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持律弘教的慈舟法师

2012/02/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持律弘教的慈舟法师

慈舟律师行解精进,弘传华严而希心莲宗,与弘一律师同为民国以来律宗两大巨擘。慈舟往来南北各地,讲经说论,随处创办佛教学院作育僧才,启建共修念佛会及互助往生会等,皆规模昭卓,可谓置佛教于复兴之地,救众生于慈航之舟,影响所及,莫不深为所化。

◆佛化家庭 心怀出家

慈舟律师(公元一八七七-一九五七),俗姓梁,法名普海。别号慈舟。湖北省随县人。父亲简礼,母亲黄氏,都是受持五戒的虔诚佛教徒。慈舟自幼耳濡目染,早具善根。

慈舟周岁时,母亲依习俗为慈舟举行「择业试」,准备了书册、算盘、小剪刀、小钉锤、念珠等。只见慈舟抓著一本书放到左手,右手又拿起一串念珠紧紧握住,令围观的家人啧啧称异。

稍长,慈舟除习儒受教外,更常随父母礼佛用功。及至弱冠之年,以饱读儒家书籍,应试中了秀才。之后,便在家乡设塾授徒,春风化雨历经十年,其间仍不断勤攻内典,研习佛经,渐渐而怀出家之志,但以双亲年迈,不克如愿。

◆各地参学 遍师名匠

宣统二年春(公元一九一○),父亲西归,慈舟更觉悟人生无常,再求出家,母亲悲泣地说:「汝父往生,汝侄林立,勿得更为老朽,使汝不遂所愿,汝出家可也。」慈舟感恩拜别慈颜后,投随县佛垣寺,礼照元和尚剃度出家,其妻同时亦投尼庵出家。

是年冬,慈舟到汉阳归元寺大纶心经律师座下受具足戒,专攻经籍并学戒律。次年回佛垣寺修习净土法门。一九一二年,在天齐寺结夏安居。翌年夏,慈舟远赴江苏扬州长生寺,亲近元藏老法师,听受《楞严经》。冬赴镇江金山江天寺,依止慈本禅师参禅。一九一四年夏,复至扬州宝轮寺听元藏老法师讲法华。同年,月霞法师在上海哈同花园创办华严大学,慈舟考入,跟随月霞法师研究《华严经》及《大乘起信论》,同学有戒尘、持松、常惺、智光等。一九一六年毕业后,慈舟开始南北参学,行脚朝礼普陀山、九华山等名山古刹。同年,随侍月霞法师到湖北汉阳归元寺讲《楞严经》,及武昌中华大学讲《大乘起信论》,首开武汉讲经风气。

慈舟自剃度拜师已来,学经习教,无有一刻懈怠;参访各地,深修禅、净、律诸法门,所做所行,皆一本初发心、精进心,耐劳忍苦而得道业成就。

◆南北弘法 创办学院

一九一八年春,慈舟应河南信阳贤首山住持慕西法师之请,在信阳开讲《大乘起信论》,为其一生弘法事业之开端。讲经圆满,与慕西法师结伴朝礼五台山,归途经北京,前往聆听谛闲法师讲《观经疏钞》。及秋,在汉口九华寺辅佐了尘、戒尘两位法师,主持华严大学教务,专弘华严教义,这是他办僧教育的开始。

一九二三年春,慈舟住持汉口栖隐寺。夏天,应杭州灵隐寺之请,开办「明教学院」,但又因江浙战事而中辍校务,展转前往上海灵山寺开讲〈普贤菩萨行愿品〉,讲经结束,又到常熟虞山兴福寺协助惠宗和尚办「法界学院」。一九二五年,到河南开封讲《地藏经》,隔年,到安徽当涂讲《大般若经》。三年后,应镇江竹林寺之邀,创办「竹林佛学院」。次年,印光、真达两位法师邀请他接任苏州灵岩山寺法席,成立念佛堂,更得两位长老亲自外护,于是该山成为江南一带唯一的净土道场。

一九三一年秋,应福州鼓山虚云大师之邀,前往筹办「法界学院」,二年后,在鼓山正式开课,慈舟主讲《华严经》,一九三六年春讲经圆满,立刻又应邀在福州城内法海寺再办法界学院。不久,倓虚法师邀请他前往青岛湛山寺,宣讲比丘戒相,制定丛林规矩,如持午、诵戒、结夏安居等,使教风为之一振。

同年冬,慈舟受请膺任北平净莲寺住持,为了方便照应,于是将福州法界学院迁往北平。一九三七年二月初,在法界学院开讲《华严经》,到一九三九年秋圆满。这段时期,慈舟还常在广济寺、拈花寺、居士林及天津、济南等各处开讲经论。一九四一年春,慈舟的弟子将历年慈舟的开示,记录成《慈舟大师开示录》出版,为策励后学之作。次年,慈舟结夏于安养精舍,为众宣讲〈普贤菩萨行愿品〉,并记录成册,与《毗尼作持要录》同时出版。

一九四七年夏,慈舟在极乐庵讲《佛说盂兰盆经》,与《佛说阿弥陀经讲记》一同刊行问世。慈舟又发心到当地监狱讲《地藏经》,不久,因赴福建陈大莲居士之请,前往福建,路经上海,拜访兴慈、持松诸同学,驻锡在普济寺。次年鼓山涌泉寺请他再恢复法界学院,而闽北的陈大莲居士也一再催请,慈舟于是率领学僧数人赴闽北邵武县,驻锡双泉寺,并于此结夏,为寺众及四方参学的人讲《四分律戒本》及《四谛要义》。结夏期满,又赴陈大莲居士的家乡泰宁县,抵达之时,县民手持香华,迎于郊外,人潮长达二里,所经之处,民众瞻礼,万人空巷,鞭炮声不绝于耳,盛况空前。于是他在城内天王寺讲〈普门品〉,又到城南「古台岩」,在岩洞中住洞四个月,讲《大乘起信论》。

二十五年间,慈舟马不停蹄地奔走大江南北,专志于教育、弘法、讲学、著述,席不暇暖,造就许多青年学子,并提升佛学教育素质。

◆舍报辞世 法汇留传

一九四九年春,应香港佛教界之请,慈舟欲赴港弘法,后因受战事影响而未能成行,于是就在舍利院为四众讲《梵网经》及《四分律要义》。此时,北平信众一再坚请,慈舟遂北返,抵北平后,驻锡安养精舍。一九五八年弥陀诞辰日,在安养精舍舍报西归,世寿八十二岁,僧腊四十八年。

慈舟遗作有《大乘起信论述记》、《慈舟大师自修课简录》、《八大人觉经浅释》、《金刚经中道了义疏》等多种,后人辑成《慈舟大师法汇》行世。

慈舟素有悲天悯人的胸怀,每逢开大座讲经,说到一般人放逸犯戒时,不禁悲痛流泪,感人肺腑,因而度化许多冥顽劣根的众生。慈舟毕生行愿,教弘贤首,律持四分,行宗净土,数十年南北弘化,泽被众生,是位德、学、行兼备的高僧。又因其博学世典,精通儒理,而能宏传一乘大教,是近代华严学的大师。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在恭敬中求,从生活里修

天龙寺的梦窗国师担任七朝的帝师,久受朝廷恩典,更受...

传印长老的临终开示是慈悲之极的话

去年我们上传下印长老往生,你说他出家七十多年,临终...

受戒没学戒,犯了戒算「真犯戒」吗

问: 在多年前我受过菩萨戒,可戒场对戒条只字不提,从...

佛教的戒律在当今时代

何谓戒律?戒是有所不为,用来防非止恶:律是有所当为...

《爱心无限》杨澜访问证严法师

杨澜:我现在所处的这个地方是台湾东部的花莲郊区,在...

三聚净戒功德难量,自持获益转授众生

如明日月璎珞珠者,日消罪雾,月照夜幽,珠疗贫穷,律...

中品往生的法持比丘

在我们这个世间,有很多比丘往生者是属于中品往生的,...

【推荐】虚云老和尚在云居山的事迹点滴

各位长老,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各位善信朋友们: 本人...

【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雨宝陀罗尼...

梵网经菩萨戒本

【依东林寺版本】 (举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

五台山唐代诚慧大师化毒龙传

唐朝末年的高僧诚慧,是山西灵丘李氏之子。本来他的双...

以对待小昆虫的心态检讨自己的慈悲心

譬如说我们持不杀生戒,有时候一些小动物我们看到了实...

痛了,你自然就会放下

一个苦者找到一个和尚倾诉他的心事。 他说:我放不下...

信守承诺

有个姓李的商人做铺地砖的工作,跟一个客户谈好了,已...

【佛教词典】六现观与七作意相摄

【六现观与七作意相摄】 p0312 瑜伽七十一卷七页云:问...

【佛教词典】扎什伦布寺

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为历代班 禅驻锡之地。位于西藏日...

古来大德的念佛法

释怀感的暗室厉声念佛 释怀感初习法相宗,后遇善导大师...

惟贤长老《太虚大师思想及僧制建设研究》

一、太虚大师生平简介 太虚大师是佛教的思想家、理论...

用唯识角度来阐述梦境的产生

梦中意识,就是做梦。我们做梦的时候是不夹带前五识的...

内心创造了外境,外境又牵动我们的内心

整个修学佛法的目标,就是把我们的生命提升,从杂染的...

本焕老和尚的百岁感言

丙戌年末,老衲百岁。领导看望,弟子凑泊。同门合掌,...

为什么受菩萨戒后很容易得到感应加持

这个地方讲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从唯识的角度,我们...

闭关念佛二十一天的感悟

二〇一五年的暑假,我有幸参加了净土文化夏令营。在七...

受持八关斋戒的12条利益

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利益,有十二条: 一、脱离病苦 《...

是什么牵引我们进入未来世呢

每个人在饱尝了一生的苦乐之后,都不可避免地要趋于陌...

慧律法师:学佛要具足的三个条件

一、亲近善知识 众生的烦恼习气都很重,突不破,无法...

敬佛不用烧纸钱

近来看见一些不明就里的居士或香客,手里拿着一大把冥...

初入佛门要学哪些佛经

问: 初触佛门,想先学《地藏经》,再学《楞严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