了。因为你是文殊菩萨示现,那大家只好亲近你了,这样子不见得对众生有好处——“轻言未学”!

这当中有一个例外:

“唯除命终,阴有遗付。”这个是例外,一定要到临命终的时候,而且这个人有很重要的遗嘱,要交代给后人。在交代遗嘱的过程当中,为了取信于后世,他不得不把他的本地风光开显出来。为了什么?为了取信后世,开显他最后的遗嘱、最后的教诫,所以他只好说他是某某菩萨的示现,只有这个是例外的。

“云何是人,惑乱众生,成大妄语”,云何就是佛陀的诃责,说,为什么这个愚痴颠倒的众生,在还没有往生之前,就显出本地风光,迷惑扰乱众生的因缘,而成就大妄语的过失呢?

我们看中国佛教史,的确有很多菩萨的示现,比方说:丰干禅师——阿弥陀佛示现;寒山、舍得——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示现。

诸位!我们要知道一个观念:只要你的师父还在,你不要说你师父是什么菩萨示现,因为人家会问说:“那你怎么知道呢?”

你说:“我师父是文殊菩萨示现。”我只要问你一句话:你怎么知道呢?因为初地不知二地,那表示你的地位比你的师父还高啰?因为住在楼下的人,不知道楼上的事情,初地不知二地事,你怎么知道呢,是不是?你看印光大师在世的时候,他有一个很忠心的弟子说:“我师父是大势至菩萨示现。”印光大师,你看文钞他把他骂得非常严重:“你这个邪见众生,你再这样讲,我就不承认你是我的弟子!”口气很重啊!我们一般会印证这是菩萨示现,只有菩萨往生以后,盖棺论定,你才可以说你师父是什么、什么示现,生前都不能讲的,因为你泄漏佛果秘密的旨意啊。

所以自己讲自己是什么什么示现,是上品的过失;你讲别人,你也有中下品的过失,因为你怎么知道呢?而且你这样讲,问题是对佛陀的施设教法没有好处,佛陀好不容易来到世间,开方便门,示真实相,语言文字,大家依着文字很有规矩地修学。你说,你的师父是某某示现,大家就不再重视佛法的修学了,开始扰乱众生的心思了,对佛教的修学次第,整个打乱,扰乱佛法没有好处!

所以绝对不要谈个人的果证,一定要记住!

我们讲一个小故事:你看那《显密圆通成佛心要》有一个作者叫做道敐大师,这个人是有修证的人,他是当时的国师,皇帝的国师,地位很高。有一天,有一个老太婆来求见这个道敐大师,她很伤心地说:“师父啊!我的儿子不小心犯了重罪,马上要被杀头了。我儿子现在已经至诚地忏悔,他也知道错了,你可不可以救我儿子一命?我这寡妇就只有这么一个儿子。”

道敐大师可能跟她也有缘,就动了一念慈悲心,说:“好,我尽量想办法,但是我能力真的不够,你要求观世音菩萨。你回去以后,你好好地念观世音菩萨,他应该可以救你。”这位老菩萨回去之后,每天至诚念观世音菩萨。

这个道敐大师,过了几天以后,他就入定,入三昧中,他就以他的三昧力,在虚空当中,现出邪恶的凶相出来。皇上有很多的占卜师,一看到,唉呦!天上有凶相啊,恐怕有灾难出现哦!皇上就很紧张,请教国师那该怎么办啊!他说:“你不要紧张。”他说:“我看这个凶相,要大赦,大赦犯人就有救。哪些人要大赦呢?把那些初犯的,初次犯罪的,有惭愧心的人,把他放回去,你就可以躲过这个凶相。”

果然皇上就大赦了,大赦以后,他又入定把那个凶相给收回来。这个老太婆就很感激,儿子回来了,这是奇迹啊!就跟他师父顶礼。国师说:“诶!这跟我没有关系,这是你念观世音菩萨的功德。”

所以一个大善知识,他绝对不能够泄漏他的本地风光,他一定把这种功德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把他引导到三皈依去。这是一个基本的精神,不能够“泄佛密因,轻言未学”,这是一个重要的思想。

佛陀对我们的教诫: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最后断除大妄语,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四种清净决定不可改变的明确教诲。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肆意口业,堕畜难言

不诚实的人你就被人瞧不起,你就是再富贵,由于你不诚...

急于见佛之念易着魔

急于见佛之念易着魔。是急切的想看到佛,这种念头非常...

邪心含魅妄见妄说

我们看第十科,邪心含魅妄见妄说。 这个邪心怎么说呢?...

谣言止于智者

战国时候,各国之间争战不停,国与国之间也常订定各种...

「当处出生,随处灭尽」是什么意思

整部《楞严经》的修学重点,就在破妄显真。那么在整个...

修楞严三昧,开显智慧光明

二、佛,了了常知,不可昏昧。 佛者觉也,修持首楞严王...

应该如何看待佛菩萨的感应

问: 在五戒的大妄语中,佛陀严禁弟子宣说过人之法,...

怕犯戒,所以迟迟不敢受戒该怎么办

问: 弟子想受五戒,又害怕犯了戒律尤其是妄语,所以迟...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楞严经》里辨别邪师的方法

1.毁谤出家,轻蔑持戒: 常言:酒肉穿肠过,佛在心头...

追求神通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学佛修道之人追求神通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稍微弄不好...

药师法门感应力强大的原因

一、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药师二字包含健康、长寿...

现在能听闻佛法,应该珍惜这一因缘

一历耳根,永为道种,大士所以舍全身求半偈也。 佛陀,...

【佛教词典】加持句

即具有“令法久住”功能之真言(咒),乃用于密教胎藏...

【佛教词典】意三

十恶中属于心意的三恶,即贪欲、嗔恚、愚痴。...

【推荐】往生的人要把生死业力降到最低

净土宗要做两件事:第一个离开三界,第二个投生净土。...

圣严法师《人生如戏》

有位太太跟先生吵架,到我这里来诉苦了半天,听她讲完...

这只野狐到底聪明在哪里

原文: 野狐黑夜入厨房,饱食睡去。天明不能逃窜,乃佯...

营养密度最高的10种蔬菜

营养密度是近年来备受营养学家推崇的概念,它是指单位...

常吃山药的益处多

自古以来,山药一直被视为物美价廉的补品。虽然貌不惊...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第一篇 四大菩萨与阿罗汉 其一 中国四大菩萨 中国佛教...

你与大闸蟹面临的严峻情况

每到秋季,食客们在餐厅排起长队只为将一只动物亲手折...

佛教与物理

物理学是研究宇宙中物质存在的内部结构、基本性质和普...

【推荐】在生活中积累福报原来可以这么简单

依报随着正报转,如果有十朵花,那就只会吸引十只蝴蝶...

月光儿生天的因缘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说法时,在此城中有一位婆罗...

有福之人的三要素

有福之人的三要素,也就是仁、智、勇。 第一个要素就是...

信守承诺的力量

承诺就是答应别人、对别人所许的诺言,务必兑现,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