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对别人产生反感厌恶,是我们过去的恶业所感召

宗舜法师  2019/06/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对别人产生反感厌恶,是我们过去的恶业所感召

外在的境界都是我们内心的一种折射。佛教中说,依报随着正报转。正报是我们自身,依报是我们周围的一切环境,包括山河大地和人际关系等等。依报是我们自身的业力感召来的。

业力反映出我们的内心深处无始以来种子熏习的势力,以及形成的等流习气。这种力量牵引着我们,让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对外界有各种各样的认识。我们看到他人,有时候看第一眼就觉得很顺眼、很喜欢。因为一切愉悦的感觉都来源于过去生的善业,那些善业感得了快乐的果报。

如果我们觉得反感、厌恶、愤怒,乃至生起各种不良情绪,那一定是过去生中的恶业所感召。

当我们看到他人的短处,产生一种不悦意之受。 这是我们自己与烦恼相应而产生的感受。它折射出来的不仅仅是个人判断力的高低,而是烦恼和思维角度的问题。

我们看人,往往很难看到他人的长处。刚跟人家谈了三五分钟的话,甚至只是从头到脚扫视了人家一眼,基本上就能感觉到这个人的各种毛病、习气以及他讲话的目的所在。我们还常常惊叹自己的“识人水平”,沾沾自喜于这种情绪。觉得“我这个人法眼如矩!什么人都能看穿!就连一个蚊子从我面前飞过,我都知道它是雄是雌!”

其实这代表什么呢?代表我们更注重对方的缺点与烦恼。也就是说,对方的缺点与烦恼和我们自己是比较相应的。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为什么那些长处不容易和我们相应,却总有这么多短处和我们相应呢?因为我们内心烦恼炽盛。如果满眼看到的都是不悦意,经常做种种愤怒之状,这更多地说明自己的心性不够调柔。

六祖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他人过。”所谓“不见他人过”,不是说眼睛里看不见他人之过,而是说看见他人之过,并不会对自己产生什么影响,这需要有智慧与慈悲两种方便加以对待。

用智慧分别,可以发现对方有种种缺陷,不随他的烦恼而转;同时用慈悲予以善意的理解乃至宽容——这个人因为缺乏智慧而充满缺点,他是如此可悲悯!对他不是一种鄙视厌恶的态度,而是一种同情怜悯的态度,甚至是一种更加体贴照顾的态度。

运用这样的心态,就能和谐自他之间的关系,乃至和谐自己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总之,要学会用智慧去观照,学会用慈悲去宽恕和宽容。做到这两点,我们和人交往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不与一切万法为伴侣

你看我们现在都活在妄想,所以我们往生弄得自己非常没...

坑蒙拐骗是自掘坟墓

本来朋友之间有规劝共财之义,朋友是由家庭中转向社会...

太多的外缘,会带动无始劫来的攀缘心

息诸缘务,有四意: 一、息治生缘务。 不作有为事业。...

用恭敬心待人,为何反而觉得我好欺负

问: 为什么我用恭敬心对待一些人,他们反而觉得我好...

圣严法师《先接纳别人才能沟通》

一般人所认为的沟通协调,就是让别人接受自己,往往忘...

冤里有亲,亲里有冤

冤里有亲,亲里有冤 冤,是冤家,亲是亲友。债主,就是...

看人家都没有德,其实是你自己没德

如果皈依三宝的弟子连坚定的信心都没有,对佛、对法没...

一个「缘」字,意义甚深

在佛教里经常说未弘佛法,先结人缘。只有把这人缘结好...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

如何看前途是好是坏

问: 师父,你好,能不能给看看我的前途是好是坏啊?...

佛法宇宙观之四土

我想每一位学佛的人,最初走入佛教,一定要有一个定位...

憨山大师开示学道十要

第一要看破世间一切境界,不随妄缘所转。 第二要为生死...

身相既离,心亦如幻,示疾者谁

示众:豁开正眼,千圣罔测其由;一句全提,万别千差路...

【佛教词典】无化生有情

【无化生有情】 p1070 瑜伽七卷十页云:或复见人、身坏...

【佛教词典】五种僧

又作五僧差别。依僧众道业之高低深浅而分为五种。即:...

元明高僧妙叶法师

好,各位有缘,阿弥陀佛。 在佛教史上,我们总是听闻到...

证严法师对病苦的问答

问: 医生说,从超音波中看到我的肝胆有层阴影,想到...

尽说西方是小乘,小乘原自不相应

尽说西方是小乘,小乘原自不相应 尽说,也是有相当一部...

轮回故事:晋代名将羊祜找到前世遗物

羊祜(221~278),字叔子,西晋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和...

转五浊而成清泰

【疏文】 上言灵明湛寂之体,本无清浊向背,毕竟平等,...

母鸡的爱心与智慧

欧洲一个专门研究动物的机构中,有位教授负责研究鸡,...

佛经中出现的童男与童女

佛教是一个非常重视青年的宗教,佛菩萨的圣像中,大都...

念佛是看您的用心而不是资历

有人认为念佛一定要念很久之后,功夫才会够用,或是认...

生死的大病一定要医

良医之门病者多。世间人有了病,都要到医生那里去,你...

末世悲凉幸佛来救

初大悲悯念末法为作津梁者,佛成道时,已当浊世,况今...

一句弥陀,愿行相资,能得大用

一句弥陀,生大信心,愿行相资,能得大用。 曾经有人问...

佛像一定要请法师开光吗

问: 请法师开示一下,如果买了佛像,是否一定要请法师...