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强软魔头来考验

达照法师  2011/08/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修行关键的时候,得大受用的时候,往往是要强烈的外境来考验你。我们知道,天台智者大师,人称东土小释迦,他老人家在坐禅最后的关头,也是降魔成道。修道中往往会出现两种魔头,叫作强软两大魔头。强魔头就是他在华顶,那天晚上彻夜坐禅,身心愉悦。在半夜,听到山里面鬼哭狼嚎,兵马嘈杂。就听有人说:“有人在这里,躲在这里,要把他头砍下来!”他坐在那里,如果按常人来说,可能就坐不住了,就知道有兵马要来,来砍我的头,吓跑了。但是大师坐在那里不动。过了一会,一头巨大的蟒蛇从他身边爬过来。那个蟒蛇有多大呢,在地上爬,它的这个直径,蛇是圆的,直径,高,在地上爬的高度有一个人那么高,你看看有多大!我们看到一条蚯蚓、一个老鼠吓得都要发抖了,我看有些人,一个蟑螂都怕得要命,是不是?有些女士就是看到蟑螂都怕。这个蟒蛇过来,智者大师安然不动。

蟒蛇过了以后,就出现音乐,很美妙的音乐,这叫软魔头。人家说软磨硬泡。软魔头出来呢,他就看到他的父母亲过来跟他讲好话,说你要跟我走,我现在很可怜,你要帮我忙。还躺在他的膝盖上。因为智者大师十八岁之前,父母相继过世,所以他父母去世之后才出的家。就是这种心态,大家可以理解,一般的人对父母思念之情要如何呢?这种思念之情就在你用功最得力的时候,快要成道的时候,他来干扰你了。

你不要以为自己情重就好。修行就偏偏是哪壶不开提哪壶的。你哪里怕,怕什么,你修行得力了,就那个东西先出来。你最怕的、你最喜欢的,是到最后登场。不把你搞定,它誓不罢休。但是如果有大智慧,大禅定,看见了生死的这些伎俩,你看到无非是根尘相对,才产生的这个世界;无非是心和物分离了,你妄念动了,你才不能保持自己的原来状态。所以,大师当时身心既然安定愉悦,不动不摇,不受不着,也不接受也不执着,自心依然与摩诃般若波罗蜜相应,他还是跟大智慧、无所得相应。

这一相应,当时就看到天空一片湛然,身心犹如长风游于太虚。当时就出现一个高僧,一个天竺的和尚,站在他旁边,就给他授记,告诉他“寺若成,国即清”,你应该于山下安僧,度众成道。所以智者大师这一生有出家、修道、降魔、成道、转法 轮,最后入灭,也示现八相成道。包括他坐下两个弟子,跟佛的这个阿难尊者、迦叶尊者这两个弟子也很像。章安大师就把佛的一生,把智者大师的一生,讲经说法的文字记载下来,称为天台三大部。

所以平常你要了生死,你起码要看到生死是哪些内容。你不随生死转,你就向上流。所以打七就是随时要看住自己,你这颗心是否已经到达了让心不去流浪,心和物不要分开,专注当下,心不动摇。只有在不动摇这里,才能够了断生死。所以了解生死,了知生死的内容,相当重要。知道生死的因果缘起,法则,即便你这一生还在生死中,你想活得好一点,你也知道我们的生死怎么样才活得更好。然后活好了还不够,了解生死以后,还要了断生死。如何了断生死,这就是打七了,就是要破过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星云大师《当提起时提起,当放下时放下》

长乐先生:禅宗有首偈语说:平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

说不如行

有一天,一位经常跟随佛陀到处弘法的弟子忽然对佛陀说...

【推荐】道证法师:六度总修?六度总休?

上广下钦老和尚有一句开示,很耐得我们去体会。他说:...

道香应自苦修来,法远禅师的修行故事

写这个故事之前,踌躇了一下,因为这种故事不一定有人...

我们栽培往生的力量,必须要不可破坏

佛陀这种权实二法的操作是怎么回事呢?是唯佛与佛乃能...

不随逐欲望就是修行

有些人他往往错误地认为,只要我们的所作所为跟佛法有...

接受「还不圆满」的自己

在过往的经验中,你肯定会遇到相当多不容易、让你很伤...

大安法师:修苦行和往生没有直接关系

修苦行和往生没有直接关系,但有间接关系,这是因为往...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杀生可以致富,那是前世的福德因缘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告诉诸比丘们...

给别人的幸福让道

那天早上,一辆公交车正在行驶,车上都是去上班的人。...

化愤怒为动力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会遭遇到挫折和失败,情绪的平衡...

替母亲打扫心房

小雅的父亲去世一年多了,母亲还是没有从悲伤的情绪中...

【佛教词典】四十一位

即华严经所说之大乘菩萨修行阶次。菩萨之修行,渐次臻...

【佛教词典】不可越守护

(天名)在胎藏界曼荼罗文殊院文殊菩萨之右。有难持,...

行坐举止的礼仪规范

一个人的举止是自身素养在生活和行为方面的反映,是反...

大安法师:往生是靠佛力还是靠自力

问: 临终往生完全是靠佛力,所以都说净土法门是他力...

每临大事有静气

每临大事有静气。这是晚清两代帝师翁同龢教导弟子时所...

受持五戒,修养道德都能得到升华

皈依若干年以后,因缘成熟了,要受持五戒。皈依三宝,...

胜利了人家就会恨你,落败了则带来愁苦

【胜者招致憎恨,而落败带来愁苦,唯有放弃胜败之心,...

以貌取人,有眼不识文殊菩萨

慈悲的文殊菩萨,弟子迦罗越,恳请您现身加持,为弟子...

往生到极乐世界后,就有三种不退

能够往生到极乐世界就是阿鞞跋致菩萨,阿鞞跋致是不退...

人生两大凶德,千万要戒掉

咸丰八年,曾国藩给国荃的信中说:古来言凶德致败者约...

白岩松采访证严法师

帮别人也是帮自己 白岩松:今天也分享了很多故事,很...

四大菩萨的坐骑及象征意义

我国佛教中的四大菩萨: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

因缘和合

桂琛禅师参访玄沙禅师,玄沙知道他深研唯识法相之学,...

鉴空和尚顿悟前身的故事

释鉴空,俗姓齐,俗名君房,吴郡人。少年时,家庭贫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