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初入佛门要学哪些佛经

智渡法师  2012/11/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问:初触佛门,想先学《地藏经》,再学《楞严经》,接着学《心经》、《金刚经》和《普贤行愿品》,最后专攻《无量寿经》。末学不知这几部经是否基本上已经概括了佛经的大旨?

智渡法师答:你很是急功近利呀!想以几部经典替代全部佛经?

初触佛门,建议你:

1、先读《随念三宝经》,了解三宝是什么;

2、读诵《业报差别经》,了解因果业报;

3、读诵《父母恩重难报经》了解为人子女者应尽之责,加强孝心和知恩、感恩、报恩之心;

4、读诵《吉祥经》,知道怎么做人、怎么处世;

5、读诵《善生经》学会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6、如果你已求受五戒,更应读《优婆塞戒经》,受戒、学戒、方能真正做到以戒为师,学会在生活中持戒。

以上经典等能让我们事半功倍地在现实中受用佛法的教理,转变不正确的观念,减少烦恼,趋向心灵安乐。

当以上经典有了自身安定的基础后,再学《地藏经》,了解三恶道、尤其是地狱道之苦,在知恩、报恩心的促动下,生起悲悯之心和自身的出离心,才能为此后学习《普贤行愿品》等打好基础。

佛经大意,可概括为三十七道品,也可概括为四念处,更可浓缩为缘起与性空两方面,一部《法华经》就概括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念佛三昧是否就是安住一念心性

问: 请师父开示,念佛三昧是否就是安住一念心性? 净...

天眼通宿命通,真有这回事吗

问: 师父,我遇到一个疑团,大家一些学佛的去往生,...

爱钻牛角尖是属于业力吗

问: 请问爱钻牛角尖是属于业力的一种? 净界法师答:...

如何摆脱同性恋

问: 诚心顶礼继空法师!我是一个平常人,但是从二十...

圣严法师《缘的种类》

缘又可分为四种:因缘、次第缘、缘缘、增上缘。因缘是...

梦参老和尚:如何诵经

你若是读《普门品》,《普门品》是赞叹观世音菩萨功德...

宏海法师:净土十疑论

(第一讲) 各位同修,请大家随着我合掌。 南无本师释...

专修与杂修的利弊得失

问: 古往今来求生净土的祖师们,对于念佛是否往生的...

慈舟法师: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此苦海甚深无底,广阔无涯。因摸...

阿弥陀佛不只是管往生

虽然阿弥陀佛是管大家生命结束时的往生,而药师佛是管...

心态转,角度变

把佛法运用起来,不要总以从前那种心态看事,不要总以...

惟贤长老《学佛的基本精神》

作为一个人,能够学佛,走佛法正道,是很有价值的。你...

【佛教词典】广大不寂静苦

云何广大不寂静苦?谓生欲界未曾积集诸善根者。...

【佛教词典】大悲胎藏

指一切行法皆须由大悲培育,有如胎藏。亦即肉团心所具...

「钢梁磨绣针,功到自然成」的晒蜡法师

过去我在观宗寺时,闻谛闲老人有一最器重的学僧持律法...

从此我步入了佛门

我到清修院的时候,正是一个早晨。到了门口一叩门,里...

这七种情况下千万别杀生

世人吃肉,认为理所当然,就任意杀生,积集恶业,世代...

我们要在临终之前做好两件事情

净土宗的修学,在大乘当中它最重要的特色就是佛力加持...

慈悲与爱

很多人只知道佛陀在菩提树下顿悟成佛,哪知道佛陀曾示...

星云大师《佛教对环保的问题的看法》

各位法师、各位嘉宾、各位佛教的护法信徒,大家晚安!...

古代帝王护生放生的故事

《列子说符篇》记载赵国邯郸城民众在正月初一贡献斑鸠...

不需回报的爱

一位喜欢旅游摄影的朋友,给我讲了一件他遇到的故事。...

千代野比丘尼的故事

千代野(1223-1298),又名千代能,日本镰仓中期最著...

天台八教丨圆教

化法四教中最圆满的教法是圆教,圆教是不思议境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