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当处出生,随处灭尽」是什么意思

净界法师  2021/10/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当处出生,随处灭尽」是什么意思

整部《楞严经》的修学重点,就在“破妄显真”。那么在整个过程当中,就是修学“不迷、不取、不动”这六个字。而“不迷”是修行的一个重要关键,它是一种理观,属于智慧的观照。“不迷”在蕅益大师的批注当中,开展出“空、假、中三观”,如果你懂得应用空假中三观,那么就可以把“妄想心”转成“真如心”,所以这一段经文很重要。

真妄不二

“阿难!汝犹未明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幻妄称相,其性真为妙觉明体。”

佛陀招呼了阿难说:汝现在尚且未能真实地明了一切。所谓“一切”指的是我们的五阴身心,就是我们的果报体。这个果报体可能是一个男众的果报,也可能是一个女众的果报;它具足二种相貌:第一个,“浮尘”,就像飘浮在空中的灰尘,飘来飘去、上上下下,是剎那、剎那不停在变化,你作不了主的;有时候今天健康,明天马上生病,因为空中的灰尘,没有固定的位置。第二个,它是“虚妄不实”的,它没有真实的体性。而这个变化而不真实的东西,它是怎样一个相貌呢?“当处出生,随处灭尽。”

蕅益大师解释这一句话,是分成两段来看:从“体性”来说,叫“当处”,“处”是指众生本具的一念心性——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但是这一念心性会受到业力的熏习,叫作“真如受熏”。当因缘具足时,它就会出现很多很多的果报;当因缘结束了,这个果报也就消失了。所谓的“循业发现”,每个人都循着自己过去的业力,而发现今生的果报。在一念心性当中出生,也在一念心性当中消失,这就是我们生命的假相。

你看我们本来面目是清净本然,没有生死的,但是一念妄动以后开始造业。前生可能是一个男人,今生变成一个女人,来生又变成一只蚂蚁,这叫“当处出生,随处灭尽”。

“当处出生,随处灭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句话佛陀在七处破妄当中,有详细的说明。佛陀看人生是用回光返照,他提示阿难尊者要经常反观:“你从什么地方来?”诸位也可以反观:“我的身心世界从什么地方来?”你说:“我从前生而来。”这个思想在本经不成立。你怎么是从前生而来呢?你今生跟前生完全长得不同啊!色身也不同、想法也不同,如果你前生是一只蚂蚁,有蚂蚁的色身、蚂蚁的想法;今生是一个人,有人的色身、人的想法。两种形态全然不同,好比A创造了B,不可能说A跟B完全不同,这不合逻辑。

其实“当处出生,随处灭尽”的意思是说:人生是没头没尾的。“没头没尾”诸位懂吗?我们从什么地方来?我们从“空性”而来,没从什么地方来,本来就没有;一切都是因缘和合显现出来的现象,就像魔术师拿一条手帕,变成一只兔子,然后再把兔子收回来,又变成一只蚂蚁。你说兔子从什么地方来,它又往哪里而去?它从“本来无一物”来,又回到“本来无一物”。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净土宗最怕就是你抗拒

如果从《弥陀要解》的标准来看,念佛人临终的时候,他...

一个人越有特色,功德就越不容易圆满

此诸菩萨,皆于是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虚空中住,于诸经...

不能悟道的五个错见

印度自释迦出世,遍习外道异学,终于菩提树下,证悟大...

巢窟不可爱,终将败坏

佛陀时代,有一位比丘于清晨前往河边洗浴,后至岸边歇...

真我与假我

生活中,我和许多人一样,总是惯于从身外寻找参照物,...

为什么一切法没有真实相

因为凡夫心念的不同的转动,这些相貌就有很多很多的差...

断除生命的相续——自我意识

在唯识学的相续,它提出两块:一个是杂染的相续;一个...

宏海法师:楞严法会开示

各位道友,特别是今天我们格外的因缘,正法眼藏,楞严...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想要贵人相助,先学做别人的贵人

现在,大家都想要得到贵人相助。但是我们应该学会做别...

遇到不如意的境界,起烦恼也没用

我们今天身为一个菩萨,我们内心要面对很多的境缘,你...

四种毫无意义的修行

冈波巴大师在《胜道宝鬘论》中用十四个比喻来说明什么...

毒瘤恶疮该如何处理

龙鬼流行诸毒肿,痛疮脓血痛叵堪,至心称诵大悲咒,三...

【佛教词典】三百六十会

禅林用语。又作三百会。乃形容佛陀一生说法的法会之多...

【佛教词典】管毒木

(物名)常瞿梨童女所持物之一。常瞿梨毒女经所谓:左...

人之所以活的累就是因为想的太多

一位搞研究的学者问:整天在紧张忙碌地工作,研究做课...

哪怕是独处,也不要去交那些损友

作为一个朋友,一定要讲信誉。那这个信不欺的意思,也...

佛法让烦躁心变平静

从来我就是个性格暴躁的人,以自我为中心,意气用事起...

当鸣不鸣

心里有鬼的人,不论讲话做事,都恐惶而不能自在,不能...

以「空」为乐的生活

人生活着的最大目的是追求快乐,而快乐的来源有很多种...

最没有智慧的高僧

今天的故事说的是领悟,它来自《杂譬喻经》。 在外国...

无我空性的教理如何运用于实修中

魔障 就像《大宝积经》所说:云何名得甘露灌洒?谓烦恼...

卖酒肉的人为何能往生

古德有一本书,叫《念佛法要》,近现代的居士编的,他...

净界法师:精进的释迦牟尼佛

我们看释迦牟尼佛因地的时候,释迦牟尼佛的特色,在六...

了脱生死超凡入圣才是真命好

那天,和信法师独对坐谈说道,信法师谈到世间一切福泽...

看看您的六根是如何被欺骗

眼 我们的眼睛太累了,每天警觉地注视着这个世界,有...

找到业障的根,才能够真正忏悔

我们出家人要做得像出家人,一切时心要在道上,要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